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宣教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2013-08-05 03:12龚春兰文国英谢欣倩周福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药学输液规范

龚春兰 文国英 谢欣倩 韦 雪 周福娟

龚春兰:女,本科,副主任护师,骨科护士长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给药途径之一,随着静脉输液专业化发展,适应我国技术准入管理发展的趋势,有关专家研究建立规范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这其中要求具有静脉输液资质的护士必须掌握静脉输液宣教内容[1]。以往也关注到静脉输液宣教内容[2,3],但各家报道不一,缺乏统一标准。2010年开始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不影响医疗安全的前提下,护理服务一切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准则[4]。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规范宣教内容是达到患者满意的途径。但静脉输液主要是用药,患者对药学知识需求不亚于对输液知识需求,为使静脉输液宣教内容科学、规范,我们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规范静脉输液宣教内容,药物知识宣教启用临床药师提供的数字化药学知识模块,并将其应用于骨科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骨科住院进行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1300例。纳入标准:非医务人员,病情稳定,神志清楚,愿意合作,语言表达确切,应对正确,经护士讲解能理解静脉输液流程及药学知识的相关内容。排除标准:老年痴呆,儿童。其中男796例,女504例。年龄13~90岁,平均46.5 岁。文盲104例,小学282例,中学或中专505例,大专及以上409例。每位患者每天静脉输液1~11 组,平均5 组。输液时间2~14 d,平均5.7 d。随机分为观察组686例和对照组6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输液组数、输液天数、输液药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工具

1.2.1 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规范静脉输液宣教内容 参照唐灵芝等[5]设计的患者在静脉输液期间需求项目,以满足各项需求作为规范静脉输液宣教的内容。包括:(1)输液前。护士主动热情与患者沟通交流,做自我介绍;患者与护士共同维持适宜的输液环境,包括无噪声或少噪声,温度湿度适宜,饮水设施完好,卫生间清洁;患者参与输液过程中的安排,自主选择静脉穿刺的护士,与护士共同安排自己的输液时间和指定穿刺部位;讲解静脉穿刺的基本要点,指导其配合;护士一次穿刺不成功,请上一级护士穿刺。(2)输液中。患者可自由选择观看电视节目或看报纸;输液过程中护士经常巡视患者给其讲解输注药物的药学知识;药液滴注速度是根据治疗目的和药品的特性决定的,不可自己调节滴速;做有关疾病健康指导。(3)输液后。指导患者拔针后的正确按压方法及按压5 min;征求患者意见,了解输液感受,还有哪些需求。

1.2.2 药学知识模块 由临床药师设计的数字化药学知识模块,包括药品使用说明书、药物临床信息参考、患者用药教育三大块内容,囊括了药品名称、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作用与用途、适应证、用法与用量、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给药说明等全面的药品知识,存放于科室电脑的护士工作站,每位护士可随时根据需要调看或打印。

1.3 方法

1.3.1 培训 护士长查看临床药师培训药学知识模块的相关内容以及由电脑工程师培训药学知识模块资料,经考核合格,再由护士长就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规范静脉输液宣教内容、药学知识模块的相关内容及从护士工作站中培训全科护士,直至每名护士掌握。

1.3.2 静脉输液宣教 对照组常规的静脉输液宣教,护士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原理、起效和维持的时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输液前讲解静脉穿刺的基本要点,指导其配合,穿刺后告知有关注意事项,适时适度地进行简短的宣教[2]。观察组除常规的静脉输液宣教外,增加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规范的静脉输液宣教内容,其中药物的作用、起效和维持的时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此种药物的滴速要求等均严格参照药学知识模块的相关内容宣教,并根据患者需要增加讲解内容或发放药品使用说明书、患者用药宣教资料。两组患者所有宣教由护士在输液前、中、后,采用一对一的口头宣教方式遵照“评估-确定问题-制定计划-干预-效果评价”的程序来实施,直至患者掌握。

1.4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对护士宣教的静脉输液知识的满意度。(2)两组患者对护士宣教药学知识的满意度。在患者停止输液当天下午,由护士长对患者进行一对一访谈调查,请患者根据实际情况描述其对护士宣教的静脉输液知识及药学知识内容的满意程度,采用7 级Likert 标度法,标度为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相对应的分值从7~1 分[6]。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静脉输液知识及药学知识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对静脉输液知识及药学知识的满意度评分比较(分,±s)

组别例数 对静脉输液知识满意度 对药学知识的满意度观察组对照组t′值P 686 6.12 ±1.11 6.02 ±1.07 614 5.84 ±1.21 5.75 ±1.16 4.3512 4.365<0.05 <0.05值

3 讨 论

3.1 规范静脉输液宣教内容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卫生部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之一就是患者满意。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作为一种工具,从患者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表达他们对所接受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能反映护理质量水平,是衡量护理质量高低的核心评价指标[7];可促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督促临床护理管理者将工作更细化、更完善[8]。可见,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我国医疗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我国优质护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9]。因此,在规范静脉输液宣教内容时,我们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着手来提高患者满意度。

3.2 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规范静脉输液宣教内容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规范静脉输液宣教内容是让静脉输液宣教内容建立在符合人类需求的基础之上,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各层次需求,以科学的方法使人和事相结合,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因而提高患者满意度。表1显示,观察组接受从满足患者需求的角度规范静脉输液宣教内容,对静脉输液知识的满意度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在制定静脉输液宣教内容时引入药学知识模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住院患者对临床用药的安全十分关注,护士在给患者进行静脉输液药物治疗时,不能仅停留护理操作的层面,而更需要关注患者对药物使用的需求[10]。但在我国有关护理人员参与药学知识的研究开展得并不理想,且正处于探索阶段,护理人员对药学知识还相当缺乏,是目前医院整体药学知识链条中的薄弱环节[11]。因此,我们在宣教内容时,考虑了患者对药物使用的需求,加入了由临床药师设计的数字化药学知识模块,弥补了护士缺乏药学知识这一薄弱环节,规范了护士的药学知识,使用药学知识模块的观察组患者对药学知识的满意度得分优于对照组。

[1] 郭俊艳,张黎明,魏 畅,等.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分层次准入管理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485-488.

[2] 杨 美.影响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67-68.

[3] 孟 青.利用输液时间实施健康教育[J].现代护理,2005,11(6):479-480.

[4] 武广华,班 博,黄英丽.临床路径管理在无陪护整体化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6(7):505-506.

[5] 唐灵芝,梁 娟,彭晓欣,等.门诊输液患者需求与护士对患者需求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8):74-76.

[6] 冯志英,王建荣,张黎明,等.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63-66.

[7] 常立阳,冯志仙,邵荣雅,等.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54-456.

[8] 万盈璐,耿 力,余莉华.扁平化管理在妇科优质护理知识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2,27(4):43-44.

[9] 张培琴,熊江艳.开展优质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472-1473.

[10] 王 思,韩斌如,邵越英.住院病人用药安全需求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4):1547-1550.

[11] 倪静玉,王 敏,陆晓燕,等.我国护理人员对病人实施药学服务的现状及必要性[J].护理研究,2011,25(7B):1794-1796.

猜你喜欢
药学输液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