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人员心搏骤停院前急救胜任力现状调查

2013-06-22 08:49李红玉崔美玲王美婷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15期
关键词:心搏掌握情况胜任

张 颖,李红玉,崔美玲,王美婷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医疗工作已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打针、输液、测血压等,而是承载了越来越多的院内医疗服务工作及院外突发事件急救任务[1]。作为能在急救的“黄金时间”首先到达现场的医务人员,该工作现状对社区医护人员的突发事件急救胜任力提出了挑战[2]。针对社区内心搏骤停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这一现状[3]以及无论是在临床还是在发病现场,及时高效的心肺复苏术是抢救心搏骤停患者的最有效方法[4-5],本研究通过调查社区护理人员徒手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掌握情况,为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心搏骤停院前急救胜任能力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大连市4个区内有3名及以上护理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排除不愿参与此次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5—8月整群抽取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体护理人员67人。

1.2 调查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技能操作对社区护理人员以急救胜任力为导向的徒手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包含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其中理论知识考核根据《2010心肺复苏指南》设置,包括急救现场环境评估、患者意识的判断及体位摆放、徒手心肺复苏术的顺序、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及速率、开放气道的正确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的通气量、通气及胸外按压比例、心肺复苏术有效标志等10项;以正确率≥80%为合格。技能操作在挪度复苏安妮模拟人上进行,并由1位护理界资深急救专家根据模拟人指示灯情况记录复苏成功与否,其中安妮模拟人指示灯绿灯亮为复苏成功,红灯亮为复苏失败。调查对象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问卷,继而进行技能操作。共发放问卷67份,收回67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调查社区护理人员67人,均为女性;年龄21~46岁,平均 (31.1±8.4)岁,21~29岁39人 (58%),30~39岁12人 (18%),40~46岁16人 (24%);学历:中专49人 (73%),大专及以上18人 (27%);职称:护士44人 (66%),护师及以上23人 (34%)。

2.2 社区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情况 67位社区护理人员中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合格38人 (57%),不合格29人 (43%);技能操作合格18人 (27%),不合格49人 (73%)。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学历的社区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职称的社区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学历的社区护理人员技能操作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职称的社区护理人员技能操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学历及职称社区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术技能操作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ommunity nurses'skill of CPR in different age groups,degrees and titles

3 讨论

根据本调查分析结果可知,社区护理人员对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技能操作两方面的合格率均较低,可知社区护理人员心搏骤停院前急救胜任力较差。随着社区医务人员参与院前急救工作在院外突发事件急救中的作用及优势越来越明显[6],且近年来危重病的发病率在社区内不断攀升[7]。因此,提高社区护理人员以急救胜任力为导向的急救知识及技能操作是当务之急。

针对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优于中专学历的护理人员。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初步得出40~46岁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仍为《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设置的标准,理论知识相对陈旧,尚未根据新指南设置的标准及时进行更新。而对于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可能与中等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要求相对较低有关。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之间在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掌握方面无差异。

针对徒手心肺复苏术技能操作分析结果显示,护师及以上护理人员技能操作优于职称为护士的护理人员。根据理论知识分析结果两者理论水平无差异,可推知导致该现状的原因可能与护师及以上护理人员参加工作时间较长,有丰富的经验有关。然而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护理人员无差异,据专家评委反馈,大部分40~46岁的护理人员均能实施高质量的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但由于理论知识是技能操作的基础,对技能操作起指导作用,而该年龄段的大部分护理人员尚未掌握新指南的标准,以至于其成功率亦较低。理论知识水平较高的大专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大多处于21~29岁,尚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亦不能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因此,不同学历的社区护理人员,徒手心肺复苏术技能操作无差异。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社区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现状与学历、工作经验及职称等息息相关。而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护理人员结构呈现年龄小、职称低、学历低、工作经验不足等现状。因此,为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突发事件急救胜任力,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及优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相应地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准入标准,如必须为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等。为辅助该标准的顺利实施,改善社区护理人员结构现状,同时应考虑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待遇,以吸引更多的护理界精英。从而改变公众对社区护理人员的传统印象,即社区护理人员只是打针、输液、测体温的轻松职业;及当前大量的中专护生将社区作为其就业的跳板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心搏骤停院前急救胜任力。

理论知识是技能操作的前提和基础[8],因此全面正确的掌握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是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术的前提。而不同层次的护理教育对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要求不一致,因此对于低学历的社区护理人员,积极鼓励其参加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在充分提高其以急救胜任力为导向的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的同时有助于改变社区护理人员学历普遍偏低这一现状。

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心搏骤停院前急救胜任力,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降低社区内突发事件所引起的致残率、死亡率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个人、社区乃至整个国家都具有长远社会效益。而当前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现状,应引起政府及急救体系相关管理者的重视。加强对各社区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尤其注意理论知识的更新及技能操作的强化已迫在眉睫。而针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培训规模不易掌控及考虑到培训所需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一现状,政府及相关管理人员可考虑安排社区护理人员到社区就近的医院,与院内护理人员共同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培训;亦可以考虑对在同一个区内的所有社区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统一培训;且每次培训结束后均需设定相应的考核,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及培训效率,同时达到根据考核结果对培训模式及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的目的。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亦需要设定自己的技能操作练习室及模拟人等技能操作练习器材,以满足社区护理人员在工作闲暇之余进行心肺复苏术操作练习的需求。

基于对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的掌握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9-10],应针对社区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术的应用频率的高低,科学地设定复训及考核周期,保证其即使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慌乱情况下,亦能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从而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有效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充分发挥社区服务中心在院前急救系统中的优势及作用[11]。

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护理人员心搏骤停院前急救胜任力不容乐观。因此,政府各职能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可参考以上策略对当前社区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培训模式及方法,从而在有效提高社区护理人员心搏骤停院前急救胜任力的同时建立一支能够在平日里各司其职,遇到突发事件又能高效应对的社区护理队伍。

1 刘全,杨勇,汤彦.社区急救在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2):995-997.

2 温静,赵渤,吕书群,等.社区医护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1112-1114.

3 邢建生.浅谈心肺复苏社会化的意义[J].中国护理研究,2005,19(6):1108.

4 潘慧蓉,周燕燕,周瑛,等.两种培训模式对医务人员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1604-1606.

5 王爱文,李红.心肌梗死病人心肺复苏的护理配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3):483.

6 孙菁,孟凡山,计达,等.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操作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1610.

7 郑慧娟.我国院前急救医疗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外医疗,2009,(30):167.

8 蒲晓煜,席淑华.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调查及干预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7):35-37.

9 Madden C.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CPR knowledge and skills[J].Nurse Education Today,2006,26(3):218-227.

10 Spooner BB,Fallaha JF,Kocierz L,et al.An evaluation of objective feedback in basic life support(BLS)training [J].Resuscitation,2007,73(3):417-424.

11 李雄杰,胡赛,黄艳.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9,8(7):415.

猜你喜欢
心搏掌握情况胜任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10秒钟之内的决断(上)
——心搏骤停的漏诊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心电图心博识别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突然倒地怎么办?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