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劳动就业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2013-12-06 08:38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监察市民

张 黎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 200003)

2012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根据该规划精神,近期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通过12340社情民意调查专线开展了一次有关上海市民劳动就业服务需求方面的电话调查。调查问卷以“关注重点、关注内容、改进需求”为模式,征询了市民对劳动就业服务方面的需求和意见。

一、市民对劳动就业的总体认识

1.劳动关系协调与权益保护最需要改进。国务院“十二五”规划将劳动就业服务分为就业服务和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权益保护等几个方面。调查显示,当问及市民“有关劳动就业服务方面,上海哪个方面最需要改进”时,39.9%的市民认为劳动关系协调与权益保护最需要改进;其次是职业技能培训(34.2%),第三是就业服务和管理(15.1%),另有10.8%表示不了解。

2.职业技能培训普遍受关注。调查显示,职业技能培训普遍受到关注。分收入来看,低收入(月均2500元及以下,下同)市民、中等收入(月均2501-10000元,下同)和高收入(月均10001元及以上,下同)市民中认为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比重分别为25.8%、38.4%和37.5%。分学历来看,低学历(初高中及以下,下同)和高学历(大专及以上,下同)中认为需要加强职业培训的比重分别为31%和37.9%(表1)。

3.中年市民更关注就业服务和管理。调查显示,中年(41-60岁,下同)市民对就业服务和管理的关注度相对比其他年龄组的市民高:中年市民中认为需要加强就业服务和管理的比重为17%,分别比青年(16-40岁,下同)和老年(61岁及以上,下同)中高2.2和4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分组市民对劳动就业服务不同方面的重视程度

二、市民对劳动就业服务的主要期待

根据问卷和调查设计方案,以下市民意见来自被调查样本中表示了解相关情况的部分样本。

1.就业服务和管理:加强监察执法最受期待。调查显示,在就业管理和服务方面,20.8%的市民最关注的是提供援助扶持,居首位;其次是提供社区支持,占19.6%;加强监察执法和加强政策指导均占19.2%,同列第三(图1)。

图1 市民对就业服务和管理中最需要加强方面的认识比重(单选)

分年龄来看,青年受访市民中,按选择比例排序前三项分别是提供社区支持(23.3%)、完善信息发布(23.3%)和提供援助扶持(21.4%); 中年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提供援助扶持(23%)、加强监察执法(21.8%)和完善信息发布(18.4%);老年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加强政策指导(34%)、提供社区支持(18%)和提供援助扶持(16%)及加强监察执法(16%)。

分学历来看,低学历受访市民中,按选择比例排序前三项分别是加强政策指导(23.6%)、提供援助扶持(21.3%)和加强监察执法(21.3%);高学历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完善信息发布(27.4%)、提供援助扶持(20.4%)和提供社区支持(19.4%)。

分收入来看,低收入受访市民中,按选择比例排序前三项分别是提供援助扶持(25.7%)、加强政策指导(20.8%)和提供社区支持(18.8%)及加强监察执法(18.8%)。中等收入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完善信息发布(22.3%)、加强监察执法(21.5%)和加强政策指导(19%)。高收入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提供社区支持(44.4%)、完善信息发布(22.2%)和提供援助扶持(16.7%)。

2.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产学结合最受期待 。调查显示,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28.1%的市民最关注的是加强产学结合,居首位;其次是提供援助扶持,占21.7%;列第三的是提供社区支持,占20%(图2)。

图2 市民对职业技能培训中最需要加强的方面的认识比重

分年龄来看,青年受访市民中,按选择比例排序前三项分别是加强产学结合(28.7%)、提供社区支持(22.2%)和提供援助扶持(19.6%);中年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提供援助扶持(25.7%)、加强产学结合(24.6%)和提供社区支持(18%);老年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产学结合(32.1%)、提供援助扶持(19.8%)和提供社区支持(19.1%)。

分学历来看,低学历受访市民中,按选择比例排序前三项分别是提供援助扶持(925.1%)、提供社区支持(21.3%)和加强产学结合(19.1%);高学历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加强产学结合(36.8%)、提供社区支持(18.8%)和提供援助扶持(18.4%)。

分收入来看,低收入受访市民中,按选择比例排序前三项分别是提供援助扶持(24.8%)、提供社区支持(20.4%)和加强产学结合(19.7%);中等收入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加强产学结合(30.4%)、提供援助扶持(20.9%)和提供社区支持(20.4%);高收入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加强产学结合(48.5%)、提供援助扶持(18.2%)和提供社区支持(12.1%)及加强政策指导(12.1%)。

3.劳动关系协调与权益保护: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最受期待。调查显示,在劳动关系协调与权益保护方面,44.1%的市民最为关注的是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居首位;其次是加强监察执法,占25%;列第三位的是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制,占13.7%(见图3)。

图3 市民对劳动关系协调与权益保护中最需要加强方面的认识比重(单选)

分年龄来看,青年受访市民中,按选择比例排序前三项分别是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42%)、加强监察执法(24.9%)和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系(16.5%);中年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49.2%)、加强监察执法(21.2%)和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系(13.5%);老年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是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41.3%)、加强监察执法(32.1%)和加强政策指导(9.2%)。

分学历来看,低学历和高学历受访市民的选择次序相同中。低学历受访市民前三项选择排序依次为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46.7%)、加强监察执法(26.1%)和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系(9.4%)。高学历受访市民中,前三项依次为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41.3%)、加强监察执法(23.9%)和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系(18.4%)。

分收入来看,低收入受访市民中,按选择比例排序前三项分别是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50%)、加强监察执法(26.5%)和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系(9%);中等收入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为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42%)、加强监察执法(24.4%)和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系(14.9%);高收入受访市民中,前三项分别为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33.3%)、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体系(27.3%)和加强监察执法(24.2%)。

三、市民倾向的劳动就业服务改进措施

本次调查还就加强劳动就业服务的具体措施,征询了市民的意见。根据问卷和调查设计方案,以下市民意见限于被调查样本中表示了解相关情况的部分样本。

1.就业服务和管理

(1)加强政策指导:市民希望加强实施就业援助工作。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加强政策指导的问题,28.3%受访市民认为应该加强实施就业援助工作,列第一;其次,各有17.4%的市民认为应该提供就业权益保护指导和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同列第二。

(2)完善信息发布:市民建议提供职业需求信息。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完善信息发布的问题,28.6%受访市民认为应该提供职业需求信息,列第一;其次, 16.7%的市民认为应该提供创业指导信息,列第二;各有14.3%认为应该完善网络信息发布体系和提供网络视频教程,同列第三。

(3)提供社区支持:市民看重提供就业需求信息。调查显示,对于如何提供社区支持的问题,31.9%受访市民认为应该提供就业需求信息,列第一;其次,27.7%的市民认为应该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列第二;17%认为应该提供就业政策信息,列第三。

(4)加强监察执法:市民关心全面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加强监察执法的问题,21.7%受访市民认为应该全面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列第一;其次,各有19.6%的市民认为应该是加强劳动岗位资格监督和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同列第二。

(5)提供援助扶持:市民关注对就业困难家庭提供岗位推荐介绍服务。调查显示,对于如何提供援助扶持问题,56%受访市民认为应该对就业困难家庭提供岗位推荐介绍服务,列第一; 其次,16%的市民认为应该提供小额自主创业资金或贷款,列第二;12%认为零就业家庭应该优先享有公益性岗位配置,列第三。

2.职业技能培训

(1)加强政策指导:市民赞成提供创业指导服务。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加强政策指导的问题,29.5%的受访市民认为应该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列第一;其次,21.8%认为应该提供就业权益保护指导,列第二;各有12.8%认为应该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和加强实施就业援助服务。

(2)完善信息发布:市民支持提供创业指导信息。调查显示,在完善信息发布方面,26.8%的受访市民认为应该提供创业指导信息, 列第一;其次,23.9%认为应该提供职业需求信息,列第二;15.5%认为应该完善网络信息发布体系,列第三。

(3)提供社区支持:市民建议提供就业需求信息。调查显示,对于如何提供社区支持的问题,26.6%的受访市民认为应该做好提供就业需求信息的工作,列第一;其次,23.9%认为应该帮助困难家庭就业,列第二; 20.2%认为应该“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列第三。

(4)提供援助扶持:市民重视对就业困难家庭提供岗位推荐介绍服务。调查显示,对于如何提供援助扶持的问题,40.7%的受访市民认为应该对就业困难家庭提供岗位推荐介绍服务,列第一;其次,25.4%认为应该让零就业家庭免费享有就业培训,列第二;13.6%认为应该提供网络职业技能培训,列第三。

(5)加强产学结合:市民希望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调查显示,对于加强产学结合的问题,31.7%的受访市民认为应该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列第一;其次,18.8%认为应该对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提供劳动预备制培训,列第二;17.8%认为应该增加企业实习岗位,列第三。

3.劳动关系协调与权益保护

(1)加强政策指导:市民希望提供创业指导服务。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加强政策指导的问题, 22.2%受访市民认为应该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列第一;其次, 20.4%则认为应该加强实施就业援助工作,列第二;18.5%认为应该提供就业市场监测信息,列第三。

(2)完善信息发布:市民建议加大社区宣传功能。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完善信息发布的问题, 28.6%受访市民认为应该加大社区宣传功能,列第一; 其次,各有19%认为应该完善网络信息发布体系和提供法律服务信息,同列第二。

(3)加强监察执法:市民倾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加强监察执法的问题, 20.1%市民认为应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列第一;其次,18.2%认为应该加强劳动岗位资格监督,列第二;16.4%认为应该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和进一步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列第三。

(4)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市民认为应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完善工资决定和保障体系的问题,市民的看法较为一致,46.4%受访市民认为应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列第一;其次, 13.9%认为应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模式,列第二; 12.9%认为应该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列第三。

(5)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调查显示,对于如何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制的问题, 23%受访市民认为更应该“提高仲裁执行效果”,列第一;20.7%认为应该“加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力量”,列第二;18.4%认为应该 “健全劳动争议预防机制”,列第三。

猜你喜欢
产学监察市民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基于产学协同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智慧监察“行稳”方能“致远”
独立设置“环保警察”促环境监察执法
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优点和形式探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江西:网上监察“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