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束腘绳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康复护理

2013-08-15 00:42章亚青黄长明张雅真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支具肌腱关节镜

章亚青,黄长明,张雅真

膝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ACL损伤后如未获得及时治疗可导致膝关节前直向不稳,加速关节退变,影响关节和肢体功能[1]。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2008年10月-2011年3月,我院采用关节镜下双束腘绳肌肌腱重建ACL 68例,结合科学系统的康复护理,经采用可调式支具外固定、下肢持续被动康复器(CPM)及被动主动活动综合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男49例,女19例。年龄17~45岁。左侧51例,右侧17例。致伤原因:运动损伤53例,车祸伤5例,摔伤10例。急性损伤31例,慢性损伤37例。患者均有膝关节疼痛,其中33例膝关节不稳,出现“打软退”。体查:股四头肌萎缩34例,膝关节屈伸受限29例,麦氏征阳性25例,前抽屉试验阳性54例,拉赫曼(Lachman)试验阳性62例。MRI:ACL完全撕裂直接征象48例,完全撕裂间接征象20例。

1.2 手术方法 对ACL损伤68例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采用股骨胫骨双隧道,分别将股薄肌腱、半腱肌腱各编制成3股肌腱,分别用于重建后外侧束与前内侧束,后外侧束与前内侧束均用Endobutton钢板,胫骨端前内侧束用BioIntrafix固定,后外侧束用Milagro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

1.3 结果 68例均随访12~24(19.54±3.84)个月。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CT及MRI,未见滑膜炎、韧带断裂等,术后未出现前抽屉试验阳性,Lachman试验阳性1例。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评分18~60(34.79±12.53)分,参考 Cameron等[3]改良Lysholm评分的分级标准,评分≥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本组患者术后1年评分均为优,评分为90~98(95.54±2.0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大部分患者盲目乐观,认为关节镜损伤小,只要手术就可恢复正常,对术后较长时间的康复训练缺乏心理准备;也有少部分患者出现焦虑,对疾病的预后缺乏信心,对关节镜技术不确信,对术后能否恢复存在顾虑,因此对准备手术的患者开展术前心理指导非常重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性格、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家庭环境等不同,我们采用口头讲解、图片展示等方法,来帮助其了解此类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手术后康复训练的过程,介绍医务人员的技术力量及在治疗方面的经验,并介绍同类手术成功的病例等,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增强治疗康复的信心。

2.1.2 功能锻炼 由于ACL损伤常会造成股四头肌萎缩,术前进行正确的锻炼是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重要保障。应向患者详细讲解示范膝关节运动、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运动、直腿抬高运动等,同时教会患者正确使用拐杖。

2.2 术后护理

2.2.1 患肢体位 术后当天即用可调式支具将膝关节固定于过度伸直位,处于此位置时,股四头肌收缩会造成胫股关节压力增加,从而减少前交叉韧带的应力,并予软枕抬高患肢约15 cm,促进血液循环。如将患膝固定在半屈膝位容易造成伸膝受限[4]。膝关节可调式支具使用6周,在进行关节活动练习时去除。

2.2.2 患肢观察 有无渗血、肿胀、疼痛及局部温度增高等,注意肢端有无发绀、苍白及足背动脉搏动触及,足趾的感觉活动等。

2.2.3 并发症预防 ①膝关节伸直功能受限是ACL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因此术后要使用可调式卡盘支具固定于过度伸直位,密切观察支具的佩戴是否正确,松紧是否适宜,教会患者如何使用,并及时协助调整,注意做好皮肤的保护。②术后关节腔积液、积血导致的疼痛、肿胀,严重影响了患肢康复训练的进度。术后除常规抬高患肢、留置引流管等处理外,术后3 d内患膝周围使用加压冷疗泵每天持续冷敷6 h,因冷疗是利用机体对冷的生理反应,减轻压迫末梢神经引起的疼痛,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速血液凝固,同时局部温度的降低可引起血管收缩,从而有效减少渗出[5],达到止血、止痛作用。加压在于通过物理压迫达到止血,防止渗出的作用[6],还能促使渗出物、积血挤散到周围正常组织中,扩大了吸收面积,有利于吸收,减少组织、关节变性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因此加压冷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关节腔积血积液。

2.2.4 膝关节功能康复方法 ①手术当天麻醉症状消退后,即可开始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和踝关节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方法:尽量伸直膝关节,绷紧大腿肌肉,持续5~7 s,每天200次左右,分4~5次完成。踝关节运动的方法:让患者最大限度地伸屈踝关节,频率不宜过快,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每天150~200次,分3次完成。同时进行跖趾、趾间关节屈伸训练。②术后第1天督促患者行直腿抬高练习,由被动到主动,逐渐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肌力。方法:将患膝支具锁在0°,仰卧位,将腿匀速抬高达35°~45°,并在空中停留5~7 s后放下,每天3次,每次30 min。③术后2~3 d即开始进行CPM机辅助练习膝关节功能,每天2~3次,每次1 h,一般从屈膝20°~30°开始。每天除进行下肢持续被动康复器CPM辅助练习,还要鼓励患者自己进行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逐渐增加度数。经上述系统练习,2周时膝关节屈曲可达90°,6周时膝关节屈曲可达120°,8周时膝关节屈曲可达正常角度。术后半年伤肢即可恢复正常运动功能。

3 体会

关节镜下双束腘绳肌肌腱重建ACL手术前后配合系统的康复护理,对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笔者体会,术前的康复指导,术后康复训练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地循序渐进,由责任护士指导督促完成,鼓励患者主动训练,对于怕痛不敢训练者加以督促鼓励,对急于求成者给予正确的引导。做到及时跟踪、督导和评价康复进程,以提高康复效果。本组68例患者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1] 张 平,张寅权,李国东,等.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09,11(5):41-416.

[2] 张巧娥,杨巧巧.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4):312-313.

[3] Cameron JC,Saha S.Meniscal allograft transplantation for unicompartemental arthritis of the knee[J].Clin Orthop Relet Res,1997,337(3):164-171.

[4] 张丽娟,童丽利.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术后的护理[J].中医正骨,2009,21(4):77-79.

[5] 张 俊,蒋 垚.全膝置换术后的持续性冷冻疗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2(4):748.

[6] 尹辛成,张 翔,赵 凯.加压冷疗治疗膝关节镜术后膝部肿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8):55-56.

猜你喜欢
支具肌腱关节镜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进展*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