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群体氯气中毒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

2014-01-23 03:23胡秋霞虞秀敏张明燕
浙江医学 2014年24期
关键词:氯气高压氧中毒

胡秋霞 虞秀敏 张明燕

●护理园地

突发性群体氯气中毒高压氧治疗护理体会

胡秋霞 虞秀敏 张明燕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吸入人体后可造成机体缺氧,多器官功能受损,氯气中毒病情发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当,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高压氧治疗可迅速纠正机体的缺氧症状,有利于各器官的功能恢复,因效果显著,已成为临床上的首要抢救治疗措施之一[1]。近年我院收治了85例急性氯气中毒的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结合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2年4月住院并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氯气中毒患者共85例,其中男40例,女45例,年龄19~58岁,平均(39.87±10.28)岁。均为化工厂工人,符合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2]。临床主要表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流泪、咽痛,危重者出现咳嗽、咳大量泡沫痰、胸闷、呼吸困难、昏迷等。本组患者接受治疗时伴有肺水肿8例,其中行气管切开1例,伴心力衰竭3例。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开设氯气中毒专科病房,患者常规予床边吸氧,依据病情予以解痉平喘、利尿、抗炎、改善酸碱平衡及支持治疗,呼吸困难者用无创通气呼吸机治疗,病情危重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予呼吸机辅助呼吸。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符合入舱标准,排除禁忌证后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采用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MPa,加压20~30min,吸纯氧20min×3次,中间休息5min×2次,改吸舱内空气,减压15~2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每周休息1d,疗程根据病情而定,最长为2个疗程。首次治疗及危重患者由有陪舱经验的护士全程陪舱。

2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2.1 入舱前常规护理 群体中毒时大批人员来院治疗,根据病情制订好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合理安排入舱人员和治疗时间,尽量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排除入舱禁忌证。特别是危重患者,应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记录注意事项,进舱前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伴肺水肿患者应听诊肺部啰音,心力衰竭患者应注意心率及心律情况。气管切开术后48h入舱患者,出病房前尽量彻底吸尽痰液,保持气道通畅,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并夹闭,防止引流液倒流。带有气囊的引流管,改以0.9%氯化钠溶液充盈气囊,避免加减压时气囊体积变化。鼻饲患者入舱前2h避免注入食物,防止食物反流引起误吸。舱内备好相应急救药品,连接好吸痰装置。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做到安检有序,忙而不乱。每次入舱前向患者反复强调防火重要性,严禁将火种、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舱内,昏迷患者要仔细检查手心、腋下、腹股沟等隐蔽部位。另外一些精密电子设备,如手机、监护仪等,高压环境下会影响甚至损坏其性能,故不宜带入[3]。隔层保温杯减压时因空气膨胀,内压增大,易压坏杯底,所以也不能带入。

2.2 心理护理 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并全程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突发性群体氯气中毒属于突发事件,患者因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往往全身不适感明显,心理压力大,同时因为对高压氧治疗认识不足,加之空气加压舱的特殊外观及密闭空间,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的不适等因素,患者往往存在着幽闭恐惧、焦虑、抑郁、疑虑等多种负性情绪,从而影响疾病治疗。这关系到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的信心,所以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解除患者各种思想顾虑,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2.2.1 建立情绪档案 设计心理护理评估单,对初治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作好记录,有助于护士因人施护。

2.2.2 护士陪同治疗 所有患者首次治疗时均安排有经验的护士全程陪舱,面对面进行讲解和指导,增加患者安全感。对有幽闭恐惧倾向的患者,主要依靠心理干预,经常询问其主观感受,及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4]。

2.2.3 音乐安抚 稳压期间播放轻音乐,缓解患者异常情绪,协助高压氧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2.3 健康教育 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包括入舱前、舱内治疗时、出舱后,并延续到病房。内容包括: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防火要点,治疗前准备,咽鼓管开启方法,佩戴面罩及吸氧正确方法,通讯设备、灭火器使用,引流管正确放置和夹闭,饮食、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指导等。通过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科普手册,结合讲解、示范等方式,使患者对高压氧治疗有全面认识,并根据不同患者间的认知偏差进行针对性教育。

2.4 舱内护理

2.4.1 加压期护理 卧床患者宜侧卧,可降低中耳气压伤的发病率,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平卧位,保持气管套管位置正中,躁动者加强看护,必要时予以束缚,防止坠床。加压过程缓慢匀速,昏迷患者需密切观察面部表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皱眉、躁动、呻吟等情况时,应暂停加压,可予呋麻滴鼻剂滴鼻、双耳用手掌捂实后快速放开等方法,平衡鼓室内外压力。经常询问清醒患者感受,如有耳痛等不适,应暂停加压或适当降低压力,指导正确调压动作,待耳痛缓解后再缓慢升压。加压阶段舱内温度升高,患者会闷热不适,应注意控制好舱温。

2.4.2 稳压期护理 指导患者戴好面罩,紧贴口鼻部,正确吸氧。面罩型号应适宜,对于一些脸型凹陷、下巴短小的患者,普通的面罩不能完全贴紧面颊部,可以使用充气加压面罩,随时注气,避免吸入空气,保证患者有效吸氧。通过观察氧流量计,随时纠正不良吸氧方式。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将吸氧装置三通阀通过气管套管接头连接气管套管,可明显减少氧气溢出,注意调节好呼吸软管位置,避免牵拉套管引起刺激,并定时湿化,做好气道护理。患者喉部有痰鸣音时,使用舱内负压吸引器吸尽痰液,吸痰负压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肺水肿患者注意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情况,如咳大量泡沫痰,应及时清理呼吸道,防止痰液梗阻引起窒息。稳压期患者容易发生氧中毒,应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氧中毒的前驱症状,如患者有流涎、口角肌肉抽搐、烦躁,自诉感胸闷时,立即摘下面罩,改吸空气,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另外还需要做好常规护理,如定期通风换气,保持舱内空气新鲜,氧浓度控制在23%以下等。

2.4.3 减压期护理 吸氧结束开始减压前,打开所有引流管,避免体液倒流和气囊膨胀造成组织损伤。保持自然呼吸,严禁屏气及剧烈咳嗽,肺水肿患者剧咳时暂停减压,防止肺气压伤发生。减压时舱温降低,可适当打开热空调,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勿将身体裸露部分贴于舱壁上,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减压病。危重患者继续加强生命体征观察,肺水肿患者减压时可出现反跳现象[5],应密切观察呼吸、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情况,一旦发生立即停止减压,遵医嘱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或呋塞米,延长减压时间。有研究发现[6],由于减压应激,患者无论是否患有高血压或服用降压药,在减压过程中血压都可能升至最高,在这一时期应重视患者的血压变化,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者,避免发生脑血管意外。

2.4.4 出舱后护理 护士应了解患者情况,主动询问治疗感受,如出现疲劳感,属高压环境下的正常反应。对高压氧治疗持怀疑态度的患者,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坚持完成治疗。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对于耳部不适的患者,应分析原因,再次予以健康指导,次日治疗时重点关注。对于危重患者及气管切开患者,出舱后应再次测量生命体征,评估治疗后病情变化,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护送患者至病房,与责任护士做好交接,告知注意事项。次日治疗前护士应做好病房随访,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

3 结果

治疗10d后统一作临床疗效评定,85例患者中61例(71.76%)治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胸片恢复正常),21例(24.70%)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听诊呼吸音粗糙,X线胸片有肺纹理增粗),3例(3.53%)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X线胸片仍有肺炎样改变)。82例(96.47%)患者均顺利连续完成了高压氧治疗,3例(3.53%)因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本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肺气压伤、氧中毒、减压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无一例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肺水肿反跳现象。3例患者首次治疗后感耳部不适,五官科检查提示鼓膜无充血,次日治疗予重点关注和指导,耳部未再出现不适情况。

4 讨论

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和全程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突发性群体性氯气中毒因事件突发,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心理存在应激反应,所以及早给予心理干预,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本组1例女性患者首次入舱后,出现紧张、心慌、出冷汗等幽闭恐惧症状,经陪舱护士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同事与其保持对话后症状消失,次日治疗时未再出现上述情况。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掌握各个治疗阶段的治疗要求和相关知识、技能,治疗过程中能及时应对不良反应,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7]。本组3例患者首次治疗后感耳部不适,经五官科检查,鼓膜无充血,分析原因主要与咽鼓管调压动作欠正确有关,次日治疗予重点关注和指导,耳部未再出现不适情况。本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肺气压伤、氧中毒、减压病、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对危重及气管切开患者,治疗前充分病情评估,可以对一些潜在危险因素做出预防处理,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舱内护理干预[8]。实施全程陪舱护理,可以随时观察舱内病情变化,对一些紧急情况如肺水肿患者咳大量泡沫痰时,能及时清理呼吸道,避免窒息发生,保证治疗安全性、有效性。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肺水肿反跳现象。

总之,对于突发性群体氯气中毒患者,早期实施高压氧治疗,制定合理有效护理方案并精心做好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护理,始终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落实在全程始末,重视个体化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1]胡秋霞.高压氧治疗85例急性氯气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医学,2013,35(7):577-578.

[2]GB4866-1996,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6.

[3]王淑新,张剑.高压氧治疗前的健康教育方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 (3):67.

[4]李学文,王岩,薛文东,等.高气压环境中幽闭恐惧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4,21(1):67-68.

[5]高春锦,杨捷云,翟晓辉.高压氧医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8.

[6] 张良,胡慧军,杨晨,等.高压氧治疗对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影响[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0,17(1):29-32.

[7] 郑燕珍,毛雪萍,金慧君,等.全程健康教育在脑损伤患者首次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4,13(3):289-291.

[8] 孙莉,于连荣,李志才,等.高压氧舱内昏迷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2,19(4):249-250.

2014-03-11)

(本文编辑:胥昀)

312500 新昌县人民医院高压氧科

胡秋霞,E-mail:853950654@qq.com

猜你喜欢
氯气高压氧中毒
氯碱企业控制氯气微量水分工艺研究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氯气的制备实验探究
中毒
爸爸中毒了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天哪!我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
无污染氯气制备贮存装置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