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

2013-09-21 12:59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内四科贵州凯里556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消化性

付 华 (黔东南州人民医院内四科,贵州 凯里 556000)

人群中约有10%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1〕。本文回顾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诊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6例均行胃镜及病理检测证实,其中老年患者104例,中青年患者102例。老年组男64例,女40例,年龄60~82岁,中位数年龄72.6岁。中青年组男60例,女42例,年龄20~59岁,中位数年龄41.8岁。

1.2 方法 收集并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既往史、溃疡类型、临床表现、溃疡大小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老年组症状不典型(无症状、消化系统以外症状及非节律性腹痛)及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者比例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及溃疡类型比较〔n(%)〕

2.2 两组患者内镜特点比较 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胃溃疡比例显著增高,十二指肠溃疡比例显著降低(P<0.05),见表1;老年组溃疡直径≥2 cm者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显著(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内镜下溃疡直径比较〔n(%)〕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侵袭因素增强及胃黏膜屏障防御机制减弱所致,包括胃酸及胃蛋白酶作用增强、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及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受损〔2〕。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增高与防御因素减弱关系密切,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胃黏膜血流减少导致修复功能下降〔3〕。且许多老年人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常应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物,损伤防御及修复功能。

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消化道黏膜发生退行性变,导致对疼痛不敏感。同时由于许多老年患者平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掩盖了临床症状。老年人胃溃疡发生率高是由于平滑肌的退行性变,致使胃动力不足,排空延缓,使食物郁积在胃内。胃酸及胃泌素分泌增多,促进了胃溃疡的形成〔4〕。

老年组溃疡面积大主要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防御功能及免疫力减退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掩盖临床症状等因素有关〔5〕。老年患者常合并心功能下降、胃黏膜慢性缺血等原因,引起溃疡愈合延迟。长期服用抗凝和非甾体抗炎药等使内源性前列腺素作用受到抑制,加重胃黏膜损伤,临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生癌变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胃黏膜上皮被破坏,发生异型增生而出现癌变,因此应加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随访〔6〕。

1 刘贝妮,于皆平,于红刚.胃镜检出老年消化性溃疡124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4):411-3.

2 范 敏,杨 超.浅谈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4):486-8.

3 陈 洁.老年消化性溃疡221例临床与内镜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580-1.

4 王 晨,姚小军,文军宝,等.高原地区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949-50.

5 王伟强,房殿春.国人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特征荟萃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0;27(10):537-40.

6 彭有才,张俊文.老年消化性溃疡1986例临床及胃镜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2):1568-9.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消化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内镜下不同人群表现及与Hp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