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健康教育在高热惊厥患儿家长中的应用

2013-08-05 03:12钟友娣吴梅娇何妙贞陈丽娇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次数发作小儿

钟友娣 吴梅娇 何妙贞 陈丽娇

钟友娣:女,大专,主管护师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特有的神经系统常见急症,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肌群的强直性抽搐,多数甚至伴有意识丧失[1]。由于具有起病急、惊厥多次发作影响智力发育等特点,该病对患儿的危害严重[2],因此,加强对热性惊厥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儿疗效及有效预防疾病再发尤为重要[3]。我们对40例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实施了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患儿男22例,女18例。年龄3 个月~6 岁,平均3.2 岁。平均体重15.6 kg。对照组患儿男20例,女20例。年龄2 个月~5 岁,平均3.4 岁。平均体重16.0 kg。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和发作次数、家长文化程度及家长经济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对患儿家长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疾病知识的相关宣教;干预组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其主要措施包括:(1)患儿系列护理。确保环境舒适,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引起疾病发作,重点加强后半夜的巡护防止惊厥午夜发作。清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尤其抽搐发作时确保患儿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以防呕吐物及分泌物误吸而发生窒息危险;平时注意清洁患儿的口腔以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4]。患儿惊厥发作时用纱布包裹压舌板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舌咬伤;发作症状得到控制后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并做好降温情况的观察,及时更换衣被以防着凉,补充营养和水分,如果患儿神志、面色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医师。(2)患儿家长心理护理。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辅导,有助于护理人员向其解释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帮助其建立疾病治疗的信心,减少其对患儿抽搐突然发作的恐惧心理,在取得家属的信任、建立良好医护关系的基础上有助于患儿家属主动配合抢救和治疗。(3)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包括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诱因、治疗原则、复发可能性以及如何预防疾病复发;平日通过合理搭配膳食加强患儿营养支持,确保患儿规律生活,保证患儿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防止交叉感染[5];注意患儿保暖,备好体温计并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以便及时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发现患儿面色潮红、额头发热、呼吸加快等表现时立即测量体温;指导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的方法,温水擦浴作为高热患儿常用的降温措施,擦洗水温为32~34 ℃,操作过程中注意及时观察患儿神志、面色等全身情况变化,擦浴30 min 后测量体温有所下降视为有效[6]。其他如用冰袋、冰帽置于头部、腋下及腹股沟等物理降温方法也可酌情使用。指导患儿家长家中备有常用退热药并正确掌握其适应证、用量和用法,患儿体温达38 ℃时即使用退热药,服药后降温不理想及时就近就医。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的窒息、舌咬伤及外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家长对高热惊厥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包括高热惊厥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家庭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准备、惊厥急救措施、急救知识、预防原则等,由1名质控护士统一进行考核评分(满分100 分);患者满意率由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评价,其具体内容包括:入科是否向患者宣教,对患者健康指导是否到位,护士是否在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对护士的各项技术操作是否满意,对护士的语言、态度及形象是否满意等。患儿住院时间及惊厥复发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率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满意率比较例(%)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患儿惊厥复发次数、患儿住院时间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患儿惊厥复发次数、患儿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患儿惊厥复发次数、患儿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例数 家长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分)患儿住院时间(d)患儿惊厥复发次数(次)干预组对照组t 值P 40 89.3 ±1.2 5.1 ±0.7 1.5 ±1.1 40 64.9 ±1.4 8.0 ±0.6 2.8 ±1.2 83.6913 19.8938 5.0507<0.001 <0.001 <0.001值

3 讨 论

由于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逐渐由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也意识到医疗的目的不仅是保存生命,更应该注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疾病的治疗就不仅是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同时应该辅以心理治疗和教育辅导来综合治疗。护理干预治疗模式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并逐渐得到重视,它由护士实施,旨在对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和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的疾病转归和预后。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由于小儿脑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不完善造成惊厥阈值较低,高热时诱发促使惊厥的发生[7]。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是临床上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处理成功的关键。护理工作者通过有效的热性惊厥护理、准确地判断并积极配合医师急救可以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8]。大多数高热惊厥患儿的预后良好,但仍有2%~5%的患儿发展为癫痫的可能,且与惊厥复发次数密切相关,因此,患儿家属通过接受疾病基本预防、紧急处理及护理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对于惊厥发生率和复发率的有效控制十分重要[9],但如何使患儿家属获得最佳健康教育效果尚无公认的模式,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由于采用遵照医嘱实施护理,缺乏明确的目标从而导致患者得不到系统全面的护理。实施系统性干预可以保证固定的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进行全程连续的健康教育,从而保证其延续性和完整性[10,11],在丰富整体护理内容的同时还可避免护士采用填鸭式方法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一次性灌输[12],在避免工作遗漏和人为延迟的同时能够确保患儿家长较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积极参与配合护理工作,进而提高护理质量[13]。

通过应用家长系统性干预策略对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发现,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惊厥复发次数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为此我们体会到,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运用系统性的干预有计划、有目的地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交流,使其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掌握患儿的疾病特点及病情变化规律,才能进一步学习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策略及预防措施,进而对患儿疾病发作时进行及时抢救,以此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对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患儿并发症、患儿住院时间及惊厥复发次数,同时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该护理方法是改善高热惊厥患儿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的措施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1] 茹飞燕.水合氯醛与对乙酰氨基酚联合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11):38.

[2] 刘学英.5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05-206.

[3]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M].第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1.

[4] 孙淑兰,樊艳宏,王红梅.小儿高热惊厥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1):22.

[5] 吴 洁.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22-223.

[6] 高京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4B):97.

[7] 张大伟.小儿高热惊厥474例随访资料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1):9.

[8] 张秀团,郑月红.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09,7(30):2573-2574.

[9] 姜玉娥,熊 勇,梁兰梅.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护理学报,2008,15(3):22-24.

[10] 白咏梅.小儿高热惊厥的阶段性健康指导[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0-51.

[11] 周方红,白海昕,黄金丽,等.护理临床路径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医学,2008,9(148):108.

[12] 高 艳.临床护理路径在高热惊厥患儿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09-110.

[13] 孙玲红,孙 琦,龚有红,等.我国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24-25.

猜你喜欢
次数发作小儿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依据“次数”求概率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