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013-09-05 03:46王金国赵要松王曼莉刘石磊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护理员养老机构

王金国,赵要松,王曼莉,刘石磊

(郑州大学护理学院,郑州 450052)

郑州市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5.3 万人,占总人口的8.9%[1],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且以年均5%的速度递增,引发了对养老服务事业的重大挑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如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病而不残等,使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社会帮助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郑州市老龄化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养老除了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人民群众对社会养老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大,郑州市居民如何养老的矛盾日益凸显[2]。伴随着养老观念和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高涨的高层次的养老需求。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良好服务,成为政府、相关专业团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老人生活质量,对于养老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是河南省民政厅、劳动社会保障厅和郑州大学批准的河南省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培训基地。为了了解郑州市养老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以提高培训针对性,2011年9月-12月郑州大学护理学院实验中心对郑州市主城区16所养服务老机构的72名护理人员进行现状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郑州市主城区16所养老机构的7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单位分布为厅属25人,市属18人,区属12人,街道7人,民办10人。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72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进行现状调查。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养老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历等。第二部分是养老护理队伍培训及需求情况,如参加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的累计时间、需要哪些方面知识技能、哪种培训方式较合适等。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2份,收回有效问卷7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参加养老护理员培训情况 72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中未参加过正规系统培训51人(70.8%),曾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2人(2.7%),参加过省级培训的12人(16.7%),参加过市级培训的7 人(9.7%),曾参加培训且时间<1个月14人(19.4%),曾参加培训且时间≥1个月7人(9.7%),19人参加培训均获得养老护理员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2.2 调查对象参加养老护理培训需求情况(见表1)

表1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情况[n(%)]

3 讨论

人口的老龄化提高了人们对养老护理问题的关注,养老服务机构需要配备能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需求的护理人员也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务院有关《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中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本次调查结果显示,72名调查对象中,年龄在40岁~49岁的有54人,占75%。学历在初中及以下有70人。高中或中专2人,占2.8%,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中均配备有专业护士;而民办养老院几乎无专业护士;多数护理人员来自农村或城市的下岗职工群体;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有51人(70.8%)。这反映了养老服务机构护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这种现状与养老护理服务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养老护理员工作是一项繁琐、细致、有一定劳动强度的工作,年龄偏大,体力不支很难胜任。而文化素质偏低导致无法适应高学历、高素质老人的要求。根据北京市2003年对23所养老机构474名养老护理员的调查显示:高中及以上学历者占35%,初中学历者占51.9%,小学和文盲者分别占8.0%和5.1%[3]。2005 年天津市17 家民办养老机构287名养老护理员调查显示,30岁以下者仅占7.2%,30-40 岁占26.1%,40-50 岁占 57.3%,50岁以上者占9.4%[4]。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相符合,可见养老护理人员所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因此,加速养老护理队伍人才建设成,使之满足养老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调查中发现,96%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认为需要养老护理方面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在所需培训项目中,主要集中在与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基础照料内容上。排在第1位的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技术,后面依次为老年人安全护理技术、老年人日常饮食照料技术、老年人日常康复护理技术、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老年人突发疾病急救护理技术、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由此可以发现部分学员认为生活照顾是她们的主要工作,但对急救护理技术、心理护理、康复教育技术等需求的主动性较差。对此,培训过程中我们在重视技术传授的同时更注重理念的更新教育,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养老事业的发展状况等说明这些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在培训方式的选择上有70.8%选择半脱产培训方式,大多数护理员有较强培训愿望,对于未参加过培训的直接原因多是没时间和自己重视不够。半脱产式就近培训或上门进行培训指导是他们认为更合理和现实的[5]。建设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利用医学院校丰富的护理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护生资源,护理专业可发挥积极作用[6]。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一所211院校,立足于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需要,除培养具有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护理人才外,还需积极与当地民政部门、养老机构合作,深入开展相关调查和研究,因地制宜,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和方案,提高培训的广度及效果,逐步缩小主观、客观培训需求的差距,使养老护理员这支需求量逐渐放大的队伍能科学化、正规化、专业化,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08-03-16.http://www.stats.gov.cn.

[2]陈 晨,邓赛男,王 方.浅谈郑州市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J].政治与社会,2011,(14):84-85.

[3]杨会英.23所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医务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6-39.

[4]张宝义,吕彦方.天津市民办养老机构基本现状的调查[J].社会工作,2006,(2):53-55.

[5]谭 严,左凤林,再 波.重庆市万州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全科护理,2011,9(1):6-7.

[6]郭冰莹,张莹莹,李俊伟.对在校护生进行护工指导师培训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1):74-75.

猜你喜欢
护理员养老机构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身为一名护理员,我有话说……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