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官方版民国北京老地图

2013-11-20 10:19宗绪盛
北京观察 2013年1期
关键词:皇城中南海民国

文/宗绪盛

一幅图是一段历史,是一个见证,它记录了一座“皇城”的变迁,记载了一座“京城”的过去、今天与将来。那里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这是一幅中华民国二年,即1913年印制的《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它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朝垮台第二年,袁世凯在北京当上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和民国政府成立后,官方出版的第一幅北京城区全图。

该图由民国政府“内务部职方司测绘处”制,京师京华印书局印制。“内务部”是当时的北京政府于1912年4月成立的国务院一个权力极大的组成部门,职掌地方行政、选举、赈恤、救济、慈善、感化、人户、土地、警察、著作、出版、土木、工程、礼俗、宗教和卫生等事务。部内先后设有总务厅、参事厅、秘书处、民治司、职方司、警政司、土木司、卫生司、礼俗司、考绩司、典礼司等部门。职方司则是主掌档案文书的部门。京华印书局的前身则是清朝官办的直隶官书局,1905年被商务印书馆出资接盘,民国后一直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在北京设立的印刷机构。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后与其他厂合并,改称第二新华印刷厂。

由于改朝换代,皇宫虽然还是原来的皇宫,皇城还是原来的皇城,北京还是原来的北京,但大清改为了民国,封建改为了共和,总统代替了皇上,所以皇城还是改变了,政治体制改变了模样,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因此与清末出版的北京城区地图相比,这幅地图所显示的内容也就随之变了样,留下了那个年代与辛亥革命前的“大清朝”和现在的“新北京”不同的民国初期老北京的模样和痕迹。

其中最主要的是,民国政府的大总统府和国务院设在了皇家禁苑中南海。其时,对中南海南岸与“瀛台”相对的“宝月楼”(建于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进行了改建。把“宝月楼”前的一段皇城拆除,然后新砌两堵八字墙,将东西两边的皇城墙和“宝月楼”连接起来,便成为临街的总统府正门,并改名为“新华门” (不知“新华门”3个大字为何人所书),正式成为了民国政府大总统的办公所在地。在楼的后面,濒湖又修建了一座大影壁,从门外望去,使人看不透门内是一片碧波汪洋的湖泊,起到了藏风聚气、掩蔽深奥的作用。这项最初对皇城的改造可说是做得恰到好处,已达到妙到自然的地步。

1928年后,国民党政府设在南京,将北京改称北平特别市。1929年4月,北平市政府决定成立“中南海管理委员会”,将中南海改为公园,正式向全体市民开放。由大清遗老张海若写的魏碑体“中南海公园”横匾,悬挂在新华门楼底层门内。7年后,抗战爆发,1937年12月,以大汉奸王吉敏为首建立起的华北地区伪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设在了中南海,北平再次改称北京。抗日战争结束后,北京又变成了北平,最初李宗仁的“北平行辕”和后来的傅作义的“指挥部”也都设在了中南海。

直至1949年北平解放,同年的9月27日,全国第一届政协一致决定,新中国定都于此,从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地也设在了中南海,仍用新华门作为政府正门至今。大影壁上毛泽东书写的“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昭示着人民的政府在这里为人民服务着。人们每经过新华门前,都投去崇敬和一探究竟的目光。其实,当年毛主席并不想搬入中南海。据孙宝义、张同熙编著的《毛泽东的祖国山河情》所说,当叶剑英建议党中央进驻中南海时,毛主席表示不同意。他说,“我不搬,我不做皇帝,这是原则问题”。他不愿意住皇帝住过的地方。后经周恩来等人说明,搬入中南海“主要是从安全考虑的,四周的红砖高墙是很好的安全屏障”,毛主席这才同意搬入中南海,一直住到了1976年去世。从1980年5月开始,中南海又有了以后长达9年的部分开放,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份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南海部分对外开放时印制的《中南海参观纪念》宣传折页,十分精美。它在开头的简介中,是这样描述中南海的:

中南海位于北京故宫西侧,与北海旧称“三海”,又名“西苑”、“太液池”。面积约一千五百亩,其中水面约七百亩。始建于辽金,历经元、明、清各朝,是封建帝王的行宫和宴游之地。明代已具现有规模,但现存建筑则多属清代的遗迹。民国时这里曾设立过“总统府”、“大元帅府”和其他办事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一直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场所。中央人民政府设在这里,中央军委也曾在这里办公。党中央、国务院、政协、中央军委都曾在这里召开过重要的历史性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都曾在此居住、办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和国务院仍在中南海开会、办公,许多领导同志也仍在这里居住。中南海不仅是全国最高领导中心,而且还是国内群众活动和国际友好交往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

此外,这份宣传折页还刊登了毛主席曾居住过的丰泽园(菊香书屋)以及颐年堂、静谷和瀛台等当时允许参观的景点的照片。想当年初次走进“中南海公园”,那种神秘、兴奋和感慨,依然记忆犹新。一转眼,这已是20年前的事情了。

从这幅《实测北京内外城地图》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其时民国政府国务院的各部门,也进驻了大清在天安门前、大清门内和皇宫两侧的原清廷六部等地办公。如“总统府”西边的南北街“灰厂”原叫“邮传部后身”,即民国“交通部”所在。这些在图上都有明确的标记。由于“总统府”的关系,皇宫西侧的“灰厂胡同”就改称为现在的“府右街”了,但这已是该图出版以后的事了。

而令人感到最“改朝换代”的是,天安门和正阳门之间的“大清门”改为了“中华门”,以示清朝的结束,民国的开始。大清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明代称“大明门”,是明清两朝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又称“皇城第一门”。皇家遇有大典活动进出此门。朝代的更替,使一座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新的“脸面”。辛亥革命胜利后,国民政府决定将“大清门”改为“中华门”。在辛亥革命一周年的前一天,即1912年10月9日清晨,“大清门”的旧匾被取下,准备翻过来再用时,人们发现匾背后已有“大明门”三字。原来当年更名“大清门”时已将背面使用过,只好重新赶制了一块新匾,由京兆尹王冶秋书写“中华门”3个字,掀开了“中华民国”新的篇章。这座历经3个朝代600多年的“皇城第一门”,在1959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被拆除,1976年在其遗址上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每忆起这些旧事,我总想:“中华门”不在了,那两块匾现在会在哪里呢?

这幅图还让人“心动”的是,它不仅完整地保留了皇宫王府、寺庙教堂各类建筑,而且详细准确地反映了官署设置、地名变更等情况。尤其对那些与民生有关的邮局、学校、医院、水井,都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于图上。这些都是已往的同类地图中所没有的。

这幅图记载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是研究民国初年历史的重要史料。图上绘有方格网,注明“每方格代一华方里”,比例尺为1∶8500。该图尺寸为115厘米×100厘米。在这不大的篇幅之间,在这图中的条条大街胡同之间,在这变化的字里行间,从大清到民国,从几千年的帝制到共和,有着太多太大的变化,而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说的话也太多太多,单就这幅图就可写出一本书来,不是吗?总之,“天”变了,一切都变了,图上说的真儿真儿的。

我所收藏的这张图,是2006年花了5000元从琉璃厂一位熟悉的店老板处购得。一天,到他店里闲聊,无意得知他有一幅老北京地图在保利拍卖会参加拍卖,准备撤拍回来。他知我想要,立即陪我去了保利,按底价转让给了我,实属朋友价。回来我几乎查遍了有关老北京民国地图的资料,才知道这是大清灭亡后,民国最早的一份由官方印制的北京地图,现在存世很少,难得一见。据报道,2007年11月,北京海王村拍卖会曾拍了这样一幅地图,参考价8000至10000元人民币,最后以22000元的价格成交。实际上,这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价位。这幅图是一个新的“朝代”的最早见证,绝对是一个“好东西”。不过,在一些人眼里,它并不算什么,因为它不是“艺术品”,与古字画、老瓷器相比,不值什么钱,所以“有钱人”不会拿正眼看它。但它是一段历史,是一个见证,它记录了一座“皇城”的变迁,记载了一座“京城”的过去、今天与将来。那里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猜你喜欢
皇城中南海民国
大宋皇城司兴衰
中南海的深情
山西皇城村:从挖煤炭到“挖”文化
民国电影宣传有奇招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沅澧大地楚城文化遗址新探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