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涉林项目的探讨

2013-04-18 04:52杨贵凤李峰吴波
防护林科技 2013年5期
关键词:高碳碳库文冠果

杨贵凤,李峰,吴波

(1.黑龙江省肇源县林业局,黑龙江 大庆 166500;2.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林管理处,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举世瞩目的“十二五”规划刚刚出台,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经过认真分析《决定》重点扶持的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涉林产业有两项,即: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据此提出《决定》涉及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的有关项目。

1 “节能环保产业”中第一个涉林项目:选择高碳汇树种营造高碳汇林

1.1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高碳汇林培育

1.2 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分析

《决定》的第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节能环保产业”。从这一产业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适应产业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结合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巨大压力,以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装备,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和再制造产业等环保产业新业态。

从“节能环保产业”看出,这一产业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特别是《波恩政治协议》和《马拉喀什协定》同意将造林、再造林等森林碳汇项目作为第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意味着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一项对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经济上得到了全社会承认,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进入了一个可以通过贸易获得回报的时代的到来[1]。因此黑龙江省要抓住国务院《决定》这一契机,在节能环保产业里,以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等林业碳汇项目为切入点,选择高碳汇树种,营造高碳汇林,不仅能够快速提高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增加森林碳汇储量,还可以为当地农民带来收入。

1.3 项目建设内容、适宜地区、规模

选择速生耐寒的高碳汇树种,大力营造高碳汇林,银中杨、青山杨、迎春5号杨是黑龙江省新选出的3个杨树速生树种。而且3个树种的因碳率接近50%,属于高碳汇树种。培育银中杨、青山杨、迎春5号杨3个树种的高碳汇林,能够快速提高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总量,增强森林碳汇功能,增加森林碳汇储量。

银中杨碳汇林适合在三江平原栽培区、松嫩平原东部栽培区和松嫩平原西部栽培区。银中杨目前在全省各地广泛应用于城乡及公路绿化,作为速生丰产的用材树种逐渐被认可。在三江平原栽培区,银中杨12年生林分平均胸径23.6cm,平均树高16.8m,蓄积达到259.3m3·hm-2;比同龄的小黑杨蓄积增产27.92%。

青山杨碳汇林适合在松嫩平原东部栽培区和松嫩平原西部栽培区。青山杨12年生林分平均胸径22.0cm,平均树高19.6m,蓄积达到257.5m3·hm-2,比同龄的小黑杨蓄积增产38.37%。

迎春5号杨碳汇林适合在黑龙江省东部和松嫩平原的低山丘陵区栽培。迎春5号杨12年生林分平均胸径22.9cm,平均树高17.3m,蓄积达到250.6m3·hm-2,比同龄的小 黑杨 蓄积 增产23.63%。

营造100hm2银中杨、青山杨、迎春5号杨碳汇林,密度以3m×3m或3m×4m为宜。12年以后胸径均可达到22cm以上的大径材,平均每hm2蓄积按255.8m3计算,100hm2碳汇林蓄积可达25 580m3,比小黑杨增产29.97%。

培育杨树碳汇林,其低碳作用:一是体现在蓄积增长量快,固碳能力强,树木碳储量大;二是科学整地、施肥和抚育,减少土壤及林木腐解等释放的二氧化碳;三是杨树大径材多为板方用材和造纸用材,或加工成木制产品,可以继续固碳几十年,起到长期固碳的作用。

2 “节能环保产业”中第二个涉林项目:加大湿地保护与管理力度,确保湿地碳库的碳汇作用

2.1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湿地碳库储量计量与经济评价

2.2 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分析

黑龙江省是湿地大省,全省天然湿地面积434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9.18%。其中,三江平原湿地面积156万hm2,松嫩平原湿地面积78万hm2,大兴安岭湿地面积85万hm2,小兴安岭和东部山地湿地面积115万hm2。

全省按每hm2湿地植被碳储量43t、湿地泥炭土碳储量643t计算,黑龙江省湿地植被碳储量为18 662万t,泥炭土碳储量为27.91亿t。可见湿地是黑龙江省最大的碳库,是森林生物碳储量的3倍之多。因此应该开展黑龙江省不同湿地类型的植被碳汇计量和黑龙江省不同湿地类型的土壤碳汇计量工作。确定出黑龙江省湿地各种植被和不同类型土壤碳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湿地碳库作出经济价值评价。将湿地的碳汇效益数量化,在湿地保护与管理申请项目资金的同时,考虑湿地的碳库作用,争取更多的世界自然基金,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不改变湿地用途、不破坏湿地资源,确保黑龙江省湿地这一大碳库的碳汇作用。

2.3 项目建设内容

利用3年时间,对黑龙江省不同湿地类型的植被分别不同种类进行碳汇计量;对不同湿地类型的土壤的碳储量进行计量。确定出黑龙江省湿地各种植被的碳储量标准,确定出黑龙江省湿地不同类型土壤碳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湿地碳库作出经济价值评价。

3 “新能源产业”中涉林项目:木本油料树种能源林建设项目

从新能源产业看,绿色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决定》“新能源产业”提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这一条包括木本油料树种能源林建设项目。

3.1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文冠果能源林建设

3.2 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分析

木本油料树种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就其能源当量而言,是仅次于煤、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而且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等优点。专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各种生物质能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我国现有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400万hm2,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

文冠果又称文官果、木瓜等,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木本油料植物。因具有含油量高、抗逆性强、果实采收容易、提炼的生物柴油符合理想生物柴油标准等优点,已成为我国北方理想的生物柴油木本原料。文冠果种子含油率30%~36%,种仁含油率50%~70%,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燃料油植物之一。文冠果具有抗干旱、耐低温、耐瘠薄、萌蘖力强等优良生物学特性,适应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

3.3 项目建设内容及效益

3.3.1 文冠果能源林培育 文冠果苗木培育。文冠果苗木培育可采用播种、根插、芽接和组织培养。由于文冠果素有“千花一果”称号,种子产量低,无性繁殖苗也就成为苗木培育技术研究的重点。当前,文冠果无性繁殖苗培育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插、芽接和组织培养上。

3.3.2 经济、生态效益分析 建设中小规模文冠果能源林300hm2,造林投入为135万元,进入挂果期后,300hm2文冠果能源林产值可达1 80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3,可见培育文冠果能源林经济效益显著。根据文冠果的生态学特性,结合黑龙江省的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工程项目,利用荒山荒坡大力营造木本油料树种文冠果能源林,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还可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

[1]李怒云.中国林业碳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高碳碳库文冠果
高碳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热沉多目标优化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榜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长期定位试验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碳库管理指数
文冠果的观花特性及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大气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碳库的影响
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研究
过硼酸钠对高碳烯烃的环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