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管类创新型人才知识体系建构

2013-10-24 22:51马培衢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经管类大学生

马培衢

(河南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青年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经管类创新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经过十多年的大学创新教育探索,经管类专业创新教育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经济管理人才。但经管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需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更重要的是,经管类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创新理念、知识体系与教育方式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本文希望从经管类创新人才知识体系建构的视角寻求钱学森之问的破解策略。

一、创新内涵解读

什么是创新?“从无到有的发明,革命性、改天换地的重大技术进步”等等技术范畴的创造性活动,往往是人们传统理念中所认为的创新,而对于文化、观念、经营管理或商业模式方面的创新并不重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中国社会对经管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它不仅不利于经管类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实践的深入开展,而且会对全社会创新意识与创新性实践造成观念上、制度上乃至行动上的制约。因此,科学解读创新的内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之前提。

而事实上,创新可能与新技术有关,也可能与新技术无关,而且创新并不一定是发明,即使它往往与发明混为一谈。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J.A.Schumpeter)1912年首先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领域创新的概念,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1]73-74,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①熊彼特认为,这种新组合主要包括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来源,建立企业的新组织五种情况。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组织创新等都是一个重新组合的问题。引入生产体系之中。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创新,经济发展就是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实现新组合。

20世纪50年代,德鲁克第一次把创新引进管理领域,有了管理创新。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所谓管理创新只是特指创新在管理方面的作为。创新可以在很多方面,包括文化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和行政创新等等[2]。

我国学者俞可平教授认为[3]10-13,创新是将新的观念和方法诉诸实践,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易杰雄教授认为,创新是指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研究发现了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新过程、新本质和新的规律,以及运用这种新的认识发明了新的技术,首创了新的实践方法,创造出了新的事物与过程。雷家骕认为,创新是指以新的方式组合生产要素,将某种技术构想或方案转变为经济社会价值的活动。

事实上,无论是外国的解释还是中国的释义②在英文中,Innovation(创新)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其原意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学习的革命》一书强调“创新不是发明创造,是旧的成分,新的组合”,重要的是“你必须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点、发现新的联系,你必须打破原有模式。中国几千年前的《易经》就阐明了一种发展观:易者变也。变革,就是推陈出新,就是创新,就是发展。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创新的释义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不只是指发明,发明是与技术变革相关的,创新可以在没有发生技术变革的情形下发生,如通过改变组织实施形式(商业模式、管理机制上的变化),也可以导致创新。技术创新与发明固然是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只有当凝聚了新的商业理念、社会诉求、价值创造方式的产业盈利模式得以发现并运行之时,技术创新成果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赋予技术和产品以新概念、新内涵、新文化和新的盈利模式,一样是巨大的创新。

综上,本文认为,创新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组合、形成新东西,即对旧的知识或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并得出新结果的活动。“新”可以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也可以是自己新的提高;“新的结果”可以是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构想、新的思维方法等。就大学教育而言,不同水平的学习,有不同水平的创新。比如我们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经营创新、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分配创新。从更一般意义上讲,创新就是顺应时势变化,抛开原有的思想、观念、方法、制度的羁绊,进行变革,找出适合新形势、新局面的新理论、新方法的行为过程。任何能够将新的技术或技术构想、营销模式、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等要素进行新组合,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活动,都是创新[4]5-7。为此,中国需要在创新理念本身上进行创新,确立全面的创新理念。

二、经济管理创新特征分析

目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创新”两个字已经扩展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创新不仅仅包括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科学技术创新,更包括文化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经济管理模式创新及其融合创新。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深度融入人们生活以及企业发展经营管理的新形势下,与其说是技术创新时代,不如说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时代(唐骏,2011),加强经济管理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商务模式创新彻底改写行业生态的成功实践足以为证。比如,阿里巴巴西下的“淘宝”,技术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从商业模式上也是跟eBay学的;但淘宝将eBay模式的中国本土化做得十分到位,吸引了数百万人上淘宝网创业。再比如,奇虎“360”的网络安全服务模式,都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多的创新亮点,但其免费模式却彻底改写了行业生态。这些经济运作盈利模式上的创新,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相对而言,我国每年数以万计的科技发明和专利成果,或停留于文稿形式而被束之高阁、或搁置于试验示范环节难以应用推广产业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存在“两张皮”问题,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把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两张皮做成“连体衣”,恰恰需要发挥经济与管理类创新人才的作用,以产业模式、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的创新,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的结合,以有限的社会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可见,在某种意义上,经济管理理念、商业模式、组织方式的创新是比产品和服务创新更重要的创新(孔翰宁等)[5]17。创新不一定是发明一个新的产品,也可以创新一个新的服务,但创新一定是要为某些事物带来新的价值的。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旧的东西以新的切入点叫创新,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把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包装旧的东西叫创新;这些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生活质量。

“科技要和人文、艺术融合,才能产生让我们的心为之歌唱的结果”①转引自张遇哲:《乔布斯的传奇能否复制》,《中国青年报》,2011年8月26日第二版。,当今时代,创新已经是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创新,是以人为本的创新,赋予技术产品人文、艺术元素,并使之天然融合一体,这是当今创新的新特征。

三、经管类创新人才应具备怎样的知识体系

21世纪以来,在移动信息技术和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乔布斯率领的苹果公司靠什么创造一款又一款被视为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品①转引自张遇哲:《乔布斯的传奇能否复制》,《中国青年报》,2011年8月26日第二版。?靠什么成为开启真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成功创新者?靠的是率先在手机产品中植入美学因素,从而才创造了一代又一代令人心动的iPod、iPad、iPhone系列产品。

乔布斯200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说“他在美术字课程上体验到的改变字体间距会产生更好审美效果的感受,使他将字体间距模式设计进了第一台Macintosh电脑里”②引自:乔布斯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http://wenku.baidu.com/view/6755d497dd88d0d233d46ac7.html。,才让人们能够用上印刷出漂亮字体的计算机。乔布斯走了,但人们仍不断地谈起他,就是因为人们喜欢将科技与人文、艺术融合的创新精神,更希望看到这种创新精神。

创新人才气象万千,成功之道各异,但乔布斯的故事启示我们:能够将科技与人文、艺术、商业伦理融为一体进行创新的人才,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知识和经验只有通过结构化的相互连接组合方能成为具有创造功能的知识系统。进而,在一定条件激励下,丰富的结果化的知识经验会聚变出透辟的洞察问题的能力;甚至在常人一位微不足道的情景的触发下产生灵感,迸发智慧的光芒。否则,一个人有很多知识,如果不能借助于合理的结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这些知识就没有什么价值和实际用途,也就不会有人和创造功能。可见,任何创新都要有许多相关的知识或经验作为“媒介”,才能诞生。而人们积累的知识能否有效地转化为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其知识结构是否合理。

当今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创新人才,在思维和品格方面应具有战略视野、探索欲望、坚韧品质和协作精神,在具体能力方面应具有综合与分析、创新与集成、跨学科学习和社会实践能力。

就经管类大学生而言,尽管由于生理、心理等主客观条件差异,从事专业不同,研究方向各异,合理的大学生个体知识结构不尽相同;但是,宽厚的自然社会知识、丰富的人格心理知识、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前沿的关联动态知识,是一种较广泛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知识结构模式,也是经管类大学生应具备的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

其中,人格心理和人体科学的知识是立人立德所需的基本待人接物方法和技能知识;工具性或方法论知识是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工具性、审美性、思辨性和常识性知识,是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专业基础和前沿知识是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石,也是定向专业目标内的常识性和前沿知识;综合动态知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和潜在科学知识,以及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方法和潜在知识。当这些知识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搭建起新的排列组合或连接方式,就可能组合成交叉性、边缘性、复合性的具有创新功能的新知识。

四、建构创新性知识体系的路径

创新是一个由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创新手段与创新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创新性知识体系建构往往是一个系统变化过程,涉及教师、产学研合作的兼职导师、大学生等多种类型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高校要为创新思想的出现创造一个良好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获取方式、途径和创新环境,使大学生创新思想要从模糊走向明确。针对目前经管类大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文理分割严重,专业知识庞杂固化、滞后,动态知识空缺,实践知识浮浅等问题,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要以基础扎实、视野开阔、探索欲强、实践能力强为目标,扎扎实实推进经管类大学生创新性知识体系建构。

(一)营造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塑造创新人格心理

“非其地,树之不生;非其意,教之不成”,创新的本质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徐德龙,2010)。在科学设立课程体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经管类大学生的人文和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得到良好的人文、美学、哲学的熏陶,在学习实践和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中全面成长,做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从而达到“不教而成,不养而能”的目标。

(二)多方位分步骤培养方式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活动和专业实践,又要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来逐渐涵养。因而,应采取多方位分步骤的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将氛围育人、课堂教学和实践培养有机结合。第一阶段为基础建构阶段,以导师引导下的学校、课堂教育为主,主要解决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素养的培养问题;第二阶段为专业和实践阶段,以学校和社会导师(企事业单位专家,甚至经济社会知识丰富的乡村干部)共同指导培养为主,主要解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第三阶段为创新实践阶段,以企业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培养为主,主要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6]。从而支持学生建构起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见图1。

图1 “多方位分步骤”培养模式图示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创新既是观念的突破,也是过程的实践。通过研究性学习,将学生引入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最活跃的前沿。一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二是通过研究型专业课程和专业实践项目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毕业课题从开题到答辩,就是一个创新的实践过程。对该过程的每个关键环节都需要认真把握。综合实践报告、论文开题报告、中期研究报告、毕业答辩是确保毕业课题质量的四个重要环节[7]1-3。要实现综合实践报告能在导师的指导下提出创新理念,开题报告能制定适宜的创新研究思路,中期研究报告可把握和修正研究过程,毕业论文能提升总结和分析能力。

(四)以“双师型”导师播撒创新和实践知识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关键和难点。要突破这一问题,必须打破体制障碍,重视聘请企事业单位经管专家甚至经济社会知识丰富的乡村干部作为大学生导师,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构成“双师型”导师队伍。从而将学生引到创新和实践的最前沿,通过参与重大项目调研实践过程,锻炼学生的胆略、气魄和实践能力,促其尽快成长成才。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M].何 畏,易家详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74.

[2]唐景莉,谢天武,蒙 彬.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接受采访时的谈话:人民大学探索人文社科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0-7-3(01).

[3]俞可平.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政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02).

[4]雷家骕.青年应是当代中国创新创业的先锋队[J].中国青年科技,2008(5).

[5]孔翰宁,张维迎,奥赫贝.2010商业模式:企业竞争优势的创新驱动力[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张遇哲.乔布斯的传奇能否复制[N].中国青年报,2011-8-26(02).

[7]徐德龙.自主创新中的真善美[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2).

猜你喜欢
经管类大学生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5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1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