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在老年人群诊断2型糖尿病标准的意义

2013-08-22 12:08王伟超任巧华刘素波刘宽芝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切点筛查检出率

王伟超 张 洁 任巧华 刘素波 孙 雪 刘宽芝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只检测一次空腹血糖(FPG)会使相当一部分早期糖尿病(DM)患者漏诊,存在一定缺陷〔1〕。作为目前DM诊断金标准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因其检测耗时、多次采血、早期DM患者检测结果重复性差,依从性欠佳〔2〕。老年人脏器功能均不及年轻人,OGTT的耐受性较差。与OGTT试验相比较,HbA1c检测具有测量简便,变异性小等优点。HbA1c作为监测血糖水平长期而稳定的指标,对DM筛选、诊断、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诸多学者提出将 HbA1c作为 DM的诊断标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曾提出最新的DM诊断标准,将HbA1c≥6.5% 纳入其中〔3〕。但这一标准是否适合所有人群值得商榷,尤其是老年人群,目前国内外尚缺乏足够的流行病学资料,本文通过老年人群DM筛查结果分析,进一步了解在老年人群中HbA1c诊断DM的理想切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4~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石家庄市9个社区,居住5年以上年龄≥60岁的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1 220例。入选标准:①年龄≥60岁,无急性感染等应急状况;②既往未进行过OGTT检查,未诊断过DM或糖耐量异常;③未进行过生活方式干预及降糖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既往已诊断DM患者;②严重精神和(或)神经疾病患者;③慢性肾脏疾病患者;④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⑤贫血和血液病患者;⑥患有影响血糖的各种疾病(如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等);⑦妊娠期妇女;⑧1个月内有心脑等急性大血管并发症与感染性疾病,近期有手术、外伤史者;⑨资料不全者。共排除已诊断DM患者103例,其他排除标准排除179例。共纳入938例,其中男308例,女630例,年龄60~92岁,平均(68.9±8.6)岁。

1.2 研究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隔夜禁食10~12 h,于清晨空腹(8~10点)状态下进食82.5 g葡萄糖粉(含一个水分子)行OGTT试验,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服糖后2 h血糖(2 h-PG)及HbA1c。血糖检测采用己糖激酶法,用美国Beckman coulter UniCel DxC 800 Synchron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HbA1c检测采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用日本Tosoh HLC-723 G7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本实验室参加国家HbA1c质控系统,并获得合格证书)。正常范围是4.1% ~6.5%。

1.3 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4〕:FPG≥7.0 mmol/L 和(或)餐后 2 h 血糖(2 h-PG)≥11.1 mmol/L诊断为糖尿病(DM);FPG<6.1 mmol/L且2 h-PG<7.8 mmol/L为NGT;FPG<6.1 mmol/L且7.8 mmol/L≤2 h-PG<11.1 mmol/L为IGT;6.1 mmol/L≤FPG<7 mmol/L且2 h-PG<7.8 mmol/L为IFG;IGT、IFG、IGT+IFG合称糖调节受损(IGR)。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使用SPSS17.0软件。①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②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得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及约登指数(YI)。YI计算公式为: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1。③计算不同切点HbA1c的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其中,+LR=敏感度/(1-特异度);-LR=(1-敏感度)/特异度。④以在DM患者中计算得到数值最大的YI相应的HbA1c为最佳理想诊断切点。比较此切点HbA1c与WHO推荐的OGTT诊断标准,对受试人群DM诊断率的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平均HbA1c水平由低到高排位分别为:NGT<IGT<IFG<IFG+IGT<NDDM。见表1。总体人群DM检出率为25.4%(NDDM占22.2%),IGR检出率为30.9%。

2.2 HbA1c用于诊断诊断DM的相关临界点 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HbA1c与诊断DM相关的临界点为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8%和95.8%,曲线下面积为0.860(95%CI 0.832~0.898)。见表2。

表1 不同糖代谢状态的血糖和HbA1c水平(x±s)

表2 不同HbA1c(%)切点对DM的诊断价值

2.3 比较WHO诊断标准以及HbA1c≥6.2%对于DM筛查的诊断率差别 见表3。将HbA1c诊断DM最佳的理想定位6.2%,由此得到HbA1c诊断DM与OGTT结果的符合率为77.5%,不相符率为22.5%,其中有17.1%的受试人群HbA1c≥6.2%,但根据OGTT试验结果不能诊断DM;有5.4%的患者根据OGTT试验结果符合DM诊断,但HbA1c<6.2%。

2.4 不同 HbA1c诊断切点间预测值比较 见表4,表5。HbA1c为6.2%时,+LR 16.62,-LR 0.32,+PV 75.3%,-PV 78.1%;HbA1c为 6.3% 时,+LR 21.89,-LR 0.40,+PV 88.7%,-PV 76.5%;HbA1c为 6.4%时,+LR 34.33,-LR 0.39,+PV 91.6%,-PV 75.3%;HbA1c为 6.5% 时,+LR 54.91,-LR 0.40,+PV 92.2%,-PV 72.0%。

表3 WHO诊断标准与HbA1c诊断标准比较〔n(%)〕

表4 不同HbA1c(%)切点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比较

表5 不同HbA1c(%)切点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比较

3 讨论

预计2025年全球DM患者将增至3亿,且主要在发展中国家〔5〕。2010 年报道〔6〕,我国成年男女(≥20 岁)2 型 DM(T2DM)的患病率高达9.7%,患病人数达9 240万,其中60.7%尚未得到诊断,此外还有1.482亿为 DM前期人群(15.5%)。对于老年人群来说,老年DM包括60岁以后发生的DM和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到60岁以后者,绝大多数为T2DM〔7〕。据估计,我国现有DM患者中老年DM患者占40%左右〔8,9〕。

本研究中石家庄市9社区老年人群DM检出率为25.4%(NDDM占22.2%),IGR检出率为30.9%,均高于国内一般人群的发病率〔6〕,但与国内其他中老年人群T2DM发病率调查较为相似〔8〕。据此可推测老年人群的糖耐量较年轻人群减低,应当是DM防治及慢性并发症筛查的重点人群。该地区老年人群DM检出率高,尤其是新诊断的DM检出率高,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该地区老年人群对DM的早期筛查重视不够,DM健康教育仍有很大的空间。早期筛查和诊断糖尿病,不仅可以发现DM早期潜在的视网膜病变、微量白蛋白尿及周围神经病变等,还可以预测与防治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发生〔10~12〕。

多年来,国际上均采用血糖作为DM的筛查和诊断标准。然而,FPG、随机血糖(RPG)以及OGTT等只能反映即时的血糖水平,且受许多因素影响,易导致误诊和漏诊。HbA1c可反映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其测量方便,变异性小〔13〕,更多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倾向于使用HbA1c作为诊断DM标准之一。2009年由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联合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建议〔1,3〕,HbA1c≥6.5%作为 DM 与非 DM 的分界值,但 HbA1c具有种族、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14〕,至今在全世界尚未有统一的诊断标准。Buell等〔15〕和 Nakagami等〔16〕对美国和日本较大样本人群分析证实,以HbA1c为诊断DM的指标,其切点分别为5.8%和5.6%,相应的敏感性分别为86%和56.5%,特异性分别为92%和95.1%。国内有学者证实〔17,18〕,以OGTT诊断的DM状态相关的HbA1c分别为6.2%和6.3%,与本研究结果类似。但本研究仅着眼于老年人群。

YI值于-1~1之间变动,其值愈大,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愈好。本研究发现当诊断切点分别选择为5.9% ~6.5%,其YI值比较接近。以6.2%为切点时得到的YI值最大为0.656,说明以HbA1c≥6.2%为诊断切点筛查DM有较好的真实性。应用ROC曲线得到的阳性切点值,以HbA1c≥6.2%与OGTT试验的DM诊断标准比较受试人群DM诊断率差异,发现两者的一致性为77.5%,拥有较好的契合度。即以HbA1c为6.2%做切点,诊断DM的真阳性率与真阴性率之和为77.5%。对于HbA1c≥6.2%的人群,大约50%可由OGTT试验确诊DM,HbA1c有更高的敏感度,可以现象若以HbA1c≥6.2%联合OGTT试验将得到更好的DM诊断。HbA1c≤6.2%的人群中仅有8%的漏诊率,即92%的人群可以免做OGTT试验。

除拥有较好的YI值外,诊断试验切点的确立还必须拥有较好的预测意义,即必须同时拥有较好的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其中,+LR越高说明诊断的阳性率越高,一般认为+LR≥10则预示试验有高的诊断价值。而-LR越小说明诊断的价值越高。+PV代表阳性结果中真正患病的比例,-PV表示阴性结果中真正未患病的比例,理想指标的+PV及-PV值均偏高。比较后,我们发现当诊断切点分别选择为6.2% ~6.5%时,其+LR均大于10,提示上述区间作为诊断试验的切点,有一定意义,但是只有6.2%为切点时其-LR最小,说明6.2%作为诊断切点更合适。同样的当诊断切点分别选择为6.2%~6.5%时,我们发现+PV逐渐升高,-PV逐渐减低。只有当HbA1c取6.2%才同时具有较好的+PV和-PV,即当HbA1c取6.2%时,误诊和漏诊的比率最小。

综上,HbA1c≥6.2%,可以作为诊断DM的筛查标准之一。但HbA1c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①所有血红蛋白异常的患者不能采用HbA1c测定来诊断糖尿病,如血红蛋白亚型HbS、HbC、HbF、HbE等会干扰HbA1c检测。当然,目前许多检测方法已可对大部分常见血红蛋白亚型进行校正,已可采用不受血红蛋白亚型影响的试剂。②任何改变红细胞寿命的因素(如溶血性贫血、慢性疟疾、大量失血或输血)都将导致HbA1c结果不准确。③对一些临床少见的情况(如暴发型1型DM),HbA1c可能无法“赶上”急性血糖变化的速度,应根据典型症状及随机血糖来诊断DM,尽管其HbA1c未达到DM诊断水平。但暴发型1型DM主要见于年轻人群,老年患者相对的发病率极低,此因素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以忽略。缺乏前瞻性的研究来证实HbA1c诊断DM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缺乏进一步揭示诊断以HbA1c诊断DM的切点与DM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之间关系的循证医学证据。

1 International Expert Committee.International Expert committee report on the role of the A1C assay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9;32:1327-34.

2 刘 敏,潘长玉,金萌萌,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重复性调查及其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2):1007-10.

3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09〔J〕.Diabetes Care,2009;32(Suppl 1):S13-S61.

4 WHO.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Report of a WHOconsultation.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3-7.

5 King H,Aubert RE,Herman WH.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1995-2025.Prevalence numerical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J〕.Diabetes Care,1998;21(9):1414-31.

6 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med,2010;362(12):1090-101.

7 亓海英,周智广,李 霞.2128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分型调查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2):184-6.

8 李春霖,陆菊明.老年糖尿病的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5;11(3):136-7.

9 Wild S,Roglie G,Green A,et al.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J〕.Diabetes Care,2004;27(5):1047-53.

10 Nguyen TT,Wang JJ,Wong TY.Retinal vascular changes in prediabetes and prehypertension:new findings and their research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Diabetes Care,2007;30(10):2708-15.

11 Barr EL,Zimmet PZ,Welborn TA,et al.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mellitus,impaired fasting glucose,an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the Australian Diabetes,Obesity,and Lifestyle Study(AusDiab)〔J〕.Circulation,2007;116(2):151-7.

12 Herman WH.Diabetes epidemiology:guiding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the Kelly West Award Lecture,2006〔J〕.Diabetes Care,2007;30(7):1912-9.

13 Rohlfing C,WieDMeyer HM,Little R,et al.Biological variation of glycohemoglobin〔J〕.Clin Chem,2002;48(7):1116-8.

14 Rohlfing CL,Little RR,Wiedmeyer HM,et al.Use of GHb in screening for undiagnosed diabetes in the U.S.population〔J〕.Diabetes Care,2000;23:187-91.

15 Buell C,Kerman D,Davidson MB.Utility of A1C for Diabetes Screening in the 1999-2004 NHANES population〔J〕.Diabetes Care,2007;30(9):2233-5.

16 Nakagami T,Tominaga M,Nishimura R,et al.Is the measurement of glycated hemoglobin A1c alone an efficient screening test for undiagnosed diabetes?Japan National Diabetes Survey〔J〕.Diabetes Res Clini Pract,2007;76:251-6.

17 周翔海,纪立农.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的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203-5.

18 Bao Y,Ma X,Li H,et al.Glycated haemoglobin A1c for diagnosing diabetes in Chinese population:cross 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J〕.BMJ,2010;340:c2249-57.

猜你喜欢
切点筛查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抛物线的切点弦方程的求法及性质应用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一种伪内切圆切点的刻画办法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