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2013-09-21 12:59黄荫浩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南通22600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桂哌马来酸稳定型

黄荫浩 吴 翔 陆 齐 张 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 南通 22600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所致,病情凶险,相比稳定型心绞痛,在急性期更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和猝死〔1〕,必须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证实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肯定,但应用于老年患者目前国内尚少见报道。本文评价分析我院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诊断标准〔2〕;(3)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感染、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4)患者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65~77〔平均(68.2±3.3)〕岁;病程 3~12年,〔平均(6.2±1.3)〕年;伴高脂血症9例,高血压5例,糖尿病3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65~79〔平均(67.2±3.7)〕岁;病程3~12年,平均(6.2±1.3)年;伴高脂血症10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32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4 d。

1.3 观察指标 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记录心绞痛发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黏附率。

1.4 疗效评价〔3〕(1)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2)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0.05 mV以上。(3)无效:上述指标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黏附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n 时间 血浆黏度(mPa·s) 红细胞压积(%) 血小板聚集率(%) 血小板黏附率(%)观察组 45 治疗前3.12±1.32 61.6±13.5 52.65±23.2 47.7±13.6治疗后 1.22±0.421)2) 37.2±10.31)2) 32.2±12.11)2) 29.02±10.31)2)对照组 45 治疗前 3.14±1.35 61.2±13.6 52.1±23.4 47.5±13.4治疗后 2.42±0.961) 49.7±11.91) 45.52±11.81) 34.3±11.51)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肝肾功能、血糖、血肌酐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出现1例心慌,减慢输液速度后症状渐消失;观察组出现1例心慌,1例轻微头痛,停药后自行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非常复杂,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主要由于易损斑块不稳定变化,从而造成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等因素触发及发展〔4,5〕。因此,稳定易损斑块、阻止粥样硬化病变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键。老年人本身血管逐渐老化,大多数存在动脉硬化,同时伴有糖代谢与脂代谢紊乱〔6〕,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尤其多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我国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病率逐年升高,成为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引起人们日益关注。

目前临床多采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心绞痛症状,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且部分患者对硝酸酯等血管扩张剂反应较强,副作用较大,尤其是老年人,多合并有慢性疾病,器官功能减退,往往不能耐受〔7〕,治疗更棘手。马来酸桂哌齐特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拮抗钙离子超载,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坏死,达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而且不影响血压和脉搏〔8〕;同时,马来酸桂哌齐特还能通过增强腺苷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作用,激活磷酸肌醇酯,从而提高病变局部内源性腺苷的浓度,增加血管扩张的时效,高选择性地作用于病变区域〔9〕;另外,马来酸桂哌齐特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10〕。因此,马来酸桂哌齐特具有内源性腺苷增效、弱钙离子拮抗及改善微循环多重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崔慧康,周 莉.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率变异性分析〔J〕. 安徽医学,2003;24(5):59.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7-85.

4 Li JJ.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may be related to inflammatory response〔J〕.Med Hypotheses,2004;62(2):252-6.

5 穆春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2011;33(15):2348-9.

6 徐 蓉,邱 凌,汪思阳,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3):4672-3.

7 朱瑞明.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5):36-7.

8 张晓霞,韩培红.马来酸桂哌齐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药房,2007;18(26):2060-2.

9 肖 玥.马来酸桂哌齐特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3):136-7.

10 苏玉欣.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71.

猜你喜欢
桂哌马来酸稳定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光照对静脉滴注过程中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
马来酸桂哌齐特不良反应文献概述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马来酸桂哌齐特对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腺苷激酶的影响
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治疗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马来酸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退热凝胶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复方阿嗪米特治疗功能性便秘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