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2013-12-03 02:07梁艳华刘宗行蔡学敬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学法过程课程

梁艳华 刘宗行 蔡学敬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重庆 402167)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目前大多数高校所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上机练习”的模式[1],虽然能够达到传授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该教学过程有其自身的弱点。本文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对“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寻求一种更好、更适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品质[1]。

1 项目教学法

项目即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2]。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完成项目,达到教学目标,可称为“项目教学法”[1]。 可以认为,“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等,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教学阶段进行[2]:

首先,明确项目任务,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其次,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再次,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己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最后,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

2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课程具有原理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其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项目,让学生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中数据库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实现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如数据的输入、修改、删除及查询等,从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方法,并使学生能够进行类似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高其综合应用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认知的能力。

2.1 教学设计

根据学习层级理论,学生在具体的项目开发前应先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术,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数据结构的基本知识等。此项目的学习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开发系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在此过程中理解运用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方式并应用到实践中去。据此分析,笔者所构建项目的学习活动的技能层级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的学习活动所构建的技能层级分析

2.2 教学实践

2.2.1 实验对象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要求,笔者在计算机专业2009级1班和2班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其中2班为实验班,参与教学实践的同学人数为23名;1班为对照班,共有35名同学,两班为同一任课教师。此次实践的阶段为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学时为24学时,周数为6周。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了测试,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理论水平,并进行了比较,详见表1。从统计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两个成绩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班和实验班实验前的成绩对比

2.2.2 实验设计原则 笔者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在实验设计中遵循了以下原则[1]:①根据所学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让学生自行确立项目的主题。②教师指导学生,使其项目来源于实际生活,能真正参与到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去。③课程为现行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必修课程,其上课学时数和上课周数均遵照现行教学计划。

2.2.3 实验实施步骤 本次教学实践从2012年4月6日开始,至2012年5月20日止。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成6组,采取自愿组合的原则,每组自选1名组长,开展了以“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为主题的项目教学活动[1]。从项目开始,即要求学生思考,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完成项目需要采用哪些技术?这些技术又牵涉哪些知识点?如何运用到项目中去?学生完成的信息系统应具有基本的数据管理功能等等[1]。整个项目均遵照教学计划安排的时间进行,教师从设计方法、系统流程等方面加以指导[1]。

对于实验班,其研究实施分5阶段,详见表2。

表2 实验班实施研究的5个阶段

注:对照班则按照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

3 实验结果

3.1 平均得分情况

学期结束后,采取传统的评价方式,通过笔试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进行考核。经统计,其两个班的平均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试验后两个班平均得分情况对比

3.2 各题型得分情况

根据笔试试卷中试题所考察的知识类型,将试题划分为基础知识、上机操作、程序编写、和系统设计与开发四类,在这四类试题中,基础知识分值为40分,上机操作的分值为13分,程序编写的分值为25分,系统开发与设计的分值为22分,总分值为100分。经统计,两个班各种题型的得分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各类题型得分情况对比

4 实践过程中的启示

本次实践结果表明,在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的整体效果。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有较

明显的改善。在进行“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的几个问题:

4.1合理设置

设置的“项目”,应包含教学大纲中的多个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更好的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同时,项目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学生能以成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2合理组织

由于“项目教学法”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单独的项目。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分组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模式。在一个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完成具体的任务。一般情况下,每组3~5人,并使好、中、差的学生合理搭配以便项目顺利的进行,并培养其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1]。

4.3 合理评价

对于完成项目的评价,需针对小组对项目的完成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注意结果,还需考虑项目进行的全过程,比如:观察小组工作中哪些学生做的工作多而且重要,哪些同学是在别人的指导下工作的[1],综合进行成绩评定。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引入“项目教学法”可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力.项目教学法在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课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08.35.

[2]陈晗.项目教学法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9(16):22.

猜你喜欢
教学法过程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