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脊椎骨折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2013-12-01 08:57尹安高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钉棒植骨椎弓

尹安高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 云南 保山 679100)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直接加注了交通损伤、高处坠落伤的发生比例[1],而这些问题也增加了胸腰椎骨折脱位现象,最终导致了脊柱解剖结构稳定性以及神经功能的破坏和损害情况,主要发病群体为青壮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也受到了临床治疗的重视。随着临床治疗工作的展开发现,对于此类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置入以及内固定的植骨融合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明显,提高了胸腰脊椎骨折、神经损伤患者的生命安全状态,保证了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下面对我院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具体临床资料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于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治疗胸腰脊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52例,均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经过X 线、CT 以及MR 诊断明确[2];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胸腰部表现出了骨折以及活动受限情况;及时排除[3]了存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以及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研究的52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均在22岁以上、65岁以下,平均年龄为(38.45±6.25)岁;对患者采用Denis[4]进行分类:爆裂型、安全带型、压缩型以及骨折脱位型患者分别为19例、11例、15例、7例;对患者的髓损伤严格按照ASIA 进行分级:其中A 级患者6例、B级患者19例、C 级患者20例、D 级患者为7例;患者致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25例)、压砸伤(3例)以及其他(2例);患者的具体骨折部位:T10(3例)T11(8例)T12(20例)L1(22例)L2(2例)。

1.2 治疗方法: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为局部性麻醉,取俯卧位姿势,患者的腹部以及腰部分别进行悬空以及略后伸处理,手术过程中以患者的具体受伤部位作为正中切口的依据,然后依次对各层切开处理,在C形臂X 线下来检查具体的定点,在保证定点无误情况下顺钻入的通道来依次进行椎弓根螺钉的相应钻入,在此基础上结合手术开始前的CT、X 线检查结果,采用椎弓根探针进行插入探测来确定钉道在椎弓根内,并进行椎弓根钉的合适拧入,在连接钉棒系统以及撑开复位后固定的状态下逐渐切除伤椎一直到减压彻底为止,最终在做好髂骨块的修整后,进行植骨的加压固定处理。于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做好复查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6]:参与研究的患者其治疗前后的总体数据均采用SPSS20.0的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数据均以±s)和(%)进行表示,对于治疗前后的数据采用t值以及X2进行检验分析,当P<0.05显示治疗前后的总体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详见下表1,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椎体前后缘的高度恢复状态、Cobb角恢复等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上来看,较患者手术之前,术后的神经损伤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具体情况详见下表2。

表1 患者术前术后指标观察情况对比分析表[n(%)±s]

表1 患者术前术后指标观察情况对比分析表[n(%)±s]

?

3 讨论

综上所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的胸腰脊椎骨折患者愈发繁多,主要引发此病的原因包含交通损伤、高处坠落伤、意外跌伤以及其他等,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秩序以及生活质量。具体总结此病的主要特点:由于椎板、小关节等处的骨折造成脊柱不稳;由于脊髓神经根压迫,引发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后凸畸形情况等等。从临床治疗工作的展开情况来看,胸腰脊椎骨折与神经损伤合并患者一直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所谓脊柱胸腰段主要位于较为固定的胸椎以及活动腰椎之间的位置,主要是指人体的胸11至腰2椎体等相应的椎间盘韧带结构,所以对于此类患者开展手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解除患者的脊髓压迫、纠正畸形状态以及恢复椎管容积和脊柱稳定等等。而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自开展以来,便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Cobb角)以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具体总结此种手术的优势:可以对手术患者进行短节段的固定处理;可直接固定脊柱三柱位置;能够最大限度上达到矫正脊柱三维效果;可以彻底减压达到恢复患者的椎管横截面积的目的;植骨融合率更高。但是为了保证此类手术的总体效果,要做好手术指征的判断选择:存在完全或非完全截瘫情况;患者的椎管内存在骨块压迫脊髓情况;存在严重性的神经根疼痛(神经根被压)等。从本组实验数据来看,后路手术具有操作性简单、出血量少、减压效果彻底以及危险性小等优势,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表2 患者的术后神经功能总体恢复情况分析表[n(%)]

4 结语

本组参与实验的52例胸腰脊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其所采取的手术治疗(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促进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状态,值得推广。但是为了保证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需要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症,提高预后治疗效果。

[1] 汪建良;许科峰;于晓华,等.胸腰椎后外侧钉棒系统前后一体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疾病的近期疗效[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4):295-298

[2] 刘军;李雄波.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5例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6):448-450

[3] 刘兰泽;陈先;卢占彬,等.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断钉断棒原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8):618-620

[4] 于海龙;雷伟;朱锦宇,等.术前模拟椎弓根螺钉置人在治疗中重度腰椎滑脱中的作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7):512-513

[5] 刘军;项良碧;王琪;陈语;于海龙;曹艳.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12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5):1156-1158

[6] 王向阳;戴力扬.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发展[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7):488-489

[7] 胥少汀;刘树清.脊柱脊髓损伤的过去与现在一唐山大地震后的30年回顾[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7):548-549

猜你喜欢
钉棒植骨椎弓
Sextant经皮微创脊柱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探析
浅论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伴不全瘫的疗效分析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腰椎附件结构性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一期复合植骨外固定架固定、VSD引流治疗Gustilo-Anderson Ⅲ型骨折的临床观察(附8例报告)
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干预腰椎管狭窄的早中期临床分析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