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师范教育的回眸与反思

2013-08-15 00:42高建仁
文教资料 2013年2期
关键词:师范教育师范过程

高建仁

(甘肃省酒泉市体育运动学校,甘肃 酒泉 735000)

中等师范教育作为教育史上特殊历史阶段的办学产物,在为中国的基础教育作出巨大贡献之后,即将退出教育舞台。然而其明确的办学目标,鲜明的办学特色,显著的职业化教育的师范性和专业化教育的示范性不可否认,因此才成就和推动了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

所以,对中等师范教育的回顾与反思既是对中国教育历程的回眸,又是对中国未来教育的展望,更是对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带来启迪、希望和鞭策的过程。

多年前有一位教育部领导说过,中等师范教育是中国师范教育的典范,它在师资培养方面的示范性无可厚非。其实不仅如此,它的示范性和师范性也为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表率。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曾先后从事了师范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面对不同的教育领域,我在职业工作的体验中亲历了许多感受,在职业信念的比对中产生了许多感慨,在职业生活的反思中收获了不少感悟。但是最值得肯定和秉承的是师范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和对教师双重身份的塑造,这一点是其他各级各类学校无与伦比的。

那里有形式多样的育人方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全面有效的育人平台,但是那里唯一没有的是应试的痕迹。它充分展示着素质教育“两全一发展”的灵魂所在;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它是面向全体的“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和“尖子教育”;它始终把道德品质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情感教育、专业技能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它提倡学生一专多能,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不求学生样样精,但求学生样样通,学生缺少一种特长会被认为是多了一种缺陷;它从来没有把知识教育、智力教育和如何应对考试的教育放在首位,始终扎扎实实进行并非刻意追求的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出一批批素质优良、业务精湛、适应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即使当前,由于就业原因造成了生源质量的每况愈下,导致了作为教师母基的师范教育质量的下滑,但是在困境和艰难中行走的中等师范教育仍然在努力担当和承继着它的许多优秀的 “品质”,极力扮演着曾经久负盛名的优秀“角色”,从而认真完成师范教育发展史上最后的使命,在遗憾中逐渐离我们而去。

然而,如此理想的教育并没有对我们的基础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有所启发和带动。

我们的基础教育在重点进行知识教育和智力训练,极力助涨应试教育,着力打造“考试机器”的过程中,也有不少关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培养,但是似乎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非刻意所为,有意追求。事实上,正是许多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的素质却决定着一个人多方面的发展,这一点和中等师范教育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形成了鲜明对比。

高等师范教育在示范性和师范性方面体现得并不充分,在学生的专业思想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方面特色并不明显,但是在综合性和社会性方面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而使得当今的师范毕业生无论专业思想还是专业技能都难以胜任即刻面临的教育工作和教师岗位;高等师范教育在教育科研方面的贡献并不突出,但是在非师范性和非教育科研的研究方面却唯恐落后,从而使高等师范教育的教育科研偏离教育这个唯一的主题和目标。如此等等,同样和中等师范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作为一名专业工作者,中等师范教育始终让我眷恋和怀念,特别是近年来自己从事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之后更加流连忘返,使得思索教育本质的情愫荡漾心间,难以平复,因为:

1.在那里没有繁重的课业负担,特别是知识类作业很少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也很少超出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所及,然而对能力的训练却非常重视,它会让学生的特长与天赋得到展现与开发,也会让学生的弱项得到转化与提高。

2.在那里课堂上老师会以“两代师表”(学生的老师,老师的学生)的要求启发教育学生,从师表礼仪到文明礼貌、从热爱职业到忠于事业、从学习知识到全面发展无所不及。教学中,教师会从知识内容延展到如何做人,从书本知识联系到身边的生活,从个人发展拓展到国家使命,不会拘泥于知识内容的传承与授受。

3.在那里老师会因为一个具体的知识问题针锋相对,也会因为一个学生成长中的具体对策集思广益,更会因为一个教育的理念和观念问题争论不休。但他们绝不会因为一次考试成绩的高下而钩心斗角、相互猜忌。

4.在那里有明确、科学、长远的思想教育目标。如“明日之师,今日做起”;“今日严格,明日合格”;“今日我以师范为荣,明日师范以我为荣”;“师魂召唤,回归故里”;“适应新环境,步入新生活”;“如何做一名优秀中师生”;“师范就是我的家”;“事业心、责任心——教师的第一美德”;“思考过去,珍惜现在,适应未来”等专题的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目标明确、主题鲜明、深入人心、效果显著。

5.在那里有很好的学生成才和教师成长的人文环境,有团队进步的和谐氛围。因为没有考试竞赛,所以老师们不必急功近利地恶意竞争,同仁之间可以和谐相处;因为没有升学压力,老师们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思考研究和探索实践许多学生成长与成才的教育(而不仅仅是教学)问题,总结反思他人和自我成长的经验与方法;也由于没有考试竞赛,学生会把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运用于能力发展与全面素质的提升,思考自我成长的许多问题。

6.在那里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检查、考核、监督)。它不是以学习知识为唯一,而是以能力训练为特色。课程设置不是以学生应试为目标,而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知识教育标准合理、难易适度,技能训练安排科学、组织严密,社团活动开展广泛、充满朝气……晚自习和课余时间的技能训练会专门组织督促检查落实,除了规定的时间(第一节晚自习)外,任何班级和个人如果把时间刻意用于学习文化知识则被视为犯规,而第二三节晚自习必须进行技能训练。一届又一届师范毕业生并没有因为技能的强化而影响到整体素质的培养,恰恰相反,他们发展得很全面。

7.在那里有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和氛围。学生学习知识并不感到厌倦,对能力训练和各项活动带有浓浓的兴趣。频繁开展的阶段性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搭建了学生能力展示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活动成为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以纪念“五·四”运动、“七·一”建党、“十一建国、”“一二·九”运动、“盼回归”等重大节日为契机,以春季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秋季篮球赛、卡拉OK歌唱会、冬季越野赛、十月歌会、“一二·九”演讲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拔河比赛、新年游艺会等文娱、体育活动为载体,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展示他们的朝气与活力,增强他们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8.在那里有符合教育本质的学生评价标准。它所培养的学生素质不是体现在知识性方面,它评价学生的标准不是考试成绩,而是思想品德、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因为知识在实践中的确不是最重要的,而最重要的是整体素质和全面发展。我对师范毕业生做了广泛调查,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反映出相同的特点:能力全面、务实勤奋、积极上进、心态健康、适应能力强等。

……

回顾至此,当我们思索教育的本意和功能时,当今的教育让我们自卑和汗颜,当今的教育让我们感到苍白和乏力,当今的教育让我们感到遗憾和愧疚……

然而,我们对中等师范教育的回眸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自责和愧疚的层面,而应该更多地通过反思受到启迪。它让我们时时回想起什么是教育,什么是人的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什么是理想的教育等诸多当今难以破解的问题。

因为,教育的理想是实现理想的教育,而理想的教育是完美的教育。

第一,完美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充满和谐的教育。

教育的过程是人的生命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生命成长的重要组成。它容许个体成长过程有所差异,成长结果有所不同,但它不允许以千篇一律的模式对待不同的生命个体和有着显著差异的生命成长。所以教育必须尊重生命,对生命负责。当我们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顺从人的本性中善良、健康、美好的一面时,教育的过程就会既是学生全面发展与快乐成长的过程,又是教师职业价值、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教育的功能就会既是对人的本性中善良部分的开发和张扬(而不是抑制和扭曲),又是对人的本性中自私和丑恶部分的抑制和校正 (而不是放纵和助涨)。

第二,完美的教育是富有自我、充满智慧的教育。

失去自我的人生是遗憾的,失去自我的教育是悲哀的。在富有自我、充满智慧的教育中,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的思想、理念和方法,而且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观点和见解。教与学不是授受关系,更不是简单的“你有我没有”、“你教我学”的关系,而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得以活动和开发的过程,是教师的教育灵感充分展示的过程,绝不是抑制学生个体思维发展和教师教育智慧生长的过程。

第三,完美的教育是人人平等、处处公平的教育。

公平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完美教育的基本要求。从教育对象受教育的权利到教育资源的享用及教育行为发生的细节中,都应该充分体现尊重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基本权利——平等和公平。一切教育的有意或无意的歧视行为都是对完美教育的亵渎,都应该摈弃。事实上,教育资源享用的不公平并没有教育对象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者教育行为的不公平带来的伤害和后患严重,所以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必须建立在教育公平理念的基础上才会减少教育的不公平。

第四,完美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

教育使个别人的品德、智力、生理、心理、知识、技能等单方面得到发展是片面的教育,完美的教育应该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那些只关注个别学生的教育和只重视某一方面发展的教育,以及只注重很具体的文科或理科知识灌输的教育都是狭隘的教育。一直以来,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把知识的授受与传承作为主要职责和重要工作,并在此误区中难以自拔,其根本原因是教育理念很模糊、教育目标不明确。他们并不清楚课堂教学和知识教学只是教育的载体,并不是根本。所以教育目标很含糊,教育行为很盲目。

第五,完美的教育是注重过程、尊重本能的教育。

教育应该是一个促使人向完美转变的过程,即完善人的过程。通过教育,可以挖掘人的本性中美好的方面,使之得到开发和张扬。换言之,它是对人的本性中真、善、美部分的启迪、开发和张扬的过程(或许我们从来都没有这样思考更没有这样努力过);同时它也是对人的本性中或后天形成的假、恶、丑部分的抑制、辨析和矫正的过程(或许我们也从来都没有这样思考更没有这样努力过);它更是让人逐步变得聪明睿智的过程,一切盲目、冲动、粗鲁和浅薄都源于教育的失败和无知。

第六,完美的教育是讲求方法、完善自我的教育。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求方法的。而教育这门艺术之博大精深在于其多变的对象与方法、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及深远的意义——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任何一门具体的艺术门类都是对人的单方面艺术造诣和水平的影响,而教育则是对人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的全面影响。因此,我们在塑造他人之前先要不断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为掌握并应用好教育艺术奠基。当我们把自我塑造提高到事关塑造自我、塑造他人和塑造两代以上人的高度来认识时,我就不是我,或者说我就不仅仅是我。因为我的行为影响到的不仅仅是我自己,更多的是他人。这就是教育艺术对其从事者的独特要求。

猜你喜欢
师范教育师范过程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中国近代幼儿师范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高专音乐师范教育课程建设刍议
师范教育“初等数论”教学改革探索——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师范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