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资料中心的历史回顾与功能分析

2013-08-15 00:42崔爱红王晓红
文教资料 2013年2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社科人文

崔爱红 王晓红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随着电脑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们和教师们越来越倾向于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海量信息和资料、下载各种电子书籍,以往传统的图书资料中心受工作时间、空间、藏书量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今高校师生们的需求。为了顺应这种发展的趋势和尽可能满足师生们的需求,当前高校中的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在工作内容、技术手段、操作平台、硬件设备等方面都进行了极大的改进和改善,这样,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和科研,而且促进了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自身的转型与升级。本文首先对我国图书资料中心的历史脉络加以梳理,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试图通过功能理论的视角对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的功能进行探讨,从而使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得以明晰和呈现。

一、我国图书资料中心的历史回顾

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来讲,都有着与他人交际、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基本需求,这种基本需求得以满足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两种,本文所研究的图书资料中心正是为适应人们的间接信息交流这一需求而出现的,对我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的图书资料事业进行长时段的考查,是我们深入洞悉高校图书资料中心产生、发展历史的重要文献基础。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人类认识范围、深度的不断扩展和深入,人们记录和传承信息的载体不仅仅局限于甲骨、金石,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大多靠竹简、木简,也开始用帛等。根据《左传》记载,西周时已有盟府等机构作为收藏图书档案的处所。秦朝的统一文字,为以后图书资料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汉代出现了造纸术,经过不断改进,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已经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隋唐时期,政府也十分注重图书资料的收集和利用,推动了图书资料事业的发展。宋代雕版印刷术开始盛行,官府、书坊和个人刻印发行的图书,逐渐取代了写本书,收集、整理图书等工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太祖、太宗、真宗时,共有图书3327部,39142卷。清代至鸦片战争前,我国的图书资料事业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中一个典型表征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的编纂完成。

十九世纪后期,西方思想逐渐输入中国,一些进步人士变法图强的维新思想直接推动了当时的图书资料工作,为中国近代图书资料中心的建立做了舆论上的准备。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创立强学会以后,非常注重办报、办“书藏”,陈列图书供大众阅览。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和南洋公学已设有大藏书楼和图书院。1912年,京师图书馆在北京正式开放,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具有国家图书馆性质的近代图书馆。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所带来的学习空气,给中国图书资料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当时图书资料事业的发展。李大钊就非常注重高校图书资料工作对教育和研究的重要作用,在他的主持下北大图书馆补充了大量新文化图书,增设卡片目录,延长开关时间,倡导并推行了开架阅览。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期,我国近代图书资料事业非常兴盛,这一时期以公共图书馆和高等学校图书馆为主的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在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上都起到较为显著的作用。据1936年调查统计,全国已有图书馆、民众教育馆2520所(东北三省因日本侵占,未计入),其中公立图书馆为2005所,私立图书馆为515所。与1916年统计的193所相比,增加七倍以上。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受战争的影响,图书资料事业受到了重挫,但也有一些图书馆(室),例如1937年抗大在延安成立的中山图书馆、1939年成立的鲁迅图书馆等,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工作,为革命政权建设和文化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后代搜集和保存了许多珍贵文献资料。

1949年至1957年,经过对旧中国的图书事业的接管与改造,逐步创建了新中国的图书资料系统,包括各地公共图书馆、各地高校图书馆和资料室、科学技术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农村图书室等在内。1958年至1965年,受高指标、浮夸风等“左”倾思潮影响,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使新中国的图书资料事业受到不少挫折。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对图书资料事业造成了严重破坏,许多图书馆被迫关闭,大批古今中外书刊被视为“封、资、修”毒草而被禁锢、焚毁,采购外文书刊被诬陷为“洋奴哲学”而被迫停止或中断,把为知识分子服务与为工农兵服务对立起来,极大地削弱了图书资料中心为科研和生产服务、传递科技信息,以及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急需要文化知识、科技信息等充实头脑,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步整顿包括高校图书馆在内的各级图书资料工作,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导下,图书资料事业开始了探索改革稳步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各图书资料中心全面发展,物质条件、硬件设备越来越好,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越来越合理化,管理方式越来越规范、科学,馆际交流、国内外信息交流越来越常规化,文献载体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胶片、胶卷、磁带、磁盘、光盘等,越来越能满足人们各种间接信息交流的需求。随着计算机在图书资料工作的应用,图书资料事业逐步由近代化向现代化过渡。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中共十四大之后,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图书资料工作方面的思想更加开放,加之电子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不断促进我国图书资料工作现代化的进程,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无论是京师大学堂的图书馆,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各高校的图书馆、资料室,其性质都属于高校图书资料中心,始终在全国图书资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高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合格人才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就必须有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料工作作为保障。各个高校图书资料中心主要对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开展信息服务,以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只有高校图书馆132所,藏书总计794万多册。截止1989年底,全国已有高校图书馆1057所,系(所)资料(情报)室5000多个。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高校图书馆约1123所,总文献量超过4.2亿单位。①随着电脑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各类电子出版物层出不穷,绝大部分高校图书资料中心都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逐渐建立了电子图书资料中心,极大地方便了师生们对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在梳理了我国图书资料工作的开展脉络之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资料工作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大历史性阶段,高校图书资料中心作为全国图书资料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十分有必要把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的功能一一加以分析和呈现,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帮助我们认清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工作本身的价值所在,也有利于我们及时地发现实际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工作的进步与完善,促进高校科研、教学水平的提升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功能理论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社会学理论的一个流派。孔德和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克姆、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比较系统地阐述过功能主义。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借用当时盛行的生物学跟演化论观点形成了社会演化理论,他强调不同的社会组织满足不同社会需求的现象正如不同的人体器官满足不同的生理机能一般。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也深受这个19世纪以来颇具影响力的演化论启发,他所著的社会分工论一书中也指出人类社会组织分化跟功能特殊化之间的关系,组织之间的功能互补成为社会稳定生存的重要条件。

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就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为结构功能主义的形成做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之一。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1)适应;(2)实现目标;(3)整合;(4)潜在模式维系。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是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四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以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提出了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区分了正功能和负功能,并引入了功能选择的概念。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还有K·戴维斯、M·J·利维、N·J·斯梅尔塞等社会学家。在整个50年代,结构功能主义在美国社会学中曾占主导地位。从60年代中期开始,结构功能主义受到了相当多的批评。其中有的直接针对它的功能逻辑前提,特别是对它采用唯意志论和目的论的解释方式,即把系统各组成部分存在的原因归之于对系统整体产生的有益后果或正功能,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有的批评它只强调社会整合,忽视社会冲突,不能合理地解释社会变迁。

总之,功能论指出,所有社会现象——不管这现象看来是多么不道德、多么荒谬、多么邪恶、多么不应该存在——只要它确实存在,这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就必然扮演着某种社会功能,比方说贿选、强奸、黑市交易等。而功能论的研究目标,就是寻找这些表象底层所代表的社会功能到底是什么,进而寻找完成相同社会功能更有效合理的替代方法。

三、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的功能分析

所谓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工作,无非是收集、加工、管理、研究和利用图书资料的工作。具体到当下的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更加强调图书资料信息的开发、组织与管理。一所高校要谋得良性而可持续的发展,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的存在和不断健全,因为它不仅与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密不可分,而且其本身就属于高等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学校软实力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第一,文献积累与整序功能。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对文献进行积累并加以整序是其一项基本功能,也是其得以存在的基础。古往今来,社会文献信息的数量巨大、生产速度极快、类型复杂多样,给人一种“浩如烟海”的感觉,经常找不到头绪,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高校中的师生为了教学、科研、学习,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大,而且往往受着时间、资金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自己去一一挑选、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信息,等等。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正是适应师生们的需求而产生和存在的,它不仅有足够的空间贮藏文献,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人文社科文献,而且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文献进行分类、编目、上架、流通管理,实现对文献的整序,从而使得原来无序、繁杂的文献成为有序的文献信息集合体,便于学校师生合理地、有效地、方便地利用文献信息,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人文素养,增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王振鹄曾在1984年出版的《图书馆学论丛》中认为:“图书馆就是将人类思想言行的各项记录加以收集、组织、保存,以便于利用的机构。”

第二,文献传递与知识传播的功能。文献传递与知识传播是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第二项重要的基本功能,这是由它的中介性决定的,这是它得以存在的手段。它的这一基本功能主要以图书、期刊、影像资料等为载体,通过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方式来实现的。文献传递包括文献馆藏信息的传递和文献内容信息的传递,只有在准确获得文献馆藏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快速有效地找到对应的文献,进而实现文献内容信息的传递,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播。宓浩等人编著的《图书馆学原理》中就曾指出,“图书馆是通过对文献的收集、处理、贮存、传递来保证和促进社会知识交流的社会机构。”

第三,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功能。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功能是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第三项基本功能,这是它得以存在的目的。智力资源的开发主要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开发馆藏文献资源,让长期搁置在书架上而失序的馆藏文献成为有序的馆藏信息,方便师生们查找、利用。二是开发网上信息资源,网络中的信息更为繁多,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需要等有选择地对网上的信息资源加以整理,方便师生们的学习、教学与科研。三是启发学生、教师的智力,学生在校期间仅仅靠课堂上的学习难以完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图书资料中心恰恰充当了课外智力支持与开发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增强专业素质;教师不仅要备课、教课,而且需要做大量的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文献知识,图书资料中心拥有大量的专业图书、期刊,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得专业文献资料,而且能够及时掌握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写出站在专业前沿、具有时代意义的科研成果。进行社会教育,主要是针对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本身是一个自学场所来讲的,在这里,学生和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自愿地选择图书、期刊等资料,促进自己知识的积累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学术交流与文化娱乐的功能。学术交流与文化娱乐的功能是它的一项附加功能,也是它的一大特点。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具有宽敞的空间、温馨的氛围、齐全的设备,是举办学术讨论与学术交流活动的良好场所。20世纪后半叶以来,休闲娱乐已经逐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据美国学者预测,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在互联网上,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众多网民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之一,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数字娱乐业也将成为互联网经济的主体。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能够提供文学作品、音乐美术作品、时事、科技、美食、心理健康等文化娱乐类的资料,可以愉悦身心,拓宽视野,增加生活知识,能够充分满足师生们文化娱乐的需求。

实践证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人文社科图书资料中心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藏书楼,而是一个经过科学优化,成为严密有序的知识集合体,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高校中的人文社科资料中心的建立健全,为各个院系、各个专业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场所,对培养学生们的专业兴趣和增强学生们的专业素养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根据笔者两年多来的观察和统计,发现越是经常到资料中心查找书籍和期刊等资料的同学,其专业兴趣往往比较大、专业素质往往更强、专业学习成绩往往更高,并且找到与专业相关度大且理想的工作可能性更大。也就是说,学生对人文社科资料中心馆藏资料的利用程度,与其专业兴趣、专业素养及未来发展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与此同时,人文社科资料中心作为高校中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平台和组成部分,成为了学校文化软实力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良性运转和发展。

注释:

①吴慰慈,董焱,编著.图书馆学概论(修订二版).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6:114.

[1]吴慰慈,董焱,编著.图书馆学概论(修订二版).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6.

[2]易忠,姚倩主编.高校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9.

[3]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编.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趋势与对策:第三届全国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4.

[4]王慨,苏丽,王彤,主编.解读图书馆文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12.

[5]杜克,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图书馆事业.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5.

[6]来新夏,等著.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7.

[7]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图书馆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85.

[8]侯廉实.图书资料工作在高等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3).

[9]代宁.高校专业图书馆的角色定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10]廖玉风.图书资料情很工作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

[11]张小慧.试论专业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定位和功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0).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社科人文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