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课题立项情况历时分析(2003-2012)

2013-04-23 03:03
绥化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社科增幅

闫 洁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一、研究背景

国家社科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是最具权威性、导向性和示范性的唯一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它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科研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代表了我国哲社类课题研究的最高层次和科研水平。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设置以来,已从起初的11个学科和5个项目层次发展至目前的26个学科和7个项目层次。国家社科基金的基金总量不断增加,资助数目逐年增多,覆盖面和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外国文学作为社科基金的一个单独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对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视。然而该学科的立项数目较少,申报难度也较高。如在1993-2008年这16年间,外国文学立项约占国家社科基金总项目的1.97%[1]。本文拟选取近十年外国文学课题立项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项目类型、单位和地区分布等多维度的历时统计分析,把握外国文学相关课题的内在特点和发展规律,提高课题申报的针对性和成功率,为外国文学课题的申报及立项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中所使用的历年数据均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主页[2]的“历史资料”栏目。下载的表格信息包括项目名称、负责人、工作单位、项目类别等。根据实际的研究需要,笔者通过手工标注又增加了所在省份和课题承担者单位类型这两类标注信息,然后保存为Excel数据文件,以便后续的统计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文是以“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为研究方法的实证分析,研究工具主要包括Excel表格工具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

三、外国文学立项情况统计分析

(一)外国文学项目年代及类型分布

国家社科基金从2004年开始设立后期项目和西部项目,2010年开设中华外译项目,考虑到年代跨度的对比,本文对这些项目中的外国文学项目暂不考虑。此外从近十年的表格信息发现,外国文学中没有立项任何重大项目和自筹经费的项目,因此本文重点统计分析占绝大比例的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这三类项目。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2003—2012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研究共立项课题446项,年度立项总数和各类项目总数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一般项目最多,青年项目次之,重点项目较少,而作为社科基金最高层次的重大项目为零项。

重点项目在立项难度上仅次于重大项目,近十年来外国文学重点项目立项数为25项,占总立项数的5.6%。除了04年立项20项的大规模的增幅外,其它9年总共立项5项。它们分别被北京大学(3项)、北京外国语大学(1项)和南京大学(1项)这几所国家教育部直属且具有良好科研和资助平台的高水平学府所摘得。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代表了其领域研究的前沿性和方向性。重点项目较少和重点项目的缺失一方面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同时也给各位专家学者在研究层次和科研深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外国文学一般项目立项数目最多,共270项,占总立项数的60.5%,年平均增幅为19.53%。近十年来除了04年的零立项外,05年-10年期间增幅不大,有时略有回落,但是从10年起有了大幅度的增长,11年比10年翻了近一倍 (见表1)。青年项目的目的在于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培养具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学者[3](申请当年为39周岁以下)。从表1可以看出,青年项目立项总数为151项,总立项数的33.9%。虽少于一般项目,但从03-09年间立项数目逐年稳步增长,从09年起至今更是有了飞速的显著增长,年均增幅为32.01%,在各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的增幅最大,发展最快。这些数据体现出国家社科基金加大了对青年项目的倾斜力度和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力度。同时也表明我国科学研究队伍呈现出较好的年轻化态势,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有能力承担大型的国家级科研项目[4]。

表1.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立项数据一览表(2003-2012)

图1:国家社科基金各类外国文学立项数目走势图(2003-2012)

(二)外国文学项目和中国文学、外国语言学项目的横向比较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十年来共资助外国文学项目446项,年均增幅为18.63%;中国文学立项总数为1390项,年均增幅13.19%;外语语言学项目375项,年均增幅为19.73%(见表2)。从项目总数上看,外国文学和外国语语言立项总数远低于中国文学的立项总数。由于外国文学和外国语言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非我国特色的、关于熟悉范围的研究,所以在总数上难与中国文学的研究相竟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从年均增幅来看,一方面,外国文学的项目总数虽高于外国语言学的项目总数,但其年均增幅却低于外国语言学1.1%。这一数字表明,国家对更有实际应用性的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力度和语言学研究学者的科研力度略高于外国文学,因此外国文学的科研学者应进一步挖掘其学科价值,促进外国文学的研究逐渐向纵深发展。然而另一方面,外国文学项目的年均增幅又高于中国文学项目。尤其是09到11年这两年间,外国文学增幅达到了约53%,整体增长态势非常可喜。外国文学课题的增幅表明,虽然国内的文学研究仍偏重传统的中国文学研究,然而国家对外国文学的研究也加大了重视力度,且基本实现了连贯稳定地逐年增幅。

表2: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外国语言学学项目横向比较

(三)外国文学项目的单位分布

多项研究表明,高校系统是历年来获得立项数量最多的机构,充当着外国文学研究的主力军角色[1][5]。因此,为进一步把握和审视各类高等院校的立项情况和发展态势,本文参照国家公布的211和985工程高校名单,将高校具体分为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部队院校和地方性普通院校四类。此处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39所985工程院校都是从211工程院校中所遴选出的高校,因此本文所分类探讨的“211工程院校”是指除985工程以外的211工程院校。近十年间,985工程院校共承担外国文学项目156项,立项数目最多,占立项总数的34.98%;各类地方性普通高校共承担145项,占立项总数的32.51%;非985的73所211工程院校承担课题115项,占立项组数的25.78%,承担30项,占立项总数的4.26%,其余30项为社科院、研究所和部队院校承担,共占立项总数的6.73%(见图2)。高校系统共占外国文学立项总数的95.74%,遥遥领先于其它类型的研究机构。

除部队院校外,我国各类高等院校承担项目增长趋势十分明显,而国家及各省级社科院和研究所获得立项数量一直不多,这是一个值得该系统思考的问题。数据表明占全国高校数量少数的211和985工程院校的外国文学项目占总项目数的60%多,而且985工程院校的立项数目最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重点大学在科研资源和学术创新方面的优势,但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级课题对于这些有更多重点学科、高层次科研人才和良好创新研平台的工程院校的倾斜扶持力度之大。此外,从图3可以看出,各类地方性普通高校承担的外国文学课题除09年稍有回落外,基本上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从09年起更是实现了急剧攀升,增幅度远远超过了211和985工程院校。这一趋势对于培养更多的研究性人才和科研成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体来看,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学术科研氛围,发展势头良好,也促使各类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和正态增长。

图2:外国文学立项课题各类单位分布情况(2003-2012)

图3:外国文学各类单位立项数目走势图(2003-2012)

(四)外国文学项目的地区分布

表4客观反映了各地区科研力量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全国31个省份(不含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近十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项目共有29个省,覆盖面比较广泛。然而从具体的数据分析发现,外国文学项目在各地区的分布又具有相对集中和不均衡性,整体上呈现了由“东部和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递减的趋势。排名第1的北京市十年来共立项94项外国文学课题,占全国总数的21.1%。可见,作为政治中心和一流院校密集地的北京也是外国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核心区域。此外,立项数目较多的地区如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湖北等省份也多是位于我国的东部和中部,多是经济发达地区和高校密集中心,在人才培养、信息获取和科研申请等方面也处于优势地位。

然而西部8省甘肃、陕西、云南、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贵州的总立项才仅有13项,西藏和贵州的立项总数甚至为0,占全国总数还不及3%。这些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高等院校较少和科研实力薄弱的地区,因此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边也很难和其它地区竞争。好在国家社科基金自04年起开始设立“专项”资助项目(即西部项目),资助强度与一般项目大体相当,能更好地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科研实力发展,这也是国家社科基金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原则的具体体现。

图4:各省份外国文学课题立项分布情况 (2003-2012)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近十年国家社科基金外国文学类课题的立项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外国文学课题年度立项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增幅率较为稳定且高于中国文学的年均增幅。其中青年项目数量增长较快,体现了国家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倾斜扶持力度。外国文学课题在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和地区分布上呈现一流工程院校项目较集中、地区分布不够均衡的现象。

本研究的启示在于,一是国家社科基金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点”“面”结合,以“点”带“面”[6],保证各类高校之间,各地区之间科学研究的动态平衡,以不断扩大国家社科基金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二是应大力建设高校这一外国文学研究的主阵地,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学者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外国文学项目中重大项目立项的缺失也启示高校科研学者应加强其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研质量,发挥科研优势,使外国文学研究逐渐向高标准、高质量和高层次方向发展。

[1]陈秋玲.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基于1993—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统计分析 [J].新乡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5):112-114.

[2]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EB].http:∥www.npopss-cn.gov.cn.

[3]耿庆军,刘文云,李勇.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主题看我国图书馆情报文献学研究现状及趋势[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4):463-465.

[4]吴珊.中国语言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1):93-87.

[5]李振.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看中国政治学科发展状况——基于1993—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类立项项目的分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1):60-66.

[6]刘彦庆.“十五”期间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现状-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计量学分析[J].情报科学,2007(9):430-435.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社科增幅
社科成果展示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2022年1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2016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增幅比上年较快提升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