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柯城区运用统计法制助推“双强双型”工作探索

2013-12-06 08:38刘海英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年12期
关键词:柯城区统计法统计人员

刘海英

(衢州市柯城区统计局,浙江 衢州 324000)

《统计法》作为整个统计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开展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保障,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的有力保证。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30周年,也是浙江省统计局在全省统计系统开展“强基层强基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统计”专项行动(简称“双强双型”)的第一年。“双强双型”专项行动是推进统计改革创新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把统计法制和“双强双型”紧密结合,使专项行动由法律来规范,使统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利于推动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也有利于加快健全统计组织体系、制度方法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进而全面推动“学习型服务型统计”建设,实现统计工作“基层强、基础强”。衢州市柯城区统计局通过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和统计行为规范,以“三个着重”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双强双型”工作要求,开创统计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柯城区统计法制推动“双强双型”的措施

柯城区采取了以下措施通过统计法制来助推“双强双型”工作:

1.着重强化“法制培训”,树立依法统计理念。近年来,柯城区通过加强统计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促使全区各个层面树立依法统计理念,推动全区统计工作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通过邀请相关专家为全区领导干部授课,提升领导干部依法统计意识,提高依法统计能力。今年年初至今,已组织开展乡镇(街道)、部门“一把手”统计法制暨业务培训1次,分管领导培训2次。同时,柯城区统计局还注重强化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统计人员培训,专门下发文件,制订全年培训计划,培训班平均每月举办1期。通过专门举办统计法制培训班或逢培训必讲统计法的方式,进一步增强全区基层统计人员法制意识,规范统计报表报送,提高统计调查单位的数据质量。

2.着重开展“统计保障”,推动基层规范化建设。统计组织机构不健全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健全统计组织体系,柯城区统计局主动与全区27个部门加强对接,明确统计分管领导和统计人员;与全区17个乡镇(街道)进行沟通,由乡镇(街道)发文建立统计站并挂牌,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重点镇配备3名专职统计人员并明确统计负责人。区统计局督促统计站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做好辖区内统计调查对象确定和调整,在航埠镇、姜家山乡和府山街道3个地方以点带面开展统计规范化示范点建设,指导统计站人员进行网上直报数据审核,建立相关登记或走访记录台账,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制定并动态维护“双强双型”专项行动工作表,打造“学习型服务型统计”品牌。 通过努力,柯城区初步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统计组织网络,推动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

3.着重推进“法制创新”,提高统计法制工作水平。今年以来,柯城区统计局积极探索统计法制工作新思路,一是围绕重点提升能力。结合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名录库建设、规范化建设等重点,组织全区统计系统干部学习统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强化统计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利用统计法解决基层统计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普法宣传形式多样。针对不同普法对象,编印内容有所侧重的统计普法宣传图册、通俗形象的统计产品,如《柯城统计工作和统计普法宣传手册》、《统计数说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展板、视频短片等,在会议、培训、市区主要广场、政府部门等场合发放或巡回展出。在市区人流量大的广场举办统计普法文艺晚会,并借助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等宣传媒介立体宣传,增强统计法宣传实效。三是统计执法规范常态。每个季度确定5-10家报表质量差、问题多的企业作为执法重点对象,努力实现统计执法“每季有重点,全年不间断”,稽查工作常态化,完善统计调查表布置催报制度、法律事务告知等制度,严格规范统计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程序,做好对被检查企业的约谈、督办、限期整改、回访工作,巩固执法检查成果,发挥统计执法服务功能。

二、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系列举措,柯城区统计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效,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更好地发挥了统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谋助手作用。

1.依法统计氛围更加浓厚。全区领导干部、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进一步增强;统计人员依法统计行为进一步规范;调查对象对统计工作及统计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初步形成领导重视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如实填报统计报表的良好氛围,全区名录库准确性、数据质量和“四大工程”贯彻力度等进一步提高。

2.基层统计组织基本健全。柯城区航埠镇、姜家山乡和府山街道3个统计规范化示范点,发文明确统计机构、岗位和统计人员工作职责,并上墙公布,实现机构、人员、办公场地、设备、经费“五落实”。 其他14个乡镇(街道)进一步明确和调整统计分管领导,建立统计站,配备统计人员,村级(社区)也明确统计调查人员,全区范围内的统计调查网络基本健全。

3.统计服务效能和统计服务对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增强服务意识,践行“6.2.2”工作法(即用60%时间做统计业务,用20%时间深入企业、农村一线做调研,用20%时间撰写分析材料),局全体干部深入企业、农村走访调研,统计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统计服务对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三、遇到的难题

虽然统计法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统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作为区级政府统计机构,尽管与县统计局履行职能一样,却面临统计对象类型更多、范围更广的问题,统计对象不仅包括本级和上级机关事业单位,还有大量的规模小稳定性差的第三产业单位。柯城区统计局目前在编在岗人员共计15人,全区纳入统计的单位有“四上企业”有370家,其他各类统计单位1374家、各种调查户2963户,还有各种各样的临时性统计调查、大型普查等,在工作量大、人员少、业务开支大的情况下,做到“应统尽统”、 基层单位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全部达标有一定难度。

2.统计人员稳定性差,执法难。对于区域范围内的部门、乡镇(街道),通过地方政府领导重视统计工作,或统计局与之加强沟通协调,统计队伍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但对于广大的企业,统计员一般由会计兼职,工作量大且稳定性差,统计法制意识相对淡薄,近年来,柯城区统计局尽管开展了大量的统计业务培训,但结合近3年柯城区统计违法案件情况(表1)看,未持证上岗、统计违法仍占相当比例。在执法工作中,由于统计对象对统计法认识不到位,执法缺乏行政强制手段、执法检查力量薄弱等,统计部门监督管理职能还未能充分发挥。

表1 柯城区统计违法案件分类情况占比表(2010—2012年)

四、运用统计法制推动“双强双型”的建议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运用统计法制进一步推动“双强双型”工作开展:

1.运用依法统计理念推进“强基层、强基础”。在“四大工程”建设背景下,统计业务流程实现系统再造,统计工作更加规范,透明度增强,对统计业务的管理要求更高,这更需要统计法制来保障。作为最基层统计局,直接面对区域内广大经济社会主体,更需要牢固树立依法统计理念,在报表布置、收集、整理、汇总、上报等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行动,都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统计方法制度的要求执行。要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涵盖统计数据接收、审核、处理、管理、发布等各环节、各岗位的操作规程流程、质量标准和责任追究制度,对统计工作全过程实行依法管理,提高基层统计机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2.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打造“学习型、服务型”。一方面,要继续强化领导干部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上级统计局开展知识竞赛、发放统计读本等机会,加强沟通协调,营造“学习型统计”氛围,提高领导干部综合法律素质,为建设“服务性统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继续创新统计普法方式方法,拓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深度广度。对广大基层统计人员,通过组织培训班、知识讲座、信用单位评选等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普法深度。对社会公众,要不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和手段,注重普法针对性、实用性、灵活性、多样性。

3.通过提升法制保障能力助推“双强双型”。面对类型多、数量大的统计对象,一方面,统计执法要力度加强、领域拓宽。重点选择一批事关统计工作基础如名录库、规范化建设等开展统计执法,确保执法持续常态;围绕基层统计基础建设、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的目标,以统计稽查、巡查、检查等方式,不分专业、宽领域进行,促使基层统计基础进一步夯实。另一方面,要程序规范、功能拓宽。作为人员紧张的区级政府统计机构,在全员执法情况下,所有工作人员都要熟练掌握《统计法》、《浙江省统计稽查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内容,严格执法流程。通过赠送普法资料、开展现场指导、加强沟通并提出整改建议,拓展执法服务功能,推动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进而助推实现“双强双型”。

猜你喜欢
柯城区统计法统计人员
一次统计执法经历留给我的启示
稳健统计法在实验室能力验证中的应用
常用统计法处理实验室间比对结果的探讨
浙江举行“1122·8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暨统计法、经济普查宣传月活动
衢州市柯城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分析
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中心小学
衢州市柯城区古树名木生存现状调查及保护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