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电视节目模式引进现状——以2013年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为例

2013-12-12 02:53余瑾毅吴龙胜
传播与版权 2013年6期
关键词:真人秀卫视电视节目

□余瑾毅 吴龙胜

一、引言

当下,我国正在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媒介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媒介产业发展全球化、商业化背景下,电视正成为文化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电视节目生产也已然具有越来越显著的文化产业特征。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曾提出,大众媒介的文化产品生产,本质特征是该“事物本身的标准化”。文化工业产品的生产将“文本性的产品……生产过程时的标准化”定型,并具体化为很多“标准化的模式”。对照看当下电视节目的生产,其节目“标准化模式”的成形,演绎着类似的生产流程。“电影是一种类型化生产,而电视应该是一种模式化生产。”优秀电视节目的样式常常成为众多从业者学习借鉴的榜样,构成“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节目模式的存在和成为仿制对象,是电视作为文化工业的生产属性使然。流行的节目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和市场引领价值。当前全球电视市场上,节目模式的创新、研发、生产、销售所产生的效益体现得越来越显著,已成为电视竞争领域的重要内容产品。创新、研发流行的节目模式,已成为国际电视业竞争的重要策略。可以说电视业的竞争已进入节目模式创意竞争阶段。

二、电视节目模式概念和引进动因

(一)何为电视节目模式

电视节目模式(Format)是指电视从业者基于节目的制作经验,由节目内容、节目流程、内部结构、播出形态等多个部分组成的概念。现阶段,电视节目模式的定义大多是对其特征抽象性的概括。它起源于一个创意,从创意到最后形成完整的电视节目模式,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模式设计,从点子到完整的创意,即脚本,创意的文字记录,又被称为“纸上模板”;模式发展,从创意案到一套规范的操作方法和制作流程,即通过制作和摄制将纸质模式发展成为可供播放的电视节目;模式发行,形成节目市场推广、发售、衍生产品开发等策略,最后才形成较为完整的电视节目模式。

《电视节目模式的跨国流动与本土化》一文认为,电视节目模式是指某个系列电视节目的制作框架,它包含演播室布置、布景、灯光、台词脚本等,对目标受众特征和期望收视率也有规划。《模式化的电视时代》认为,“节目模式”是一种严密的节目制作体系,经创意思考后,研发出完整的电视节目流程设计,在此基础上生产的电视节目必须播出前经过观众预审,播出后获得优良的收视市场回报。成功的节目才被称为“节目模式”。

(二)引进海外节目的原因

首先,电视是一个创意行业,需要源源不断的新思路、新点子,才能不断吸引观众,进而提高收视率,扩大商业收益。电视节目模式的引进虽然不能完全说是电视台的原创,但新的节目内容和节目样式的引进必然会给观众带来新的吸引力,提高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和对电视台的忠诚度。其次,引进海外电视节目模式能增加电视台的营销收入,比如观看节目的人数、广告的插入程度、观众参与的程度等都与电视台的知名度和收入密切相关,可以说电视节目模式是一种潜在的收入来源,尤其是一些与其有关的额外收入是电视节目模式贸易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再次,被引进的电视节目模式往往已经在其他国家不断制造高收视率和高额广告收入,对引进方来说,引进成熟的电视节目模式能够降低原创节目的风险和成本。总的来说,能够短时间提高收视率和获得巨额收入是各电视台争相引进海外电视节目模式的动因。

三、我国电视节目模式引进现状分析

(一)2013我国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引进概况

2013年9月30日,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The Voiceof China)“巅峰之夜”总决赛盛典取得全国42城市6.1的高收视率,4小时直播创下过亿广告收益。《中国好声音》是星空卫视旗下灿星制作引进荷兰塔帕(Talpa)电视制作公司《The Voiceof Holland》的中国版,一经推出,就创造了收视收入奇迹。年初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安徽卫视开播的《我为歌狂》、上海东方卫视《美国偶像》、湖北卫视《SuperstarK》均是海外引进或有他国参与。2013年全国各卫视六档主要的海外版权引进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具体引进路径:

2013年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引进路径一览表

《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无论在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二者都大获成功。但这两个王牌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的节目模式,凸显了我国节目模式创作出口发展不理想。

(二)电视节目模式版权引进现状

1.购买节目模式成为重要手段。2013年,整个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为主,收视率都算不错,这几档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与前几年一味地模仿不同,今年很多电视台将节目模式的引进作为重要手段。这不仅是从模仿到版权引进、购买的一个转变,也体现了我们对电视节目模式版权逐渐重视。前几年,一个电视节目火爆之后,类似的节目便会出现在其他的电视台,导致严重的节目同质化。重视电视节目版权的保护,是对电视节目市场原创力、独创性的保护。

2.重引进、轻研发。在各大卫视纷纷注重从海外引进优秀电视节目模式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本土的电视节目模式的研发、创作,导致几乎没有电视节目模式的输出,尤其是电视综艺节目。重引进、轻研发在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眼里,是电视台数量过多导致,“各个国家电视是少数几家电视台占据全国市场”。湖南卫视总编辑张华立认为“中国创造”核心的问题是创新和版权没有相应的保护。

两人都将矛头指向了非人为的外部因素。我国电视节目的创新受到版权困扰,和法律本关系不大,和从业者自身恶习有关。可见,造成我国电视节目模式创作止步不前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在于我们媒体从业人员。

3.存在电视节目模式引进类型单一现象。回顾近年来我国各电视频道引进的国外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综艺娱乐节目,尤其几乎都是真人秀类的节目,其他类型的很少引进,单一化倾向也导致了节目同质化。今后,在电视节目模式版权交易中,应注意类型的多样化,并加以本土化的调整,以适应时下观众需求。

四、结语

购买海外节目模式,已成为各大电视台打出的一张王牌,然而,面对本土观众,国外模式并不一定是良药,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原创能力,才能真正地可持续发展。2013年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为我们带来很多欢乐,也带来思考。在引进的过程中,是否应该适当对量和度把控,更多关注自己电视节目模式的研发、创新。全球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中国的电视节目何时可以通过创新节目模式,向国际输出版权,才是我国电视节目走向成熟的标志。

[1](德)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M].高丙中(译).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袁靖华.探析我国电视节目模式创新的出路[J].电视研究,2010(8).

[3]蔡新.从电视娱乐全球化看海外节目模式引进[J].艺术科技,2013(6).

[4]陈阳.电视节目模式的跨国流动与本土化[J].武汉声屏,2010(3).

[5]翟梓坪.模式化的电视时代——拥抱“内容为王、模式为先”的中国电视节目创意新时代[DB/OL].http://www.ahtv.cn/.

[6]叶维.比较中外电视模式制作贩卖情况,看中国电视模式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1(24).

[7]王琴.我国电视节目模式版权交易现状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2013(3).

[8]王培杰.如何打造原创节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6).

[9]陈佳瑜.电视节目模式浅析[J].中国电视,2011(10).

[10]袁靖华.电视节目模式创意[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11]肖叶飞,陈净卉.美国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的运营机制及启示[J].电视研究,2010(6).

[12]任玲玲,熊磊丽,陈超.中国音乐选秀类电视节目模式的创新因素分析[J].南方电视学刊,2013(1).

猜你喜欢
真人秀卫视电视节目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调查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省级卫视跨年晚会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