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型农民工英语培训论略

2013-08-15 00:46赵玉珍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劳务输出用语农民工

赵玉珍

(河北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一、引言

外向型农民工对我国的发展意义重大。不断扩大外向型农民工的输出规模,有利于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可以为我国赚取外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世界银行研究显示,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外输出移民的数量每增长10%,贫困人口可减少2%。因此,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各种办法鼓励劳动力输出。[1]

目前,我国劳务输出的规模还很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资料表明,我国合法境外流动就业人口总量还不足国际市场份额的1%。[2]而且这个数字当中只有一部分是农民工,这与我国离开家乡务工的农民工超过1.5亿这个数字相比极不协调,也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我国必须扩大劳务输出,尤其是农民工劳务输出的规模。而要想扩大外向型农民工输出的规模,就必须对他们进行英语培训,以减少语言不通带来的障碍。

二、外向型农民工英语培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农民工语言水平

当前农民工仍是一个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指出,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3]如此低的受教育程度,其英语水平可想而知,大多数农民工显然不具备英语日常交际能力,这势必影响他们在国外的工作,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我国农民工的劳务输出。要想提高外向型农民工的英语水平,使其具备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唯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对其进行英语培训。

(二)有利于增强农民工竞争能力

在如今的国际劳动力市场上,单凭有力气、能吃苦这两点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拥有一技之长之外,还要懂外语,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有的不懂英语,有的只懂一点英语。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是外向型农民工必须掌握的外语。对于外向型农民工来说,只有通过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对外向型农民工进行英语培训比技术培训更重要。

比如,菲律宾之所以成为亚洲最成功的劳务输出国,与其将英语作为通用语,普及英语教学是分不开的,菲律宾的劳务输出人员均能用英语交流。而像我国这样英语非母语、英语教育相对较为薄弱的国家,语言在劳务输出上是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4]我国外向型农民工因英语水平差,工资与其他国家劳工相比较低。许多国家甚至规定,工作语言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外国人,不能从事某些职业。有资料显示,语言是阻碍我国劳务进入加拿大的最大障碍,近年来只有极少量的我国厨师和家庭服务员通过招收外国劳务的渠道到加拿大工作。[5]因此,要想提高我国外向型农民工在国际劳务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英语培训。

三、外向型农民工英语培训策略

谈到农民工培训,不管是针对国内就业市场还是国际劳务市场,都必然要谈到谁来为培训出资,谁来负责以及怎样培训的问题,外向型农民工的英语培训也是如此。

(一)培训资金

根据约翰·斯通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谁受益谁负担。因此在对外向型农民工的英语培训中,受益的各方都应承担一定的培训成本,即国家、农民工所在单位、农民工自身需要共同分担培训成本。这一点仅适用于农民工所在企业输出农民工,比如随项目或工程输出的农民工。对于非单位自身输出农民工,比如通过中介机构输出的农民工来说,让其所在单位分担培训成本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对外向型农民工的培训是在他们出国之前进行的。因此培训成本的分担就落在了国家和个人两者身上。就目前状况来看,现实可行的办法只可能是国家分担大部分费用,农民工个人分担小部分费用,比如国家分担70%-100%的费用,个人分担不超过30%的费用。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国家把对外向型农民工的英语培训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承担全部培训费用,对其进行免费培训。首先,农民工对培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加上农民工群体是个收入很低的群体,他们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往一个陌生的国度就是为了挣钱,结果还未挣钱就要先花钱,这显然会打击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其次,虽然农民工是培训的直接受益者,但他们经培训提高了技能和素质,输出到国外可以为国家赚取更多外汇,返回到国内也可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最终都是国家受益。因此,国家理应承担起外向型农民工英语培训的责任。再次,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农民工享受不到与城市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导致他们受教育水平不高,这本身对他们就是不公平的。国家担负农民工培训成本,也算是对农民工所受“最大不公平”的一点弥补。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国家承担大部分培训费用都义不容辞。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于社会力量捐助,以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二)政府、企业、社会机构各司其职

1.政府。外向型农民工英语培训作为民生工程,政府应担当起领导者、决策者、管理者、宣传者、监督者的角色。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培训政策,负责培训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高效的外向型境外就业培训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应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农民工培训信息。目前来看,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许多农民工根本不知道政府组织实施的各种农民工培训工程,更不用说优惠政策、培训项目、培训地点等详细信息了。因此,政府应该针对农民工的特点采取多种宣传措施,建立健全境外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参加英语培训的农民工更好地就业,以提高农民工参加英语培训的积极性。

2.企业。如前所述,对于企业单位组织输出的自己单位的农民工的英语培训,需要企业负担一部分培训费用,因为企业自身也是直接受益者。企业可以自行组织对其输出的农民工进行英语培训,因为它们对员工情况更清楚,小规模组织起来更容易,可以就地从本单位挑选师资对其培训,而且可以针对其劳务输出的目的对其员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训。而对于那些非企业输出农民工,只能通过社会机构对其进行英语培训。

3.社会机构。社会机构主要承担直接对外向型农民工进行英语培训的职责。此处所说的社会机构主要指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专技校、农民工培训学校等。如果是企业自行输出农民工,可以自行培训,也可以与当地院校联合培训。为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节省培训成本,笔者建议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中专技校等的场地和英语师资开展外向型农民工英语培训,这样既可以节省培训成本,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学校的资源,还可以为这些机构创收,一举多得。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不应专门设立农民工培训学校。因为建立农民工培训学校,需要有场地、教室、设备、师资、管理人员等,成本过高。对于承担农民工英语培训的学校资质和培训标准,应对其进行质量监管,对于那些对农民工英语培训应付了事和虚假培训的学校,应取消其培训资格。培训机构应确保其师资质量,对农民工的英语培训要有针对性,并考虑他们对上课时间的要求,遵循成人教育规律和特点,办好对外向型农民工的英语培训。

(三)培训方法

外向型农民工英语培训必须以需求为导向,要牢记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在国外就业时能够减少语言不通所带来的障碍。因此,培训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在培训方法上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根据农民工英语水平分班。比如,可按照英语零基础、小学毕业水平、初中毕业水平、高中水平及以上分别分班学习,这样既方便农民工学习也方便教师教学。对于英语达到高中水平及以上的农民工,由于他们已具备了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可以不参加日常交际用语方面的培训,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与其工作直接相关的专业方面的英语培训。其二,与专业人员联合。农民工英语日常交际用语教材可由英语专业的教师编写,与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英语行业用语教材必须由各行业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懂英语的技师和专家进行编写。因为英语专业的教师虽然懂英语,却未必熟知各行业的专业术语,而行业内的专业人员如专家、工程师、经理、技师等很清楚对外向型农民工最需要培训的、最常用的行业专业用语是哪些,这样可以使教材更专业、规范,保证教材的质量。

对外向型农民工的英语培训教学工作要由懂英语的行业专业人员来担任,因为普通英语教师虽然认识行业专业用语的单词,但是却并不了解这些术语的真正含义,因此既无法讲得有针对性,也无法讲得有趣,难以保证教学质量。而行业专业人员却可以根据工作经验讲一些实际案例,这样既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又可以让他们学到实际工作技能,还能够使讲课变得生动有趣。如果缺乏这样的师资,可以聘请专业人员和英语专业教师联合培训,即由英语教师教英语,由专业人员用汉语讲解专业术语的含义及案例,这样可以使学员既学到英语,又学到专业技能知识。

(四)培训内容

既要对外向型农民工培训日常交际用语,使他们能够在国外与人进行基本的交流,又要根据劳务输出的目的对他们进行与所从事工作紧密相关的基本专业用语培训,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与他人进行专业方面的基本交流。

1.日常交际用语。对于外向型农民工来说,不管他们出国从事什么工作,具备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国外的生活。对他们进行日常交际用语的培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材。教材的选用是开展英语培训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查阅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系列农民工培训教材,一共有10个类别共202本教材,但其中没有一本外语培训教材。[6]这充分说明我国对外向型农民工语言培训重视不够,培训教材都是针对国内就业农民工的。因此相关部门应组织编写针对外向型农民工的英语培训教材。教材应包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如购物、吃饭、乘车、问路、租房、看病、办理银行业务等,并着重强化他们的听说能力。此外,还应针对农民工的接受能力,使英语教材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教材在使用后还应搜集农民工的反馈意见,并加以修订。

2.行业用语。英语行业用语的培训不同于日常交际用语的培训。后者是为了减少日常生活中语言不通带来的不便,而前者是为了减少工作中语言不通造成的障碍。对于日常用语培训来说,可以把从事不同行业的人集中在一起培训,而对于行业用语来说,则要相同行业的人集中在一起培训。因此行业用语的培训要根据从事行业分类培训。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让从事不同行业工作的人在一起培训行业用语是不现实的。外向型农民工一般在出国前都已经联系好了工作岗位,因此其劳务输出是有明确目的的,这也给英语培训提供了方便,即培训可以根据其从事的工作实施分类培训,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农民工的英语行业用语培训不宜过深、过难,要选取那些最常用的、与工作关系最密切的行业用语进行培训。比如,对于护工要培训一些表示身体部位、常见疾病和疼痛、气短等方面表示感觉的用语;对于建筑工人则要培训一些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尺寸等方面的用语。

总之,对外向型农民工的英语培训要针对他们的需求、受教育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开展,并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要求,以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也可以与国外雇主联系,按照需求对农民工进行对口培训,使他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雇主的要求。

[1]肖 黎,谭忠真.制约我国劳务输出的障碍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7(27):31-32.

[2]中国劳务输出资科汇编[EB/OL].http://www.vsedu.com.cn/8fafa/index169.html.

[3]刘奉越.农民工培训的障碍因素及对策分析[J].成人教育,2009(2):4-6.

[4]许 陆.职业培训与对外劳务输出[J].现代商业,2008(14):277.

[5]加拿大劳务市场及劳务政策[EB/OL].http://www.chuguo.cn/news/45872.xhtml,2005-08-25.

[6]农民工培训教材[EB/OL].http://www.class.com.cn/zt/dqpx/index.html.

猜你喜欢
劳务输出用语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劳务输出 职业农民 有序分流劳力 促进乡村振兴
山西临猗:开展订单式培训 打造劳务输出品牌
劳务输出导向:民族地区职教扶贫模式的理性审视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礼貌用语大家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