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心肌炎48例临床分析

2013-08-15 00:42侯春梅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1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肌酸激酶心肌炎

侯春梅

(本文编辑:张仲书)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及肠道病毒71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内婴幼儿,好发于夏秋季,病程在1周左右,若合并病毒性心肌炎、无菌性脑炎或肺水肿等,则病程长,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0-2012年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38例,其中合并病毒性心肌炎48例,现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38例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1],48 例病毒性心肌炎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男27例,女21例;发病最大年龄10岁,最小年龄5个月;其中5个月~1岁1例(2.1%),2~3岁16例(33.3%),4~7岁24例(50.0%),7岁以上7例(14.6%)。

1.2 临床表现 患儿口腔、肛周、手足掌面及指趾间可见米粒至黄豆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珠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并伴有乏力、心悸、胸闷、喜叹气、发热、流涎、咳嗽、腹泻及肝脾肿大等。

1.3 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 14例(29.2%)各导联ST段下移,29例(60.4%)T波低平或倒置,6例(12.5%)Ⅱ、Ⅲ、avF导联 ST段上移 0.5cm,23例(47.9%)心动过速,4例(8.3%)心动过缓,5例(10.4%)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4.1%)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空腹静脉血心肌酶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型)异常率86.3%,乳酸脱氢酶异常率79.6%,α-羟丁酸脱氢酶异常率57.2%,肌酸激酶异常率64.7%。

1.4 治疗 治疗以抗病毒,营养心肌为主,结合对症、支持疗法等予综合治疗。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能量合剂、1.6-二磷酸果糖、丹参滴注液(或参麦注射液),肌肉注射干扰素,辅以稳心颗粒、维生素E口服,补充热量及电解质。对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早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免疫损伤和细胞毒性作用[3]。除1例于入院12 h后病情加重转院外,其余病例均在入院10~29 d治愈出院,均符合以下治愈标准:①临床症状消失;②不发生任何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③心电图及心肌酶恢复正常;④能参加同龄人的正常活动。

2 讨论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及四肢末端水痘样皮疹,好发于5岁以内婴幼儿,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能够引起HFMD的病毒很多,但主要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其中肠道病毒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是引起HFMD的最主要两种病原。这两种病毒引起的HFMD临床症状很相似,难以区分,但由EV71引起的HFMD会进一步发展为无菌性脑膜炎,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4]。CoxA16和EV71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也可由被污染的食物经口感染。感染病毒经1周左右潜伏期在肠壁细胞中增殖,进入血液后在易被压迫的部位如手、足血流中游离出来,在这些部位的细胞中增殖并引起病变[5]。同时病毒经血流入心肌,破坏了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使心肌酶释放入血。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极低,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大量释放入血,故对判断心肌损害有高度特异性[6],可提示心肌炎的诊断和愈后,因此对HFMD的患儿应早期观测心肌酶及心电图的改变,避免疾病发展病危及生命。

[1]刘湘云.肠道病毒感染[M]//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02-810.

[2]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3]李高元,姜俊杰,刘争建,等.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治1例[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1):31.

[4]朱 冰,钟家禹,夏慧敏,等.2008年广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2):127-130.

[5]牛录清,董晓君,董 伟.一起手足口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0,16(3):219.

[6]李爱敏,孙洪亮,于慧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8):464.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肌酸激酶心肌炎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