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2013-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3年2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张 梦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925)

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陈旧,缺乏新意。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仍然比较陈旧。教育者一味地给大学生灌输一些自认为有用的知识,把大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却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听,愿不愿意接受和加以运用。当代大学生对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尤为关注,从而会引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风气和党风的思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只是一味地停留在口号宣传或一般理论的分析上,书本上宣传的东西和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肯定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其效果可想而知。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调,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存在轻视理论的问题,又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单纯说教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把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培养新一代人的要求,特别是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种社会问题几乎同时呈现了出来,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其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据我国某高校调查结果表明,6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现实反差太大。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性产生了怀疑,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1.3 严峻的竞争和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心理障碍日渐严重。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毕业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等的就业方式在逐步取代“铁饭碗”的传统就业模式,就业矛盾和困难逐步凸显。一些同学不善于接纳变化,只局限于所学专业,没有开放的心态。一些学生自我认知不准确,缺乏对困难的自我处理能力,对生活和爱情的困惑、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还有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的影响,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学习积极性受挫,政治热情下降,甚至走向极端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人性的演变和实效性不高的现状,我们必须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逐步走向完善。

2.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在高校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拥护和支持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2.1 市场经济改革新的环境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培养新一代人的要求,特别是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要求。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向学生灌输正面的东西,讲一些大道理,唱高调。受社会经济等的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发生着重大变化。相当一部分贫困生陷于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出现自卑、仇视社会的不健康心态,反映出的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厌烦和抵触情绪。如何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使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扎根在广大学生头脑中,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2.2 互联网有利于推进高校整体教育质量提高。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互联网的兴起和运用,网络信息的高速传播。高校校园网是学生的“网络家园”,高校应当努力建设信息量大、覆盖面广、访问人次多的校园主网站,极大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语言习惯,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学校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优化网络资源,改进网络质量,在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

大学生是党与国家事业兴旺发达赖以依靠的最可宝贵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在我国,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及各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不断满足其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这应该成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有力地推动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调动起学生学习和提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并不是只体现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更多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传统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成功与失败、机遇与挑战是大学生经常面对的课题。当今,个性意识日益增强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上,他们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附,反对他人的说教,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目的需要,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具体表现为对权威强制的反抗,对不同意见的反抗,对说教的反抗,对束缚和干涉的反抗,等等。

成功与失败、机遇与挑战是大学生经常面对的课题。这相应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但是,由于他们在社会化方面远没有成熟,心理调适能力不够,很容易产生心理波动、失衡,甚至迷茫、困惑和悲观厌世等不良情绪和行为。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心态环境一定范围内存在找工作压力、买房压力、结婚压力。这些压力使得高校学生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因此,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若能提高,其文化、身心等综合素质也会有相应的提高,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主导者是人,人是社会发展的能动因素。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命线,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工作方向。

3.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途径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要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新内容,切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特点,探索和寻求富有时效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3.1 坚持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根本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为本,是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始终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以学生为本,明确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将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创新与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的政治优势,我们要继承传统,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的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并通过对大学生党员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发挥大学生党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抵制落后思潮侵蚀、树立良好道德风尚的坚强堡垒。

首先,将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创新与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紧密相连,一个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积极创新党团活动的形式,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带动作用,让广大同学在参与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最后,发挥高校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

发挥党团组织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真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发挥学生会、研究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3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注重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不完全社会化走向完全社会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环节。我们必须引导、教育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使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社会调查、暑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算是真正收到实效。

总而言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深入思考,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人性的演变和实效性不高的现状,时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这个主题。要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使之逐步走向完善,才能真正做好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1]胡丽,胡显芝,张渝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

[2]马晓霞.浅谈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3]章海山.当代道德的转型和建构[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4]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10).

[6]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研究回眸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08(12).

[7]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8]贾东水,王羡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J].思想政治教育,2006(9).

[9]社论.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N]光明日报,2005(1).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