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院前院内急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4-01-23 17:45吉红亮王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6期
关键词:室颤生存率冠脉

吉红亮 王娟

规范化院前院内急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吉红亮 王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院前急救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3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 院前及院内均给予规范化处理。结果 183 例患者抢救成功 170 例。规范化院前急救 ,较大的提高患者的 1 周存活率。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危重 , 规范院前抢救、途中转运及院内救治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急性冠脉综合征 ;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严重类型 , 发病突然 , 进展迅速 , 严重者可并发猝死 , 心源性休克 , 心功能不全等 , 发病率及死亡率高 , 是院前急救工作中关注重点。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 ,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 2008年 1 月 ~2013 年 7 月 183 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 , 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的角度加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08 年 12 月 ~2013 年 7 月收集本院院前及院内急救病例 , 均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183 例 (按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 2007 年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及 2010 中华医学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183 例患者中男 97 例 , 女86 例 , 年龄最大 89 岁 , 最小的 21 岁 , 平均年龄 52 岁。患者均为急性起病 , 伴随程度不一的胸痛、胸闷、牙痛、腹痛、恶心、呕吐及汗出。在救治过程中发生室颤 14 例 , 呼吸心跳骤停 4 例 , 低血压 12 例。患者入院后按照规范化流程完善检查 , 符合急诊 PCI 指征患者在 30 min 内入导管室或给予溶栓以恢复再灌注 , 1 周后回访。

1. 2 院前抢救方法

1. 2. 1 常规处理 患者平卧 , 吸氧 , 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 ;十八导联心电图检查。心功能不全患者半坐卧位 , 呼吸困难患者予呼吸囊辅助通气。建立静脉通路 , 血压正常者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 检测血压。突发室颤、心跳骤停者立刻行电除颤等心肺复苏操作。

1. 2. 2 转运途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 随时与家属沟通 , 提前告知风险 , 向院内反馈病情 , 做好抢救准备及专科会诊 , 注意转运安全。

1. 2. 3 入院后 , 按照规范化流程给予完善检查 , 复查心电图 ,给予抗血小板、抗凝、镇痛、改善心肌供血对症治疗 , 评估病情及风险 , 有急诊介入适应证征求家属意见尽早入导管室行介入治疗 , 不具备介入指证可选取溶栓或内科保守治疗 ,随时沟通 , 防治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1. 3 诊断标准 好转 :患者入院后经过急诊介入或溶栓治疗症状缓解 , 治疗 1 周后对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射血分数> 50% ;稳定 :经院前至回到院内 24 h 内病情无明显变化 , 生命体征平稳 , 无明显并发症出现 , 并顺利进行急诊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 后转至专科进一步治疗的患者 , 好转及稳定患者可视为院前抢救成功。

2 结果

将患者分为三组 , 第一组 (2008 年 1 月 ~2009 年 12 月 )50例病例 , 经救治抢救成功 49 例 , 呼吸心跳骤停 4 例 , 院前室颤 1 例 , 1 周内存活 45 例 , 1 周生存率 90% ;第二组 (2010年 1 月 ~2011 年 12 月 )54 例 , 院前室颤 2 例 , 低血压 3 例 , 1 周生存患者 54 例 , 并发心力衰竭 3 例 , 1 周生存率 100%,第 三组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6 月 )79 例 , 死亡 4 例 , 救 治过程中发生室颤 11 例 , 1 周内生存病例 75 例 , 1 周生存率94.9%。第三组救治过程中发生室颤的病例数增加 , 经过除颤均恢复自主心律。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危重类型 , 尤其以急性心肌梗死 (AMI)更常见 , 多数患者起病即出现室颤 , 呼吸心跳骤停 , 心功能不全 , 据统计约 50% 的 AMI 患者在发病 1 h 内死于院外 , 多死于致命性心律失常 , 室颤多见[1]。科学规范的急救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冠状动脉闭塞后数小时内心肌的组织学改变呈可逆性 , 如能尽早开通闭塞的血管 ,使损伤心肌再灌注 , 可缩小梗死面积 ,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急诊科医护人员除加强自身相关知识培训外 , 应加强宣教指导患者或家属掌握对病情的观察 , 及时提供院前急救流行病学情报 , 提高院前急救有效率。本院急诊科从 2008 年至今在院前急救方面不断探索 , 加强急救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相互配合与协调演练 , 将规范化抢救程序 , 通过反复演练 , 转化为急救人员的习惯行为 , 使急救队伍处置迅速准确 , 抢救过程更加规范流畅。通过本文作者发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 2010 年以后有了很大的提高。周边兄弟医院向本科转诊患者增多 , 危重患者增多 , 对危重症病情评估及反应能力增强 , 救治成功率增加。

总之 , 决定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随着对该病的认识和规范化院前急救的实施 , 大大提高了该病的确诊率和患者生存率。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010, 38(8):676.

[2]王国涛 , 杨萍 . 重组葡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中华急诊医学 , 2010, 19(3):297-299.

2014-05-12]

450053 河南省郑州市郑荣医院

猜你喜欢
室颤生存率冠脉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1例重度低钾血症致反复室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