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风暴”的震撼

2013-12-10 07:50王金萍
学习与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策略学校

王金萍

“和谐互助”,创造神奇

“走进即墨二十八中,‘大校大教育,大师大智慧的气势令人震撼,四区六楼十八苑的独特校园立体文化格局令人惊叹,深入到‘和谐互助课堂更是让人拍手叫绝!”

“一步入二十八中,看了二十八中的学校管理和各种展厅,不由得从心里引发一种很大的震撼。但更大的震撼是第二次,是在课堂上,深刻体验到二十八中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课堂魅力。”

“二十八中对‘和谐教育品牌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用心经营‘和谐德育,用情实践‘和谐互助,创造了课堂的神奇!”

“惊叹!实在是惊叹!贵校先进的理念、务实的创劲、高效的课堂、精细的管理、浓厚的文化、周密的组织、周到的服务,我们6位校长只能用‘惊叹来形容我们内心的感受,我们走了那么多学校,到了28中才真正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和谐教育。”

“即墨二十八中这一新典型学校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给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各学校树立了学习的典型榜样。”

“二十八中打造精神特区,内化雷锋精神,践行和谐管理,追求教育无痕,实施和谐互助,打造高效课堂,经营和谐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与二十八中结成手拉手兄弟学校,将二十八中这一青岛地区龙头学校的新理念、新课堂、新策略传播到科左旗。”

“走进即墨二十八中的课堂,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教师满堂灌、口若悬河唱独角戏的现象,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引导便引来学生热火朝天的学习,学生同桌之间有讲的、有听的、有练的,有时还有离开座位请教问题的……”

“一半师傅一半学友占据课堂的整个江山,师友同桌和谐互助,真正实现了生命的狂欢;教师只占15分钟的授课时间,点拨、总结、提升,真正实现了价值的浓缩。”

“多次外出到全国各处名校取经,只有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最为实用,以学定教,整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以学生教学生为主,老师们心甘情愿的将学习权、话语权、时间权、教学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重点高中学校,也应唱响高效课堂主旋律,奏响‘和谐互助教学最强音,掀起‘和谐互助课堂大风暴。”

“简洁高效,来听一节就感到惊奇震撼,易懂易学,来学一天就能娴熟应用。这就是即墨二十八中和谐互助神奇课堂的巨大魅力。”

《现代教育报》这样评价:“一学就会的简洁高效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策略,创造了教育神话!期待全国初中以此为例,对传统教育进行‘改良。”

《中国教育报》如此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生命的狂欢,教师在课堂上实现了价值的浓缩,二十八中用‘主体生命诠释出传奇课堂,用“和谐互助”缔造出特色课堂,这块青岛地区的‘金子招牌以强劲的生命力一路欢歌,越走越美。”

“二十八中是有气质的,气质就凝聚在李志刚校长身上;二十八中和谐德育是有灵魂的,雷锋精神就凝聚在二十八中人身上;二十八中‘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是有生命力的,生命力在以‘师友为主体的高效课堂身上。在二十八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大写的素质教育,什么是真正的和谐教育。”

“即墨二十八中是一座金矿,只要你有心,就有挖不完的金子”。

我也激动地把自己拙劣的感慨写在了留言薄上:“‘和谐互助策略给教学太‘给力了,和谐生合力、合力促和谐、和合力无极、和助无极限。校魂记心中,雷锋在课堂让人久久回味。智慧伴行,路在脚下。”

走进即墨,触摸校魂(这也是他们最珍贵的学校文化)

走进即墨二十八中,静立的雷锋雕像深深地触动着参观者的心灵。这种“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激荡起我心中那份久违了的敬仰。在雷锋渐渐离我们远去和淡忘的年代,学校却将学雷锋活动“课程化、系列化”,“雷锋精神”年年都有新要求,年年都有新主题,常学常新。更重要的是,将“雷锋精神”提升为校魂,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

学校像一个精神特区,雷锋精神显性的物质文化和隐形的人文精神,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自然的存在。课问的校园歌声“学习雷锋好榜样”萦绕于耳,幸福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我走着,听着,情不自禁地跟上唱着,倒是滋润在心头。更为感叹的是将雷锋精神渗透到课堂,渗透到“和谐互助”教学中来。听课时的那一种心灵震撼让我闭眼静听学生们学习的热闹场面,也享受其中,回头看到教室后板上的“校魂记心中,雷锋在课堂”,让我再一次为学生们的学习场景所折服,更为学校的这种独到长效理念默唱爱的赞歌。

“雷锋精神”在课堂

“内因是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二十八中最大的人文是激发了每个学生强大的情感内驱力。就在于“雷锋精神”构建了学生的价值观,激发了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正如他们的吴越校长说的:“雷锋精神所蕴含的爱心、责任心、经过学生内化,形成了学生的内在素质,并最终激发学生向上的决心和意志。”雷锋精神代代传承,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也深深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缔造着一次又一次的辉煌。全市有4/5的清华、北大学生都是从这里初中毕业,学校先后获国家级荣誉称号30多项,学生节目先后5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曾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访问演出,学校小交警代表山东省进北京接受曹钢川上将的亲切接见,给予了高度评价。

“和谐互助”中蕴含着深刻的雷锋精神,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互助结对,师徒共同和谐并进,最终实现了学生问的双赢。

走近“和谐互助”

“和谐互助”简单说就是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组,学习优秀的做“师傅”,学习较弱的当“学友”,课堂上,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这样,通过学生帮学生,亦师亦友,实现师友双赢。“和谐互助”就是“和而共谐,助而互进”。看似简单的教学策略,实际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学思想和科学理念的支撑,以及课堂中形式多样的“师友”互助方式和激励评价,实现师生和谐进步。

“和谐互助”教学策略让师生在共同体验、探究中,充满愉悦和活力,思维不断被丰富、提升,实现了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课堂上,先学后导,教师以学定导,学导和谐,互助共赢。根据课堂上学生互助的具体学情进行巡视点拨、引导,只有在师傅们都不会或全班遇到共性的问题时,教师才做讲解。同时设计的分层提高练习,有效的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这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德育和教学有机的完美结合,能够让课堂生机勃发,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学生的思维、合作等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更好的诱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相信“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一定会还你精彩”,师友互助占据整个课堂,课堂学生的创造性更激发了老师的灵感!在多个互助环节,教师的应变能力、点拨总结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和谐互助”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当堂巩固的和谐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听听专家的评价:“这是非常务实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侧重方法的指导;学生交流的激情高涨。”

“有三个亮点: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给学生互助学习的空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而且密切了师生、生生关系。教学活动‘收‘放有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老师教得很愉快,很幸福,很轻松。把数学课上得如此轻松,作为数学同行发自内心的震撼和羡慕。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一再倡导的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尽管全国各个学校都做了很多有益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现在看来,我们做的有点片面了。二十八中把我们大家都能做到的但却没有做好的做到了,做好了。我们敬佩你们的大智大勇、认真踏实!”

“耳濡目染即墨二十八中在实施素质教育轨道上大踏步的前行步伐,从管理到教育教学,从师生面貌到学校文化,每一个细节都给我们一行人以极大的震撼和强烈的感染!你们探索的‘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引领,体现了‘引发促发,不如自发的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自悟、自我超越的学习精神,更彰显了‘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真正高效教学!”

中央教科所专家总结“和谐互助”七大优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学生有效时间得到延长,学校师友教学相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更好的诱发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具有较强推广性,实现了德育和教学有机的完美结合。”

耳闻说参加会议的校长们纷纷打电话或发短信表示祝贺和感谢,畅谈自己的收获,用的最多的词汇就是“震撼”!我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所见所闻震撼和感动。

奏响“和谐教育”最强音

文化精神、人文底蕴是学校的灵性、血脉所在。学校重视应有的人文关怀,即墨二十八中借助40年的丰厚文化底蕴,在教学改革中,另辟蹊径,以“用爱心和智慧开启未来”的真善美统一的教育境界探索出了一条以“和谐教育”为特色,通过实施和谐管理,践行和谐德育,推进和谐教学,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雷锋精神”是学校校魂;“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成功的舞台,求知创新的殿堂,和谐发展的乐园”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用爱心和智慧开启未来”是他们的校训。

和谐德育促进学生道德完善,和谐德育是他们和谐教育的重中之重,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德育思路,创新德育途径,改进德育方法,组织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体验教育贯穿始终。通过一系列的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增强了学生的公德心、责任感,形成独具二十八中特点的德育特色,设有专门的德育展室,有丰富的内涵在其中。

创新多样的德育形式。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走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行为和谐是德育教育的现实体现,德育的有效实施归根结底都要回归到行为上来。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各种德育活动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实施德育,做到了教学、德育两不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达成默契,有效地促进了德育的和谐渗透。和谐德育将“知、情、意、行”和谐的整合在一起,以传授道德知识作基础,涵养道德情感为关键,培养道德意志做保证,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归结,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实效。

追求实现和谐教学,优化教学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组织关系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共同成长,从而使其认知、情感、技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创办校刊名为《和谐》,“和谐教育”这独特的教育品牌已成为即墨二十八中一道永恒的风景。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愿景!

震撼后的深思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教育家的名言再一次警醒我们。必须变换角色,真正把学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互助学习,互助思考,互助实践。我们做好导的工作,导规律,导方法,导能力,导情感,导知识,导注意点,导联系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有精彩的点评,练好画龙点睛之功,学生就会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就会采取一切有利于学习的手段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更有信心地面对一切困难,想方设法地去解决困难。我们让权但不弃权,做好课堂教学的策划者、指挥者、组织者、提升者,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激励者、促进者,体现我们的主导价值。

在学习“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时,还应该在对“和谐互助”教学策略的内在精神和形式上进一步探究学习、提高。尽管“和谐互助”教学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还要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研究、反思、改进,创新。“和谐互助”已香飘全国,相信不久“和谐共赢”也会香飘育才。

总之,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我们认真履行好职责的一个提升,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幽默的语言、强大的亲和力和豁达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用人格光辉照亮学生心中的美好,用平实的心态和最真实的美丽试着改变我们和学生的生存状态。相信这种教学策略一定也让我们很享受,能真真正正地找回我们老师那应有的职业幸福感!最后我就用即墨二十八中一个老师的这几句话结束我今天的发言,“‘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出现,恰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探索的路。它又如一件法宝,赐予我们无穷的力量,使我们成为了‘千手观音,爱抚着我们的每一个学生,爱抚着每一颗正在成长的积极向上的心。”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策略学校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学校推介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