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

2013-11-22 02:27高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4期
关键词:硬膜外手术室麻醉

高冰

在治疗的过程中,手术和麻醉均能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当这些应激非常强烈时,会严重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1]。硬膜外麻醉是我国很多手术选择的麻醉方式,它是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脊膜外间隙,从而阻滞患者的脊神经根产生麻醉效果。该麻醉方式具有简便、经济、镇痛效果好、肌肉松弛可靠,对循环、呼吸影响相对较小的特点[2]。但由于该方法麻醉范围有局限性,患者在手术中会保留意识和知觉,这就会使很多患者对麻醉效果产生顾虑,对手术产生恐惧,从而使应激反应的程度增加,影响麻醉和手术效果。为了更好地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我科护士对硬膜外麻醉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18例,均为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其中男98例,女120例,年龄21~59岁,平均年龄(40.38±6.51)岁。218例患者中实行剖宫产的为29例,胫骨骨折内固定术27例,卵巢囊肿剥除术37例,髋关节置换术6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4例,其他手术22例。麻醉药品为2%利多卡因或2%丁卡因,内加0.1%肾上腺素0.1 ml~0.2 ml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09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手术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术前巡访 患者在手术前由于缺乏对麻醉知识、手术方法等方面的了解,进入手术室后或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引起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有时候甚至绝望,这些应激反应会严重影响麻醉效果和手术的实施,同时还会造成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如心肌梗死、脑梗死等[3]。因此,手术室护士应当在手术前1 d到病房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并且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的方式及术前禁食、禁水的原因和时间等。让患者了解硬膜外麻醉的位置、麻醉过程中患者的体位和感觉以及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使患者对整个手术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解除或减轻患者的恐惧与紧张心理,以便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手术,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1.2.2 术前及麻醉中的护理 在手术开始之前应准备好相关进行抢救的药物、血浆,检查所有仪器是否正常,手术器械是否齐全,以便出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应当主动热情地为其介绍手术室内的环境和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营造温馨的氛围,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忧虑的心情。手术室护士应当协助麻醉医生按照一定原则和生理解剖结构完成对患者体位的摆放。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可握住患者的手,给予鼓励,或者与患者进行交流加油鼓劲,以便顺利完成整个麻醉操作过程。

1.2.3 术中护理 由于硬膜外麻醉只是局部阻断痛觉,患者为麻醉部位仍保留意识和知觉,患者在没有痛觉的情况下,对术者的操作仍然能够感觉到。医生在手术中牵拉引起会引起患者血压降低而导致呕吐、头晕、口渴等症状的出现,这样会加剧患者的心理负担,这时手术室护士应当鼓励患者诉说,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让患者尽快调整其负性情绪,使患者的生理或心理应急反应降到最低,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4]。由于麻醉药物能够明显影响人体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功能,手术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出血量等指标的变化,以及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渗漏以及是否出现输液反应等情况,积极、合理配合麻醉医生,在手术中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

1.2.4 术后护理及随访 手术结束后,手术室护士应当用温生理盐水将患者皮肤上残留的血迹擦净并进行消毒,并为患者穿好衣裤或盖好被单,注意保暖。在搬送患者时应当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及各种引流管。并于术后3 d内对患者进行随访,仔细了解伤口疼痛及愈合情况,并记录患者在术中的感受及麻醉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观察的指标主要包括:①生命体征:分别测量患者进入手术室前、麻醉后15 min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次数。②麻醉效果:根据术后对患者的随访及患者在术中的感受,将麻醉效果分为优:患者无疼痛感;良:患者偶有不适或可忍受轻微疼痛;差:患者明显感觉疼痛或疼痛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例在进入手术室前以及麻醉后的生命体征比较(±s)

表1 两组病例在进入手术室前以及麻醉后的生命体征比较(±s)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

表2 术后两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评价(例,%)

3 讨论

手术和麻醉是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的刺激源,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和躯体的不适,严重者会出现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会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5]。由于硬膜外麻醉是目前我国临床手术经常采用的麻醉方式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单纯硬膜外麻醉失败率和阻滞不全发生率达12.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降低,心率减慢,呼吸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为94.46%,明显高于对照组7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减轻紧张焦虑等应激反提高麻醉效果。

采用有效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术前焦虑情绪,减缓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应激反应带来的不良影响减轻或消失,让患者积极配合麻醉及手术,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麻醉效果[6]。因而,在手术室的护理有必要建立一系列人性化的护理干预程序,如行为干预、心理干预、术中关怀、术后随访等,有利于患者的麻醉、手术以及临床的恢复。

[1]杜爱侠.硬膜外麻醉穿刺深度与麻醉效果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09,11(14):563-564.

[2]郑小春,肖红兵.硬膜外麻醉前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情绪干预的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53):207.

[3]杨小敬.舒适护理对减轻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11,33(5):790-791.

[4]满翠荣.触摸护理在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新医学导刊,2009,8(2):56-57.

[5]袁喜生,朱佳晖,宋文涛.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护理研究,2009,23(2):510-511.

[6]乔翠芬,李兰芝,谢露霖.健康教育在手术室的应用.家庭护士,2008,6(2A):89.

猜你喜欢
硬膜外手术室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