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例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疗效

2014-01-25 11:41王玉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5期
关键词:芬太尼诱导麻醉

王玉红

(辽宁盘锦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盘锦 124010)

45例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疗效

王玉红

(辽宁盘锦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盘锦 12401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靶控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5 min的患者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及认知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及认知能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血压和心率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稳定,P<0.05。结论 采用靶控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静脉麻醉科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其循环更稳定,患者术后能得到较快的清醒。

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

随着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以及医学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老龄化既是社会问题,又是医学问题。现今临床上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加,故医学又面临着一大难题.即老年患者脏器功能老化与相关医疗水平同其他自然科学相比较为滞后[1]。尽管老年患者手术与麻醉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甚至高龄也不再是手术与麻醉的禁忌,但老年人各脏器的生理功能显著衰退已成现实,同时老年患者大都伴随呼吸与循环等重要脏器的病变,这使得手术与麻醉的风险依然存在,尤其突发性生命危象随时可发生。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应用靶控麻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在66~82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年龄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麻醉时,依次注射如下药物:咪达唑仑(0.05 mg/kg)、靶控丙泊酚(3.5 µg/mL)、顺苯磺阿曲库铵(0.15 mg/kg)、靶控瑞芬太尼(3 ng/mL)。麻醉诱导2 min后,为患者行气管插管,维持机械通气量在8~10 mL/kg。术中麻醉维持采用靶控丙泊酚(2.5 µg/mL)和靶控瑞芬太尼(2.5 ng/mL)。靶控输注装置采用协奏曲麻醉工作站(费森尤斯Base Primea)。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采用芬太尼(3 μg/kg)替换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时采用芬太尼(0.03 μg/kg)代替靶控瑞芬太尼。其余药物同观察组相同。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及认知能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血压和心率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稳定,P<0.05。

3 讨 论

原则上,老年人麻醉诱导必须平稳,保持诱导插管期间循环功能稳定,避免缺氧和CO2潴留。临床上以静脉麻醉诱导最常用。老年人麻醉诱导方法的选择、药物搭配和剂量应用根据具体病情而定。①静脉快速诱导法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前判断无气管插管困难者,大多可采用静脉快速诱导。在全身情况较好,重要器官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的老年麻醉诱导中,诱导用药选择无特殊性。但用药量强调个体化[2]。麻醉诱导期间喉镜暴露声门和气管插管时,老年人易出现不良反应,如严重高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电图ST段变化。诱导时应常规给予瑞芬太尼0.1~0.2 mg,并用局部麻醉药喷喉、咽部以减轻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②镇静镇痛慢诱导法镇静镇痛慢诱导法是将抗焦虑药(安定类)等麻醉性镇痛药适当组合,在完善的咽喉气管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气管插管[3]。心血管手术和颅内高压患者不宜采用。临床上全麻维持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全身状态及各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手术部位、手术大小及时间长短、麻醉者的水平及所拥有的设备情况而定。吸入麻醉控制最为灵活主动。已总结出与吸入剂量相关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个体间的药物作用差异较小,能预见与剂量相关的有关效应,术中无知晓,药物清除有规律,术后呼吸抑制的危险性小,又很少有反跳现象。近年来,老年人手术范围不断扩大,要求在麻醉和手术期间加强监控患者呼吸和循环等生命指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提高麻醉和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抢救的成功率[4]。老年全麻患者的一般监测项目包括:心电图监测、无创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呼吸参数监测包括潮气量、气道压、氧和各种麻醉气体浓度监测、呼气末CO2监测。在老年人大手术、心内手术或危重患者手术时,应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尿量和体温监测。特殊监测包括肌松监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光导纤维导管血氧饱和度监测、连续动脉血气分析、连续心排血量监测、脑氧饱和度监测[5,6]。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患者给予靶控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及认知能力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短,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血压和心率情况较对照组患者稳定,P<0.05。采用靶控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静脉麻醉科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其循环更稳定,患者术后能得到较快的清醒。

[1] 刘晓飞,张玉琳.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期和苏醒期的比较[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6):62-63.

[2] 张曙,宋甲,廖永强,等.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对高龄手术患者循环及苏醒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06,6(3):65.

[3] 陈天勇,丁可峰.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开腹子宫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4):364-366.

[4] 邓宏平,石伯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的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3):2069-2070.

[5] 唐伟,彭永明,毛芳.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3):131-132.

[6] 林宏凯.老年手术患者静脉应用靶控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2):73.

R614.2+4

:B

:1671-8194(2014)05-0063-01

猜你喜欢
芬太尼诱导麻醉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