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柳永词的雅和俗

2013-08-15 00:54吴慧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歌妓柳永词作

吴慧敏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晋中 030600)

一、柳永词的整体风格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柳永出生在世代为儒的家庭,本身就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却由于年轻时时运不济、仕途坎坷而流落于秦楼楚馆和烟花柳巷,接触了大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因此他前期的词作以“俗词”为主,然而对于一个无法彻底摆脱封建思想的文人来说哦,步入仕途才是人生正道,因此,当柳永在47岁考中进士之后,开始转向“雅词”的写作。但是无论是他通俗易懂、旖旎近情的俗词还是文采风流、清劲奇丽的雅词,均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我们就来探讨柳永词作风格的形成原因。

(一)柳永“俗词”的形成原因分析

1.深受民间词“以俗为美”观念的影响。盛唐时期经济发达,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以及教育的推广,使得符合小众审美要求和情趣的民间词迅速发展,但是到了宋代以后,民间词却开始逐渐被文人词取代,而柳永就是在“文人雅词方兴未艾、民间俗词濒于断绝”的时候,吸取民间词“以俗为美”的创作理念,在文人词成为时尚的时代独树一帜,成就了自己的辉煌。

2.坎坷沧桑的人生经历的影响。柳永坎坷沧桑的人生经历在他的词作中一览无余,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柳永在青少年时期热衷于功名,渴望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但是却屡试不第,深受打击的柳永变创作了一曲《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来抒发自己的抑郁,却因此得罪了好雅词的仁宗皇帝:“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而断绝仕途。于是,柳永开始以填词为业流连于花街柳巷、秦楼楚馆,思想上从高雅含蓄的高层骤然滑落到世俗直白的底层导致柳永并产生逆反心理,开始了“俗词”的创作。他的词题材都源于民间,并且为了迎合市民口味,或多或少都沾染上了“市井之气”。

3.当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北宋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城市博兴,妓馆歌楼也迅速兴起,既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场所,也大大拓展了文人的创作空间。

(二)柳永词由“俗”入“雅”的原因分析

1.深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柳永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儒的书香门第,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教育,封建思想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就算他曾经落第、历经坎坷,在他看来“学而优则仕”依然是读书人的最终理想,在他的骨子里本就潜伏着“雅”的一面。家庭环境已经造就了他崇尚儒学的内在人生理想和科举从仕的外在价值取向。所以,当他中年入仕之后便开始更倾向于“雅词”的写作。

2.深受入仕经历的影响。柳永在中年考取进士之后便结束流浪生活步入了仕途,住进官邸之后的柳永远离了“俗词”的取材基地,自由而世俗的生活被官僚严谨规律的生活所取代,他的词作取材也自然而然转向了目前的生活环境。

3.深受官僚纪律的制约。按照宋朝的官僚制度,入朝为官者是禁止进入民间妓院的,虽然有官妓,但是官员是不可以与其有任何关系的,否则就会被弹劾和处分,因此,为了保住功名,晚年的柳永不得不改变年轻时的生活作风和习惯,逐渐远离风月场所,寄情于山水之间,开始了符合官场趣味的“雅词”的创作。

二、柳永“俗词”鉴赏

(一)柳永“俗词”的特点分析

1.内容俗。柳永在俗词的创作上,一改文人辞藻华丽、含蓄内敛的审美情趣,奉行“以俗为美”的创作理念,以汴梁底层秦楼楚馆、花街柳巷的生活作为创作取材背景,以世俗的男欢女爱作为创作题材,对社会底层的平民、歌妓的生活进行了真实细腻的展现。

2.语言俗。柳永在俗词的语言运用上一改文人词高雅华丽的语言风格,将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俗语和市井俚语大量充分运用到俗词创作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迎合了大量市民的口味,被广泛传唱,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词人。例如《昼夜乐》“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初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处,更别又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晔攒眉千度”中的“恁地”一词,又如《定风波》“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中的“无那”一词,这两个俚语在柳永的词作中多次出现。

3.表达方式俗。柳永的词在表达方式上的“俗”有两点,其一是语言直白简单、通俗易懂,善于使用民间俗语、口语和俚语;其二是在叙述方式上,为了迎合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水平,创造性的使用了白描和铺叙的手法,以感情为主线,层层展开、步步深入,使得词作更加能够被大众接受和理解。

(二)柳永“俗词”的主要类别

1.歌咏世俗爱情,抒发男思女怨。柳永善于将他身边人物的爱情故事和男思女怨运用大胆细腻的笔调刻画出来。在他的词中,既有渴望真爱并且大胆主动追求真爱的奇女子,例如《定风波》中“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捻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也有埋怨思念负约不归情郎的闺中怨妇世俗女子,例如《锦堂春》;还有失恋后愁苦寂寞的痴情女子,例如《昼夜乐》中的“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2.描写男欢女爱。在柳永的词作中,有许多非常大胆露骨,对男欢女爱的场景进行赤裸裸地描写和刻画的作品。这是在诗词历史上不多见的一类词作,即使前人曾经写作这类所谓的“淫词艳作”,例如和凝的《临江仙》:“披袍地红宫锦,莺语时啭轻音。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步摇金。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但是与柳永的此类词作相比,就明显含蓄得多,而柳永则在此类词作中进行非常细腻入微的铺叙描写,导致引起许多文人雅士的批判和责难。根据李调原《村语词话》评说:“柳永淫词,莫逾于菊花新一阙。”我们就以这首《菊花新》为例,对其进行简要分析:“欲掩香帏论缱绻,先敛双蛾愁夜短,催促少年郎,先去睡鸳衾图暖。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意无限,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这首词从始至终都忠实贯彻写实的态度,将男欢女爱的场景进行了非常露骨的描写,甚至将男女调情的场面:“留取帐前灯,时时待看伊娇面”进行了深入细腻的特写。

3.刻画歌妓娼女。由于早年的柳永长期流连于花街柳巷,对歌妓娼女的生活了如指掌,并且能够放下成见,将她们视作知己朋友,毫不轻视,因此也更能够深入真实的了解她们的迫不得已和辛酸苦楚,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刻画歌妓娼女的佳作。其一是刻画歌妓娼女的美丽容颜,例如《小镇西》中“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对其笑靥的描写,《两同心》中“嫩脸修蛾,淡匀轻扫”对其蛾眉的描写,《红窗听》中“如削肌肤红玉莹”对其肌肤的描写,《昼夜乐》中“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圆搓素颈”对其眼睛和脖子的描写等等,都形象了描绘出了这些女子的美丽;二是描写歌妓娼女的细腻情感,柳永与这些女子结交,更是将这些同样命运坎坷当做自己的知己和天涯沦落人,因此,能够深切她们生活的艰辛,也乐意为她们吐露和纾解心中的悲哀苦楚。例如《锦堂春》中“坠髻慵梳,愁蛾嫩画,心绪是事阑珊。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认得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闲。把芳容整顿,恁地轻孤,争忍心安”,又如《隔帘听》中“隔帘听,赢得断肠多少。恁烦恼。除非共伊知道”等将女子的心情刻画的细腻而真实。三是描写歌妓娼女歌舞的曼妙,柳永的词不仅能够大力称赞她们歌声的动听和舞姿的曼妙,还能够将她们的名字巧妙的嵌在词中,并且能够让这些得到柳永填词的歌妓娼女身价倍增。例如《柳腰轻》中“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朝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顾香砌。”不仅点出“英英”的名字,还细腻的描绘出了“英英”的身材好和舞姿。四是赞颂歌妓娼女的文采,古代的歌妓娼女中不乏才情出众者,不仅能歌善舞,更是书法、写诗填词信手拈来。因此,在柳永的词中,也有赞誉她们才情的作品。例如《凤衔杯》中“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

三、柳永“雅词”鉴赏

(一)柳永“雅词”的特点分析

1.语言雅致。柳永词作的语言可以说是两极分化,俗词是“俗”之至,雅词是“雅”之至。柳永在雅词的创作上,十分注意语言的运用,他善于提炼凝练华丽的书面语言,并且能够将前人的诗句不漏痕迹的化用到自己的词作中,例如他的《八声甘州》中有一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则化用于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中的“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柳永这种化用和改写的手法对词坛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2.意境雅致。首先,柳永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点染”手法合理运用到词的写作中,融情入景、以景“染”情,例如他的著名作品《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就是融情于景的佳作。柳永还巧妙地将工笔画的刻画手法引进到词的创作中,在他的笔下,四季美景、山水花鸟都生动形象、美丽如画。例如《满江红》中“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便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壮观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了世人眼前。

3.情感雅致。柳永的词大多是情景结合、借景抒情,或是哀婉动人的爱情,或是情真意切的友情、或是动人心弦的情亲,或是忧伤压抑的离别之情,或是对人生对前途的迷茫失落之情……不管是哪种情感,在柳永的笔下,都被描绘的美好动人。

(二)柳永“雅词”的主要类别

1.歌颂大都市的壮丽繁华。柳永的足迹遍及全国,因此在他的笔下,有许多描绘宋朝大都市的佳作,有“万家绿水朱楼”的苏州;有“酒台花径仍存,凤萧依旧月中闻”的扬州;有“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的成都;有“万家绿水朱楼”的苏州……在他形象生动的词作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社会安定、百姓安康、经济发达、歌舞升平的宋朝。其中最著名的描绘都市的词作就是《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诗运用华丽的辞藻、细腻的描绘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繁华美丽的三吴大都市。

2.描写异地风光抒发羁旅情怀。柳永暮年坎坷,辗转于各地,大部分的光阴都是在羁旅中度过,这时的词作不同于年轻时的风花雪月,以描绘异地风光、抒发壮怀激烈的漂泊之情、感怀身世为主。例如《竹马子》、《浪淘沙慢》、《戚氏》、《迷神引》、《曲玉管》、《夜半乐》等。在这些作品中,充满了萧瑟悲凉的情感,表达了羁旅行役的艰辛与孤独。我们以《戚氏》为例: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鸣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这首词是柳永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词作以时间为线索,描写傍晚到次日凌晨的景致和情感。融情于景,孤独的柳永感觉“晚秋萧瑟,驿馆冷清”,不由得追忆往事导致终夜无眠,将柳永独自走在羁旅旅途中的孤寂悲凉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深切感人。

四、结 语

综观柳永词作,有的通俗易懂、简单直白;有的文采风流、清劲奇丽,有的雅俗兼具、独具一格……但无论是雅词或俗词,均留给后人无限遐想,更是对后世文坛影响深远。

[1]唐圭璋,潘君昭.论柳永词.词学研究论文集(1949—1979)[M].上海古藉出版社,1982,277~295.

[2]叶嘉莹.柳永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5.

[3]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详注及集评[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4]谢桃坊.柳永[M].上海古藉出版社,1986.

[5]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柳永词详注及集评[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6][日]村上哲见.唐五代北宋词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歌妓柳永词作
柳永·望海潮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从“柳三变”到“柳永”
近二十年歌妓与唐宋词关系研究述评
浅谈柳永词中的新女性形象
唐代歌妓与唐诗传播的联系
更 正
论柳永词的“俗”文化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