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8-15 00:54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教育者载体对象

穆 宁

(西安政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促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分析它在现实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对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首先应该弄清楚其概念、特征和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概念

载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为“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1]。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其含义也不尽相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2]。

传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为“传播媒介”[1]。它有传统传媒和现代传媒之分。传统传媒是指在时间上产生了很久的媒介,如广播、电视等。反之,现代传媒是指刚出现的新媒介,主要以网络、多媒体等信息传播新技术为依托[3]。

综合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传媒的概念,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者依托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传媒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从而有效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一种物质形态及其运动过程[2]。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除了具有载体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信息量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不受版面的限制,也不受播出时段的限制,可以在任意时段传播大量的信息,信息内容涵盖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2.兼容性。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兼容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多种优势,既能够向人们传递各种各样的文字信息,又能够向人们传递逼真的动画和清晰的声音。总之传播的信息是声色俱全、图文并茂。

3.交互性。教育者可以通过现代传媒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这些信息并通过现代传媒载体进行反馈,与教育者实现对话与交流。

4.便捷性。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传播信息和更新信息的速度非常快,瞬间就可以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教育对象在瞬间可以获得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5.共享性。在现代传媒载体的传播的信息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排他性地占有。只要有网络的相关设备,人们随时都可以共同享有和使用现代传媒载体提供的信息资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多角度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从现代传媒载体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方面独有的特征的角度,对其功能进行一个简要的论述。

1.能够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方便、快捷、信息共享等特点。只要具备相关的设备,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教育对象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能够平等地享有、自由地交流讨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这种特性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大面积范围内传播,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2.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具有兼容性特征,集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于一体,可以使教育内容由静态转化为动态,使原本枯燥的教育理论变得直观、形象、逼真、可感,这容易引发教育对象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教育对象在如此生动的教育情境下,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将其正确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3.能够提升教育对象精神生活的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具有信息容量大的特征,通过现代传媒,教育对象可以不出门就了解各种信息,开阔眼界:如可以“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体验祖国山川的魅力;可以品读经典的诗歌、优美的散文等文学作品,从中获得精神放松[4]。这些信息的传播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对象的精神生活,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对象的精神生活品质。

4.能够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与社会环境的状况密切相关。思想政治现代传媒载体通过宣传党的政策和理论、宣传先进人物和事件,能够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表彰,什么样的行为会被社会唾弃,自觉地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由此达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现代传媒载体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找出这些问题并认真分析其原因,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少社会条件的支撑

首先,缺少相应的技术环境。当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成熟,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率还不高,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多数人都没有能力购买网络信息设备,这无疑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建设构成阻碍。

其次,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具体表现在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没有明确的监督结构,也没有指定相关的实施形式和标准。

再次,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现代传媒载体具有信息传播量大、便捷、共享的特点,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垃圾信息,载体建设时应该在这方面设立一些法律保障。但现实的情况是,这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此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运行、管理和监督等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进行规范和指导。

2.部分教育者对其使用热情不高

当前,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现代传媒载体的使用热情不高:有的认为现代传媒技术的使用太花时间,比如进行多媒体技术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就要花费部分休闲时间去寻找教学资料;有的认为现代传媒载体图画、音频和视频效果会过多的吸引教育对象的注意力,不利于知识点的传授;有的因为自己掌握的现代传媒技术不足而拒绝使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正常运行。

3.教育对象没有完全接纳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价值最终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接受而体现出来的。有关调查显示,当前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教育对象的点击率并不尽如意,学校设立的电子阅览室,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电子期刊的浏览次数也较少,更多的人还是习惯性地采用纸质期刊读本。由此可见,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现代传媒载体还未完全接纳。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部分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缺乏相应的技术和法律支撑,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导致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是部分领导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观念是行动的先动,领导没有重视现代传媒载体的观念,就不能充分地认识到现代传媒载体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巨大作用;就不能认识到统一规划和管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顺利运行的重要意义;就不能意识到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规范化建设的意义。总而言之,政府没有重视这些问题,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建设。

2.部分教育者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素质不够

当前,之所以会出现部分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使用的热情不高,主要原因是部分教育者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素质不够。一方面,他们在观念上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建设既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需要,也是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他们在能力上也不具备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素质。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改进教学,不知道如何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提升自我。

3.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认识不够

当前,部分教育对象没有完全接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主要原因是因为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认识不够,在观念上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作用,没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问题的自觉意识。因此,在获取信息的时候,有的表现为不能够主动地去获取现代传媒载体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利用。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的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存在的问题,应该从政府、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三个方面着力进行。

(一)增强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

任何载体的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建设也是如此。政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首先,应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的必要物质保障。具体来说,可以加大投入,开设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感染力;改变部分地区网络实施不健全的落后状况,尽力让全民都享受到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现代传媒载体建设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为实践运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内涵、特点和功能;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运行模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运行的内在规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运行的评价体系等等。

第三,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法律体系。当前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的滞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正常运行,因此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势在必行。首先,建立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即从立法上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组织和管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工作机构的职能。其次,建立保障载体建设安全方面的法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制定相关的安全法,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的安全。

(二)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运用主体。提高教育者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素质,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建设的重要条件。

首先,加强宣传教育。一定的宣传教育会形成积极强大的“舆论场”,使广大群众都受到教育。国家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舆论场”的优势,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功能、特点、运行方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使教育者深刻领会现代传媒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作用,了解相关的运用要求,以此培养教育者的现代传媒意识,消除怀疑和抵抗的态度。

其次,加强素质培训。素质培训的内容包括:其一,意识培训。教育者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具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了解它,使用它。因此,对教育者进行意识培训是培训的重要内容,目的是要让教育者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需要,是提升自己的需要。其二,能力培训。一方方面提高教育者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教育者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发展自己的能力。

(三)提高教育对象的素质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素质,即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素养[3]。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提高意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传媒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者应该让教育对象充分认识到现代传媒的优势,提高利用现代传媒载体来解决身边问题的自觉性。其二,传授知识。一定的知识储备是使用现代传媒载体的基础。教育者应该向教育对象传授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相关知识,使教育对象能够自觉区分垃圾信息和健康信息的差别,从中获取知识营养。其三,传授方法和技能。教育对象只有掌握了使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方法和技能,才能使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从中获得运用现代传媒载体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激发主动探索新技巧的欲望[5]。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赖雪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8.

[4]饶宁华,赖雪梅.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载体的基本形态及其功能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育者载体对象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