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互利共赢
——2013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侧记

2013-09-20 06:17
传媒 2013年10期
关键词:中阿阿拉伯宁夏

本刊记者 李 栋

旨在加强中阿广播电视交流合作的《银川宣言》签订两年后,9月14日-16日,2013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如期召开。作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同期举办的12项活动之一,该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及埃及、伊拉克、苏丹、沙特等16个阿拉伯国家的广播电视政府主管、媒体机构负责人、相关专家学者,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和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等国际组织的160多位代表出席。

共商发展大计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国英,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姚爱兴,外交部西亚北非司大使武春华,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秘书长萨拉·伊丁·马奥维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论坛开幕式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主持。

聂辰席指出,中阿广播电视媒体交流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中阿之间应秉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深化媒体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为中阿友好奠定更为坚实的民意基础。聂辰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积极开展中阿政府间媒体政策的交流与对话,增进了解,相互借鉴媒体管理运行机制方面的经验做法;二是拓宽交流渠道,增强发展中国家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三是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强影视节目、新闻采编、数字技术和人员培训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中阿广播电视媒体业的共同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以“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有21位中外嘉宾分别就“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政策”“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交流与合作”“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与数字化进程”“广播电视在推动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中所承担的责任” 四个专题发表演讲,并与现场听众互动讨论。节目互换、联合报道、技术研发、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以及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新媒体应用等话题成为主题演讲环节的关注热点。

论坛现场签署了6项协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阿广联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阿尔及利亚新闻部、约旦广电总局签署合作协议;中央电视台与突尼斯国家电视台签署新闻合作协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阿尔及利亚国家电台签署合作协议;宁夏广播电视总台与突尼斯国家电视台签署合作协议等。

最后,论坛通过了《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纪要》,在开展多种形式新闻和节目交换、分享广播电视数字化和新媒体业务的发展经验、举办研讨会、培训班、提升中阿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

寻求合作之道

本届论坛的两大亮点是中阿广播电视节目技术推介交流和中阿广播电视节目技术展。为促进中阿媒体间的项目对接,论坛特别设置了推介和展示环节。中央电视台、江苏广电总台、宁夏广播电视总台、蓝海电视、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等节目提供机构带来了各自翻译、制作的精品影视作品。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北京四达时代集团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技术设备公司在各自的展台展示了全数字化、高清化条件下的节目制作、传输、接收等方面的先进技术。聂辰席副局长陪同阿广联秘书长萨拉·伊丁·马奥维,以及全体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展览并座谈交流。

在推介会上,沙漠、戈壁、草原、胡杨林、清真寺、回族美食、名胜古迹、现代化的CBD商务区、太极拳、双节棍……一个个蕴含中国元素的镜头,独具震撼的片花播放,令现场的外国嘉宾赞叹不已。已经深受国内观众喜爱的《舌尖上的中国》《金太郎的幸福生活》《非诚勿扰》等节目,在现场也同样获得了阿拉伯国家同仁的好评和热烈反响。

为切实利用好此次难得的中阿广电业界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促进中阿媒体间的对话与合作,承办方之一宁夏广电总台专门成立了5个洽谈小组,由牛中奇副总台长牵头,总编室、卫视频道负责人为成员,分别与阿广联秘书长、巴勒斯坦新闻部司长、也门国家电视台台长、伊拉克通讯传媒办公室负责人、约旦广播电视公司节目处处长就下一步的节目合作与交流、人力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磋商。

共叙传统友谊

9月16日,在论坛组委会的悉心安排下,与会中外代表先后考察了代表宁夏经济、文化发展且独具特色的参观点。一系列的考察活动为促进中阿文化共融,增进彼此的感情创造了便利条件。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行程的第一站。200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举全区之力开发建设宁东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将其列为宁夏的“一号工程”。截至2012年,宁东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0亿元,已建成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能源化工基地,并成为宁夏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考察中,与会嘉宾听取了讲解员详细的介绍,通过阿语配音的宣传片、图片、模型、产品样品等直观地感受到宁东有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环境保护等综合开发举措。突尼斯共和国电视局主席兼总经理伊曼·巴哈鲁尼·本·穆拉德感慨道:“没想到煤的转化过程如此‘神奇’,煤的衍生品如此丰富,这都是我们未曾了解过的!”

纳家户清真寺和中华回乡文化园给阿拉伯国家的客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清真寺的礼拜殿、伊斯兰风格的建筑、中国回族的历史资料、民俗风情的服饰用品……引来嘉宾驻足欣赏,拍照留念。语言的障碍不足以影响彼此的交流,众多具有相通之处的文化渊源在宁夏的特色化发展和传承是中阿文化领域交流与合作在这里开花结果的肥沃的土壤。

沙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宁夏“塞上江南”的风采,“金沙、碧水、翠苇、飞鸟、游鱼、远山、彩荷”几大景源有机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秀丽景观。遥望着西下的沙湖落日,回看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湖水的奇景,嘉宾们都流连忘返。也门国家电视台台长侯赛因·奥马尔·巴斯利姆对本刊记者说:“我此行参加论坛感到受益匪浅,感谢宁夏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我想我国的人民也想通过电视节目看到中国如此的美景。”

当今,中阿各领域合作日益密切,广播电视业的合作发展前景广阔。2013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落下帷幕的时刻,正是中阿广电界合作共赢启幕的时候……我们坚信,中阿共同携手,继续秉承平等、合作、共赢的宗旨,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共同提升协作水平,未来一定会走得更稳、更好、更实、更远,必将开创中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书写中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中阿阿拉伯宁夏
开启中阿关系“新时代”
《窄门》中阿丽莎的爱情悲剧探析
宁夏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西域察合台文史籍中阿闌豁阿感光而孕故事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