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凡诺与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796例效果观察

2013-10-16 00:14秦晓云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利凡诺蜕膜副反应

秦晓云

(永修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江西永修 330304)

利凡诺是吖啶的衍生物,是一种强力杀菌剂,最早用于外科伤口换药。因引产效果好,成功率高,引产经过安全,一直在妇产科临床运用。但是由于引产时间较长,胎盘胎膜不易剥脱,一直存在残留率较高的不足。近几年来,随着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早孕流产中的应用,我站于2000年开始,将利凡诺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在缩短引产时间和减少胎盘胎膜残留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0年1月至2010年8月住院接受引流产的孕16~24周健康妇女7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次、孕周及引产特征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对象均无引产禁忌证,且观察组无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腺禁忌证。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经腹膜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100mg,同时饭前或饭后2h顿服米非司酮150mg,次日清晨服用米索前列醇0.2mg。

1.2.2 对照组 直接经腹膜向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100mg。

1.3 临床观察

所有对象均住院给药。服药前进行全身检查,妇科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测定,以及B超测定孕周,给药后详细记录,用药期间副反应,阴道流血,胎儿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流产时间。

1.4 效果评定

自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开始72h内胎儿及胎盘完整娩出都为完全流产。胎儿娩出后,胎盘滞留者为不完全流产,两者均有效,否则为无效。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对象年龄、胎次、孕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一般情况比较

2.2 流产效果

两组流产效果比较详见表2。

表2 两组对象一般情况比较

由表2可知,观察组398例均一次用药有效,对照组20例引产失效,这20例均采用其它方法最终引产成功。两组引产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3 引流产所需时间

两组引流产所需时间详见表3。

表3 两组对象因流产所需时间比较

表3提示对照组引流产及流产痛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4 出血量

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h内,观察组出血量为134.2±38.6mL。对照组为159.1±83.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5 药物副反应

两组用药后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4。

表4 两组用药后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表4提示观察组的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这些副反应不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恢复正常。

3 讨论

探讨中期妊娠引产之前,先了解下中期妊娠的特点。中期妊娠的主要特点有:①中期妊娠时胎盘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酮,孕酮对子宫有“抑制”作用,可使子宫肌肉弛缓,从而降低子宫肌肉对宫缩剂的敏感性。②胎盘虽已形成,且滑泽绒毛与蜕膜部分已退化,但部分仍有绒毛结构,真蜕膜尚未完全退化且较厚,故胎盘娩出时常有绒毛与蜕膜残留,不易检查出是否完整。鉴于以上特点,中期妊娠引产方式的选择主要看宫缩与胎盘胎膜残留方面的干预效果。

利凡诺引产作用机理有对子宫肌的兴奋作用,内源性前列腺素升高,胎盘功能降低。利凡诺引产的作用机理是复杂的,可能因素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其中蜕膜变性坏死,释放PG可能是主要作用[1]。以往单用羊膜腔内注入利凡诺,是临床上中期妊娠引产的主要方法,其成功率较高,但流产时间相对较长,宫缩强烈,宫缩痛加重,胎盘残留率高达32.3%,清宫率也高。

米非司酮是一种类固醇抗孕激素制剂,具有抗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作用[2]。米非司酮主要通过竞争内膜 (蜕膜)的孕酮受体而阻断孕酮的作用,使妊娠蜕膜变性、出血、坏死,而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变性,阻止胚胎发育。同时内膜 (蜕膜)坏死释放内生性前列腺素,促使子宫颈软化,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的排出[3]。米索前列醇是前列腺素E1衍生物,具有E类前列腺素的药理活性,可软化宫颈,增强子宫张力和宫腔压力[4]。

利凡诺与米菲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利用了利凡诺引产机理,也发挥了米菲司酮的抗孕激素原理,又结合的米索前列醇的软化宫颈效果。三者在引产机制上是协同的。联合用药,避免了单纯利凡诺引产宫颈软化相对缓慢,克服了胎盘胎膜残留率高的不足,缩短了产程,减少了引产术中出血量,降低了术后清宫率和感染率。因此,笔者认为利凡诺与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是理想的一种引产方法。

[1]周明娟,陈和平.计划生育技术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14.

[2]乐杰,妇产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4.

[3]杨小波,王玉荣,肖宝玲.探讨终止早期妊娠的两种方法 [C].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581.

[4]王少华,王霞.妇产科合理用药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55.

猜你喜欢
利凡诺蜕膜副反应
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与外周血中IL-21、IL-27的影响
蜕膜化缺陷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观察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合利凡诺终止中期妊娠引产75例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65例效果观察及护理对策
浅谈生猪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14-20周妊娠疗效观察
口服不同单次剂量米非司酮预防早孕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