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个人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以义乌为例

2013-04-23 03:03丁玲玲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村官农村大学生

丁玲玲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浙江东阳 322118)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之后全国开始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08年开始,连续5年一共选聘10万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截至2012年,五年之期已满,大学生“村官”计划也取得了阶段性建设成果,在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大学生村官的高流失率。究其原因,除制度因素外,不乏有大学生村官自身原因。大学生村官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那么就会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被动地接受工作安排,待当初的新鲜感消磨殆尽,便会萌生离职之念。探析并解决大学生村官个人发展状况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村官个人的发展,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减少大学生村官的流失。

一 、义乌市大学生村官队伍现状与大学生村官政策

义乌市从2006年开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截至2012年11月底,累计选聘了695名大学生村官,分别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

为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良性循环,义乌市委组织部鼓励表现优秀、群众认可、有志于长期扎根的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负责人,定向招考大学生村官,对报考公务员的优先录取,对参加事业单位的考试的给予加分,也向报考研究生的村官提供优惠政策,并且鼓励在岗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最高可获5万元补助。除此之外,义乌还开展“百名大学生村官进百企”活动,旨在培养锻炼大学生村官多岗位适应性,有助于拓宽大学生村官的出路。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义乌市在岗大学生村官为调查对象,考察影响大学生村官个人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例如自我认同度、任职疑虑与期满求职意向等,并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力求真实展现大学生“村官”个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村官”个人的发展,健全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29份,有效回收率为76.3%。

(一)基本情况调查

表1 主要特征Table 1 Main Characteristics

从性别比例上来看,男性大学生村官比女性占要多出21.2%,说明男性是大学生村官中的主力军。政治面貌方面,大学生村官中中共党员占了大多数,其次是共青团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党员和共青团员能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号召,并起到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任职年限方面,67%的大学生村官任职1年以上。经过1年的历练,他们对大学生村官岗位和工作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对于深入研究大学生村官个人发展状况增加了可参考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求职动机。根据图1,在求职动机上,41.8%的大学生村官选择的是因为响应国家号召,排在后面的是就业压力大,再次是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其余的主要是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和随大流。这说明大学生选择当村官是一方面主要是响应国家号召,想在农村有所作为,干一番事业,另一方面是因为形势所迫,就业压力大,而大学生村官希望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主要是考公务员优先录取、考事业单位和考研加分等。

2.薪资满意度。目前,义乌到农村与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年收入为2-3万,每个月1000多的经济收入需要承担伙食、交通、通讯和应酬等费用的支出。在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今天,这点薪资根本无法保障。大部分村官成了“月光族”,甚至需要向家人朋友借钱周转。从图2数据可知,只有7.4%的大学生村官对自己的工作收入是较满意的。这说明目前的薪资水平无法满足大学生村官的需求。

3.自我认同度。自我认同度与大学生村官的价值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图3可知,大学生村官的自我认同度不高。第一是因为部分人选择村官“动机不存”,或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或是冲着国家的优惠政策。从一开始他们就对村官这份职业没兴趣。而那些踌躇满志的大学生村官因为在基层受挫,自我认同感降低。24.5%的大学生村官不清楚自我认同度。说明大学生村官比较迷茫。

4.大学生村官前景展望。大学生村官对于村官发展前景的展望并不乐观,根据图4,认为很有发展前景的大学生村官只占17.7%。这种不乐观的心态促使大学生村官在聘任期内就开始为自己三年聘用期满后做各种打算。

5.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求职意向。由图6可知,对于任职期满后的打算,只有13.2%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续聘。65.6%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这与图1中有19.1%的冲着国家的优惠政策报考的大学生村官相比,比例有较大幅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大学生村官为个人发展另谋出路。有16.2%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自主创业,另外,分别有3.0%和2.0%大学生村官选择了人才市场再就业和考研。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义乌市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意向,首选是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其次是自主创业,第三是续聘,再就业与考研位列第四、五位。

四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大学生选择当村官是响应国家号召,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村官的求职动机上存在着功利性,将选择到农村社区任职作为前站职业,先选择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暂时解决就业问题,然后以此为跳板选择更好的就业岗位。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任职期间大部分大学生村官自我认同度低,存在各种顾虑,主要是3年合同期满后出路问题。就出路问题而言,只有极少部分村官选择续聘,大部分选择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从中可以看出,经过一段时间村官体验之后,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加入“跳槽”队伍。

(二)讨论

1.搭建大学生村官成长平台。第一,岗前思想教育与培训,稳定心态。部分大学生村官没有从思想上树立扎根农村的观念,把担任村官看做是事业的“跳板”。虽然在农村社区工作,首先想的是有机会就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因此要对即将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加强岗前思想培训,教育他们当村官不是只是“跳板”,应一心一意投身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实际上掌握在自己手里。任职期满后,无论走哪一条路,都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农村中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只要切实把村官当好了,任何出路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把握人生目标,切不可随大流。第二,提升大学生村官的自我认同感。大学生村官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产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同时,大学生村官需学习农村的政策法规,学习农村实用技能;要扎根农村,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耐心听取村名的诉求,有针对性地化解邻里矛盾。第三,农村社区的帮扶。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还保留着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大学的生活习惯。面对农村社区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群众矛盾,部分带着远大的抱负励志投身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村官在初期的新鲜感丧失后,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村社区干部应积极帮助他们及时进行心态调整,针对在工作中产生的为畏难情绪做耐心细致的指导。

2.建立大学生村官的长效机制。大学生村官的流失除村官自身原因外,体制原因也不能忽视。据部分大学生村官反映,他们缺乏保障,身份非官非民,身份尴尬,不能融入原有的村干部体系,不能参与重要问题决策,只能干事务性工作。再加上,大学生村官薪资待遇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大学生扎根农村还存在后顾之忧。所有这些都导致大学生村官对其自身的人生和职业规划形成确信的预期,从而导致大学生村官的大量流失。因此有必要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的长效机制,解决大学生村官身份问题,提高工资福利待遇。

[1]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EB/OL].http://www.offcn.com/zhaokao/zcfg/2011/01/13/26835.html.2005-07-13.

[2]中组部就《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答记者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05/content_11318123_1.htm.2009-05-05.

[3]浙江义乌“百名大学生村官进百企”[EB/OL].http://www.people.com.cn/h/2012/0810/c25408-743886500.h,2012-08-10.

[4]大学生村官“卸任”之后路在何方?[EB/OL].http://www.ywnews.cn/content/201005/22/ywnews_94404.htm.2009-10-26.

[5]卢芳霞.论大学生村官之出路——基于浙江绍兴市的调研 [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02):112-118.

猜你喜欢
村官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唱村官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耶鲁高材生的“村官”之路
大学生之歌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