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城市林荫道树种评价*

2013-06-28 05:39顾汤华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林荫道分析方法关联度

顾汤华

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 上海 200020

城市林荫道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或城市化程度较高的集中区域道路两侧(隔离带)各种植一排以上行道树形成林荫道覆盖空间,具备交通、景观游憩、生态等综合功能的城市次级道路或复合型林荫大道[1-2]。城市林荫道的建立应该在充分认识城市绿化树种的生态学基础上对树种进行合理选择和配置[3],而对树种的评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树种选择、评价的方法很多,灰色关联度法是其中一种。本文以上海普陀区的行道树树种生长指标作为评价依据[4],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树种进行综合评价,为上海林荫道树种选择提供合理化的建议[5-6]。

1 研究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1.1 研究地概况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热同期,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极端最高气温40.2 ℃,极端最低气温-12.1 ℃。春秋较短,冬夏较长。

1.2 试验材料

本文以上海普陀区12 个行道树树种为主要的评价对象,待评价的树种树龄、养护水平、生长气候条件基本一致。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市民对林荫道的需求分析来确定待评价树种的指标:胸径、树冠、一年生枝长度、一年生枝粗度、一年生枝着叶数量、一年生枝上叶片厚度、一年生枝叶面积总量和遮荫率(无遮挡下光照强度/树荫下全遮挡关照强度)。在2012年9月份进行指标测定。具体树种和指标量化见表1。

2 分析方法

2.1 构建“最优”树种

将参加实验的12 树种视为一个灰色系统,每个树种视为一个灰色系统,每个树种即为该系统中的一个因素,构成一个理想的参考树种,其各项指标所构成的数列为参考数列X0(k)(以待评价树种各指标最优值构建“最佳树种”)。待评价树种各项生态指标构成的数列列为比较数列Xi(k)(i=1,2….. n,其中n 为树种)[7-8]。

表1 最优树种与待评价树种的指标数据

2.2 初值化处理

考虑到同一树种不同指标大小及单位差异甚大,为便于关联分析,需进行一致性处理,见表2。

表2 最优树种与待评价树种的指标数据初值化

2.3 两个层次关联系数ξi(k)的计算

首先根据表2 分别计算出各对应点差的绝对值[9],并得出各生态指标的关联系数[10],结果见表3。

表3 各生长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2.4 关联度计算

通过关联度可以比较出树种的优劣[11]。将各关联系数代入公式

即可得出各待评价树种的等权关联度。根据城市林荫道的主要目标(满足市民对林荫的需求)、集中专家的经验与意见,赋予各指标以相应的权重系数Wk(表3),计算出加权关联度。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及关联序见表4。

表4 待评价树种的关联度及关联序

2.5 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通过各个树种的关联度大小,可以明确各树种的优劣。由表4 可以看出:1)在各评价指标同等重要的情况下,待评价树种综合性状表现好的是悬铃木和珊瑚朴。2)在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不同等(权重不同)的情况下,待评价树种综合性状表现好的树种仍是悬铃木和珊瑚朴,结论与1)一致。3)结合待评价树种的等权关联度和不等权关联度的排序,将评价树种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Ⅰ级树种有悬铃木、珊瑚朴,Ⅱ级树种有楸树、马褂木、国槐、朴树、杨树,Ⅲ级树种有七叶树、常青白蜡、枫香、臭椿、重阳木。从上海林荫道现状来看,上海的林荫道主要树种是悬铃木,占80%左右[12]。悬铃木具有冠大荫浓、适生性强等优点,但也造成林荫树种相对单一、物种丰富度不高的问题。应丰富树木品种,以促进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推荐珊瑚朴、马褂木、国槐树种作为林荫道树种,同时少量道路种植七叶树、重阳木等树种做景观点缀。

3 讨论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树种选择的综合评价,能够客观、正确、较全面的评价各树种的优劣。这种方法采用了较多的指标,避免了人为评判的主观性,其分析结果与实际现状相吻合,说明这种分析方法用于树种综合评价选择是可行的。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城市林荫道树种时,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等权关联度的分析在实践中应用价值不大[13],分析结果有一定的片面性;而加权关联度的分析考虑到各指标的差异性,较为有效,与实际相近。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城市林荫道的关键是“最优树种”(理想树种)的构建、指标的选择及各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这三者均能影响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14]。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自身需要,对“最优树种”构建、评估性状指标选择和指标权重系数确定做进一步改进,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和客观,为树种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5]。

[1]严巍,张建宇,靳思佳,等. 城市林荫道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上海交通大学:农业科学版,2012,30(3):82-86.

[2]张建宇,靳思佳,车生泉. 城市林荫道历史演变、特征和发展对策研究[J].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2012(6):639-644.

[3]鲁敏.城市特定环境条件和用途的绿化树种选择[J].辽宁林业科技,2003(3):28-30.

[4]蒋坚锋,李峻铮.行道树新树种在上海普陀区的示范运用[J].上海交通大学农业科学版,2005,23(4):435-438.

[5]杜甲宝,潘盼,杨芳绒. 主成分分析法在郑州市行道树综合性能评价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1):190-193.

[6]柳振誉,彭国良,康文沙. 多目标决策在厦门行道树选择评价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5(5):367-371.

[7]刘辉,侯乐新.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高产育种中的运用[J].作物杂志,2001(6):15-18.

[8]蒋齐,李生宝,潘占兵.灰色关联分析在固沙型灌木饲料林树种选择评价上的运用[G]//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 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2003:169-174.

[9]孙芳芳.浅议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科技信息,2010(17):364-366.

[10]张春峰,殷鸣放,刘海荣,等.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树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1):70-73.

[11]黄广远,徐程扬,毛斌,等.基于灰色关联的北京城区景观乔木树种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11):102-104.

[12]严巍,杨瑞卿,张守峰.上海林荫道资源现状与发展思考[J]. 上海农业学报,2012,28(2):106-109.

[13]刘录祥,孙其信.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4.

[14]李进军,吴跃明.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估亚热带地区引种紫花[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31(3):524-528.

[15]田伯红,徐玉鹏,李雅静,等.灰色关联度分析在草地早熟禾品种评价上的应用[J].草业科学,2005,22(7):86-89.

猜你喜欢
林荫道分析方法关联度
基于熵权法改进的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压榨脱水过程优化研究
我多么希望
基于EMD的MEMS陀螺仪随机漂移分析方法
城市林荫道景观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一种角接触球轴承静特性分析方法
中国设立PSSA的可行性及其分析方法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关联度分析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越过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