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胆红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4-01-23 16:28陈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1期
关键词:醛酸性肝炎黄疸

陈琳

尿胆红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陈琳

目的探讨尿胆红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尿胆红素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尿胆红素的检测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结论尿胆红素阳性肝细胞性黄疸如黄疸性肝炎、肝硬化等。阻塞性黄疸如肝内胆汁淤积和胆管占位性病变。由于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缺陷所致的黄疸。

尿胆红素;检测方法;临床意义

胆红素是血红素降解的最终产物。人体每日生成的胆红素, 有80%~85%是由血中衰老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生。在强酸性介质中, 胆红素与试带上的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作用, 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尿胆红素测定有重氮法与氧化法两大类。

1 材料与方法

1.1标本采集 住院部患者新鲜尿液标本100例, 采用干化学试带法和Harrison法。

1.2干化学试带法 将干化学试纸条完全浸入尿中5 s。拿出试纸条, 将干化学试纸条放到容器边缘, 把边缘多余的尿液去掉。放到尿液自动化分析仪上, 按下[start]键即可检测。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

1.3Harrison法 胆红素与氯化钡反应, 形成钡盐沉淀吸附胆红素, 滴加酸性三氯化铁试剂, 使胆红素氧化为胆绿素显绿色。由于反应前加入了吸附剂, 提高了反应的敏感度。

2 结果

通过对尿胆红素的检测参考值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

3 讨论

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结合性胆红素, 变成水溶性并且易于通过肾脏排泄。尿液中的胆红素都是结合性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所有引起血浆结合性胆红素增高的病理因素, 都能使分泌在尿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达到检测水平。下列情况可以使血浆中胆红素增加, 如肝外性或肝内性阻塞引起的小血管血压增高, 门静脉感染或纤维化, 肝细胞肿胀或坏死。

正常人体衰老的红细胞, 在网状内皮系统内被破坏, 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网状内皮系统中首先被氧化, 卟啉环裂开, 形成胆绿铁珠蛋白。最后胆绿铁珠蛋白又再分离出铁和珠蛋白, 因而形成胆绿素。后者经还原酶的作用还原成胆红素。这种胆红素为间接胆红素, 呈高度脂溶性, 不溶于水, 不能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不易由肾排出。但它可以与血浆中白蛋白结合并经血液转运至肝脏, 进入肝脏后, 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 葡萄糖醛酸和胆红素结合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直接胆红素), 这种胆红素是水溶性的, 能通过肾小管毛细血管基底膜, 故易被肾排除, 形成尿胆红素。肾排泄胆红素阈值为血清浓度2~4 mg/dl, 阳性时血清胆红素在2 mg/dl以上, 提示肝细胞损伤或肝内外胆管梗阻, 胆汁淤积。见于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性细胆管炎、药物或化学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或肿瘤、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急性肝炎早期, 临床黄疸出现之前即可检出[1,2]。

胆红素是血红素降解的最终产物。人体每日生成的胆红素, 有80%~85%是由血中衰老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生。人体内胆红素有三种: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δ-胆红素, 血浆中常见前两种。正常人血中结合胆红素含量很低(<4 μmol/L), 故尿胆红素为阴性。当血胆红素>15 mg/L时, 即尿胆红素阳性(肾阈值10 mg/L)。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尿胆红素阳性见于胆汁淤积性黄疸如胆石症、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癌、手术创伤所致良性胆管狭窄、胰头癌以及较少见的因十二指肠和腹膜后疾病所引起的胆总管阻塞(如壶腹癌)性疾病等;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如DubimJohnson综合征、Roter综合征。

尿标本应新鲜。患者接受大量氯丙嗪治疗和尿中含高浓度的盐酸苯偶氮吡啶的代谢产物可出现假阳性。使尿液颜色变红或在酸性基质下变成红色的药物, 如非那吡啶可出现假阳性[2]。尿中含高浓度维生素C和亚硝酸盐时可使结果出现假阴性;尿液标本放置时间太长, 特别是光线照射, 导致胆红素的氧化可使结果出现假阴性。

质量控制, 标本要新鲜、避光, 防止胆红素被氧化造成假阴性。Harrison法可滴加硫酸铵试剂1~2滴, 以促使沉淀形成, 保证胆红素最大限度被吸附。注意药物的干扰, 患者尿中含大量水杨酸和阿司匹林时易产生紫红色反应而干扰Harrison法的结果观察。Vit C和亚硝酸盐能抑制偶氮反应而使试带法为假阴性;而大剂量氯丙嗪和高浓度的盐酸苯偶氮吡啶的代谢产物在酸性条件下则使试带法呈假阳性。试带法结果可疑者, 最好用Harrison法加以验证。

[1] 虞红建.尿胆红素对干化学法检测尿胆原的影响探讨.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29):57-58.

[2] 吴世荣, 刘兴彦, 张志辉, 等.胆红素的临床评价.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 9(6):17.

2014-04-04]

150000 哈尔滨红十字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醛酸性肝炎黄疸
澳新拟批准来自转基因米曲霉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酯酶作为加工助剂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植物天然产物的葡萄糖醛酸苷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蒙医蒙药十三味红花散对酒精性肝炎治疗的效果及药学体会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磷光内滤效应检测β—葡萄糖醛酸酶
化滞柔肝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