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成因分析

2013-10-24 22:51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内部会计规范国有企业

杜 佳

(江苏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有企业开始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要性,而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中,很多国有企业因为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和有效的控制活动,在市场运行中受到致命打击。财政部下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来,很多企业采取措施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就整体而言,并没有真正形成企业的规范行为,社会诚信缺失、产品质量缺失、社会责任缺失等问题层出不穷,面对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社会各界也开始思考,内部控制不仅是资金控制的问题,而是关乎质量、关乎社会诚信、关乎社会责任的问题,足以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

一、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西部的一个省份,大中小型企业分配比例适当,具有一定代表性,共发放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整理后有效问卷180份。由于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到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保证调查结果可靠,调查对象主要选择的是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管理层。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规模以上大型企业数量较少,占有效样本总数的7.78%,中、小企业数量相差不大,中型企业占有效样本总数的45.55%,小型企业占有效样本总数的46.67%,调查结果比较准确。

(一)控制环境不理想

1.内部会计控制适用范围的认识方面

根据调查,所有企业都认为内部会计控制是适用于企业的,被调查的企业中,认为只适用于企业的占67.22%,认为适合企业、事业及国家机关的。30%,5个被调查者选择了其他,占2.78%。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明确指出,内部会计控制是适用于企事业及国家机关的控制制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内部会计控制的适用范围方面,大部分国有企业人员都有一定认识。见表1。

表1 国有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适用范围的理解

2.内部控制目标认识方面

调查显示,有87.22%的企业选择了把“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作为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这与COSO框架把效益性目标作为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是相吻合的;将资产安全作为目标之一的企业有79.44%;将财务信息真实可靠作为目标之一的企业有67.78%;将经营管理合法合规作为目标之一的企业有30.4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普遍单纯重视资产安全防范,忽视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目标的认识也体现出不全面的特征,只有71家企业选择了四项控制目标,不难看出,大多数国有企业对内部控。目标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不够全面和透彻。见表2。

表2 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目标认识的情况

3.对内部控制作用认识情况的调查

既然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那么具体发挥着怎样作用,国有企业又是怎样认识的呢?调查问卷设计了五个备选项,针对每一项作用又分为作用很大、一般、不大和没有作用四种情况可供选择。调查结果汇总见表3。

表3 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作用认识的情况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一些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所发挥作用的认识尚处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查错防弊的阶段,对于内部控制能够合理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防范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作用还持有怀疑。

4.对内部控制参与主体认识的调查

调研显示,16家(8.89%)单位认为财务人员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参与主体,20家(11.11%)单位认为所有者与财务人员是参与主体,4家(2.22%)单位选择了财务人员与经营者是参与主体,53家(29.44%)单位选择了财务人员、所有者、经营者是参与主体,13家(7.22%)单位选择了所有者是参与主体,18家(10.00%)单位选择了所有者和经营者是参与主体,56家(31.11%)单位选择了企业全体人员都应参与内部控制。

(二)风险评估能力较弱

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了解情况,调查问卷分别设计了四个备选项以供被调查企业进行选择。调查情况如表4。

表4 国有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了解情况

数据表明我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被大部分人所了解,但同时应该注意到,还有8家单位不了解内部控制规范,也只有22家十分了解,大部分还处在基本了解和了解不多的阶段,不难看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在国有企业中建立起来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三)控制活动不当

问卷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总体执行情况展开了调查,在被调查的180家国有企业中有8.33%(15家)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执行不好;有58.89%(106家)的企业认为部分执行不好;有32.78%(59家)的企业认为执行较好;没有一家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执行的非常好。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肯定不佳,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

(四)信息沟通不畅

调查显示,很多国有企业正是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内部沟通渠道不畅,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管理层也就不能做出正确决策。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规模小,在管理上实行扁平化管理,管理层可以根据第一手资料做出决策,信息沟通渠道比较通畅。规模大的企业,管理层位于金字塔顶端,员工位于金字塔的底部,中间有很多环节,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信息失真。同时,报喜不报忧的心理也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原因之一。因此,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通畅无误,对保障财务信息真实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内部监督职能弱化

调查显示,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等问题。很多企业没有设置审计委员会或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内部审计不能直接给企业创造效益,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单独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企业很少。有些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的企业也只是财会机构的下设部门,内部审计人员由财会部门人员兼任,内部审计独立性很差,起不到再监督,再控制的作用。此外,很多人对内部审计存在误解,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正常工作开展的对立面,并未意识到内部审计与实现组织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最根本的是管理层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由此而引发或派生出两个问题,一是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参与不足,二是管理控制水平低。

(一)企业管理层缺乏长远战略眼光

德国默克、美国可口可乐等这些长寿企业之所以能基业长青,秘诀在于,他们能够把战略融入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危机来临时,企业内部控制能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战略,这也是它们能成为百年老店的关键所在。

而我国的企业虽然也建立了内部控制,但很多企业管理层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目光短视,只看重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田”,这样的企业即使有了内部控制也注定浮于表面,无法长寿。一个企业的厚度决定了它的高度。企业只有把长远的发展战略融入企业的内部控制,扎扎实实做好企业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积累了自己的厚度,那么基业长青将不再只是企业家的梦想。

企业也只有专注于企业创造的产品,才能为构建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促进整个行业的有序竞争,从而形成整个市场经济竞争体系的良好氛围。市场诚信的建立,必然促进有序竞争,企业才能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社会的共赢。

(二)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参与不足

长期以来在我国内部控制规范的推动过程中,很多内部控制制度都是政府以法律规范的形式规定,内部控制的规范处处留下了政府的印迹,而作为内部控制主体的国有企业往往都是被动参与,尤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无条件服从政府指令的习惯,使得国有企业对政府依赖较大,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关注不足,推动作用更是微乎其微[1]。

(三)管理控制水平低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内部控制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总会或多或少存在局限性。COSO报告所说:“不论设计及执行多么完善,内部控制都只能为管理阶层及董事会提供达成企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目标达成的可能性还受到内部控制的先天条件的限制。”[2]合理保证与绝对保证不一样,绝对保证是100%的保证,而合理保证是低于100%的保证,所以,内部控制也只能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效益的制约

内部控制从制定到执行到完善,其间必须要有相应的控制环节,必须要设置相应的岗位,配备相应的人员,而这些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必然会权衡控制前后的成本与效益[3]。实践中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难以估计,也没有专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更多地时候需要依赖个人的主观判断,而个人的主观判断又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层次、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等诸多因素。

2.人为因素的限制

内部控制是由人来建立的,自然也要由人来行使,执行人员的业务素养和能力与内部控制能否有效执行直接挂钩。如果执行人员业务素养高,理解力强,那么就能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奠定基础。反之,如果执行人员不能达到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误解,那么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有效性。

3.相关人员串通舞弊

基于集体舞弊的可能性小于单独舞弊的可能性,因而内部控制制度在建立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但如果发生组织内成员相互勾结或出现集体舞弊的情况时,就算内部控制设计的再完美,对于此类情况也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很难发挥作用。

4.管理层凌驾内部控制之上

内部控制是为更好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但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再完美的内部控制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层管理人员,忽视现有的内部控制,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必然会导致一些控制程序无法实施或者就算实施也不能带来预期效果。

三、结语

生存是企业存在的前提,也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前提。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的好与坏不仅关乎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也是决定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作为我国企业领头羊的国有企业,理所应当成为改革发展的排头兵,走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前沿,在明晰自身内部控制不足的基础上,探索加强内部控制的新途径,使企业内部控制从幕后走向台前,真正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1]孙春阳.国内内部控制研究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0X):48-49.

[2]邹 冉.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

[3]楼德华,傅黎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25-27.

猜你喜欢
内部会计规范国有企业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关于粮食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