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2013-08-15 00:54蔡娇娇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字面源域习语

蔡娇娇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长春130000)

0 引言

在The 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 of Idioms(2002,第二版)中,习语被定义为“a special kind of phrase.It is a group of words which have a different meaning when used together from the one it would have if the meaning of each word were taken individually.”可见,习语是人们长期积累、约定俗成的一种固定短语或短句,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表现得最为敏感,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多个侧面均可在习语中反映地淋漓尽致[1].英语中含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习语,其文字精炼、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隐喻的较强认知功能.迄今为止,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动物习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对动物习语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英汉对比与文化对比的层面,从认知角度来探讨动物习语隐喻的相对较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隐喻认知理论,以隐喻映射为理论基础,对英语中的动物习语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1 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方式(肖坤学,2005:102)[2].1977年,美国伊利诺大学召开了一次关于“隐喻与思维”的跨学科会议,这似乎为整个世界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隐喻革命”[3].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作出版了一本名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继而隐喻研究逐步成为了当前形势的主流[4].Lakoff和Johnson(1980:5)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也就是说,隐喻是将已有的、易于理解的熟悉事物转化为概念作为人的知识模型,来认识全新事物的过程.

这一隐喻理论革新了传统修辞学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段的观点,而以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mapping)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来解释隐喻现象.其中,说明的领域称为源域(source domain),被说明的领域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源域映射至目标域的单向性互动称为映射,即把源域中的内容向目标域投射的过程[5].

2 隐喻认知理论和英语动物习语

2.1 英语动物习语中的隐喻

隐喻意味着借助熟悉的具体概念认识并理解抽象概念.隐喻存在于很多英语动物习语中,是习语认知的意义理据,其应用使言语表达更加生动逼真.以下对鸟、马、鱼和狗等典型英语动物习语中的隐喻作了具体分析.

2.1.1 含“鸟”(bird)的英语动物习语

鸟给人类的普遍印象是吃的少、起的早、喜好群居等.在关于鸟的英语习语中存在很多典型的隐喻,其中体现了人类与鸟之间确定的相似之处.例如,在“He eats like a bird.”中句子的字面意义(他吃起来“像一只鸟”.)即为源域,而目标域就是其隐喻意义,“小鸟吃食,意思是吃得很少”,这就不难理解了.再如,“We’re all early birds in my family because we live on a farm.”其中“early birds”(早起的鸟儿),其字面意义显而易见,而隐喻意义则引申为“早起者,早到者”.在“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中,由源域内容“毛色相同的鸟儿总是聚在一起”转向目标域内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隐喻意义得到极大的升华.其实,对隐喻意义的理解就是将源域的内容映射到目标域,进而对新表述重新认识的过程.基于人类与鸟的某些共同特点,这些动物表述生动逼真地传达了习语的意义,言简意赅、生动传神.

2.1.2 含“马”(horse)的英语动物习语

马是西方人的宠物之一,因而在英语中存在很多与马相关的习语.例如,形容一个人“吃苦耐劳”,我们中国人习惯说“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而在英语中,我们则以“work like a horse”来表述.这一习语的字面意义(即源域)为“像马一样工作干活”,而映射到隐喻意义(即目标域),则变为“辛勤工作,非常努力的工作”.源域的内容映射到目标域正是对隐喻意义的深入理解和认识.此外,英语中还有这样一句习语“Just hold your horses!”,意为“镇静,别冲动!”,亦是如此.由此可见,马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速度、力量和活力,相应英语习语的使用也精准逼真、言简义丰.

2.1.3 含“鱼”(fish)的英语动物习语

在西方,人们时常将那些笨笨的新人菜鸟称做“fish”.的确,鱼总是会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傻里傻气,喂它多少,就会吃多少,甚至不惜把自己撑死.其实,英语中的鱼很多时候也可用来指人,相当于汉语中的“家伙”,但往往含有贬义.例如,a poor fish(可怜虫)、a cold fish(冷漠无情的人)、a strange fish(怪人)等.在英语中还有很多关于鱼的有趣习语.例如,“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字面意义指“像离开水的鱼”,即源域;而隐喻意义则指“人因为处于不熟悉的环境中而感觉不舒服或尴尬”,即目标域.以源域的经验来理解目的域的经验,源域鱼的相关特点被映射到目的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相应理解,这足以看出隐喻在英语习语中的特殊效应之所在.

2.1.4 含“狗”(dog)的英语动物习语

狗在西方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忠实、幸运和辛劳的化身.西方人爱狗,不仅经常与狗同吃同睡,更有甚者待其死后还将遗产留给自己的狗,可见其对狗的重视与喜爱程度.关于狗的英语习语有很多,例如“a lucky dog”(幸运儿)、“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有功者受赏)、“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这些关于狗的英语习语都运用了隐喻.从源域内容(字面意义)到目标域(隐喻意义)的映射使习语本身更加精炼深刻、生动形象.

2.2 隐喻认知理论在英语动物习语中的文化反思

隐喻是语言在文化中的集中体现,通过隐喻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也就是说,隐喻可以为我们获取新知识、理解新事物提供必要的帮助.通过以上对鸟、马、鱼、狗等典型英语动物习语中隐喻的分析可知,英语动物习语的形成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性等因素密切相关[6].

首先,英语国家大多是岛国或山地国家,受地理环境影响,其生活方式主要包括狩猎、渔猎、放牧等,因此他们较为偏好鸟、马、鱼、狗等动物;其次,不同的宗教信仰也给其文化造成较大影响,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影响了英语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英语国家中有多数人信奉上帝,基督教经典《圣经》里的很多英语动物习语也反映出宗教对人类语言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的自我信仰和精神追求.此外,有些英语动物习语也来自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蕴涵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独特感受.英语动物习语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英语学习者学习并理解西方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3 结语

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语言认知现象,隐喻已突破了传统修辞学的界限[7].隐喻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可能会使用不同隐喻来表达相同意义的习语,以理解人类的不同知识或经验.因此,要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隐喻,必须深入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充分理解抽象概念.隐喻认知理论为英语习语的学习和研究探索了一条新途径[8].

[1]范洪涛.关于动物习语的概念隐喻形成机制[J].鸡西大学学报,2011(5):122.

[2]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5):101-102.

[3]赵艳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15-16.

[4]Lakoff,G.&Mark 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7.

[5]罗莉莉.从认知角度探讨英语动物习语的隐喻翻译策略[J].百色学院学报,2011(4):95-96.

[6]刘晨华.隐喻映射的认知差异文化根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17-18.

[7]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2-15.

猜你喜欢
字面源域习语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
金缕衣
别误会这些英语
别误会这些英语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