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经营者开办前后对比研究——以河南省农家乐为例

2013-10-24 22:51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农家乐经营者居民

徐 静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现代人乡村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农家乐”的发展,全国各地也因此出现了“农家乐”的开发热潮。目前,我国的“农家乐”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河南省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一方面乡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河南各地“农家乐”的发展为河南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对三地农家乐经营者开办前后的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农家乐的开办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引导农家乐正确健康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实证调查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方式,选取河南省不同阶段开办农家乐的三地区为研究对象,包括河南洛阳栾川养子沟、平顶山鲁山县画眉谷、汝阳西泰山,其中栾川县发展最早、最成熟,鲁山县次之,汝阳县的发展时间最短。2010年国庆节前后通过网络搜索及向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进行电话咨询,选取人口较为集中的村镇作为调查对象,即栾川县养子沟风景区的养子沟村和养子口村、鲁山县画眉谷风景区的三道河村和贾店村,以及汝阳县西泰山风景区的牌路村和草场沟村。通过三地共计农家乐开办农户197户、466人及未开办地农户379户、906人在农家乐经营及发展中对自身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经济、政治、社会能力、健康卫生6方面素质的作用进行调查,对农家乐经营者开办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二)分析指标说明

农家乐促进新型农民培养的研究,我们以居民的认可度来进行。农家乐对新型农民培养的作用主要从开办初期和目前两个时间段来分析,按“同意”的程度分为“完全同意”、“同意”、“有点同意”、“态度居中或不知道”、“有点不同意”、“不同意”、“完全不同意”,并依次给予7、6、5、4、3、2、1的赋值,每个居民对每项问题从7项选项当中选择他们认为最为合适的唯一一项选项。然后再对居民的选择再进行计算,计算累进幅度和累进百分比。累进幅度为目前情况与开办初期情况的比较,即(目前-开办初期)所得的数值,累进百分比是累进幅度数与开办初期相比,即累进幅度/开办初期*100所得的数值。

二、农家乐经营者开办前后对比分析

(一)农家乐经营者开办初对自身素质的评价

从图1可见,农家乐开办初期三地居民对自身科学、文化、教育、基本经济、思想、职业、创新素质的评价普遍都低,说明开办初期居民思想观念落后、科学文化知识匮乏、经济收入低、职业技能低、法制观念缺乏、心理素质差等,即居民评价自身整体素质不高。只有对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认可高一点,为4.3434和4.8859,一方面因为开办初期居民思想纯朴,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另外因为被调查对象大多是青老年,在农家乐开办初期正当青年,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图1 开办初期分析图

(二)农家乐经营者开办后自身素质评价

如图2所示,三地居民评价自身素质较高的两项是卫生素质(5.0971)和法律(5.0699),其次是社会(4.8218)、教育(4.7233)、生活(4.6974)、思想(4.585)素质,而科学、文化、道德素质偏低,主要是因为现在居民卫生观念强、法制观念提高,思想开放了,社会适应能力强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整体来说居民素质是提高的,但还应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让人们保持优良传统美德,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三)农家乐经营者开办前后素质累进百分比分析

从累进百分比(图3)来看,三地居民对自身素质认可度最大的是法律素质(57.54%)和卫生素质(55.47%),说明农家乐对农民作用最大的是与农家乐旅游相关度大的法律和卫生素质。其次是基本经济(49.01%)、教育(45.44%)、思想(45.93%)、社会(43.99%)、职业(43.23%)素质等,说明农家乐让农民生活富裕了,思想开放了,知识面广了,法制意识提高了……,认可度最小的是道德(-3.16%)和身体素质(-6.51%),呈负增长,说明农家乐给农民带来新的思想、认识的同时,纯朴的民风民俗受到影响,致使传统道德观念下滑;其次是忙碌的农家乐经营使农民的身体趋于亚健康状况,农家乐对农民的道德和身体起的是负面影响。

图2 开办初期与目前分析图

图3 累进幅度与百分比分析图

综上,三地居民自身素质评价整体上来说是提高的。我们不排除其它因素如政府、村委或协会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1]63-65;也肯定农家乐在其中的作用,随着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会带来先进的文化知识、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2]181-183,当地居民在与城市游客接触的潜移默化中,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此外,在农业生产中引入旅游要素的同时,也引入了竞争机制。村民要争取到更多更好的客源,必定会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3]6112-6116,从而有效激发农民自觉学习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热情,增强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结论

农家乐对当地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都具有明显提高和促进作用,但各项素质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特点。当地社区居民在法律、卫生、经济、教育、思想、社会、职业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尤为明显,但也出现诸如道德素质(传统道德和家庭美德)退化,身体素质下降等现象。说明农家乐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多关注居民的道德及身体素质,居民整体素质提高才有利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王承云.政府视角下的统筹城乡新型农民培育浅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04).

[2]戚能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9(09).

[3]喻国良.农民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

猜你喜欢
农家乐经营者居民
农家乐里去休闲
石器时代的居民
《经营者》征稿启事
杜鹃花红农家乐
欢迎来咱农家乐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做一名聪明的集团医院经营者
阿特拉斯·科普柯空压机——精明采石场经营者的不二选择
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薪酬激励模式研究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