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行业要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2014-01-28 09:04张秀娟
中国石化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端化塑料园区

□ 张秀娟

伴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张,牺牲环境换发展的模式已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并发,强调废物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成为当前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再生资源与生俱来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特征,是循环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亦充分体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明显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以塑料为例,2013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6188万吨,对废弃物的处理,多采用填埋和焚烧两种方式,同时存在浪费资源(比如废弃物本身及占用土地)及二次重度污染问题。而分类回收利用既可缓解“白色污染”问题,亦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据笔者了解,2013年国内再生塑料回收利用量达1600万~1700万吨,以1.11吨废饮料瓶需要3立方米填埋空间计算,可以想象“垃圾回收”可缓解多少环境压力。

自2006年开始,我国再生塑料供应年均增速达10%~15%(2013年因环保压力市场供应量未见明显增速),去年国内再生塑料表观供应量达2400万吨。按照中科院调研数据,每回收利用废塑料1万吨,相当于节约1.5万~3万吨原油,仅再生塑料即可节约近5000万吨原油,同时大大降低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由此可见,废旧资源再回收利用是环保、节能、创效并举的行业。然而,低碳经济背景下,再生资源如何更好寻得“回家”之路?

首先要重视环保。低碳经济概念是因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环保是低碳经济的重要核心词。而目前发展中的再生资源行业,部分处理方式却与环境保护冲突。低碳经济背景下,环保严查仍是废旧市场的关键。近期中央多次会议上,GDP英雄论屡次被淡化,加强企业环境约束力及环保设备的转型升级,让“变废为宝”成为真正的清洁产业。

其次要提倡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向高端化、产业链化模式发展。按照低碳的要求,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主要约束性指标,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产业链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仍以塑料制品报废为例,面对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市场常见的低效粗加工面临淘汰,而产品高端化、产业链条纵向化成为必然选择。因此,鼓励企业开发先进技术、加快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崇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是再生资源行业低碳发展的主要方向。

再次要严控园区,入驻监管从严。就目前发展来看,再生资源园区化发展模式基本确定。一个完善的园区,有利于政策的制定和监管,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设备配套,同时在劳动力保护及安全生产方面也作出突出贡献。故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并非简单地将业者集聚并配以相关环保设施,更重要的是有相应配套政策及入驻监管体系。因此园区化建设要从源头上严把产业门槛,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加强落户项目的节能评估;对现有企业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积极鼓励企业淘汰落后设备,真正实现低碳经济。

最后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再生资源行业是政策导向型的行业,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低碳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很有必要。政府应完善资源回收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技术标准,利用财税政策引导产业园发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猜你喜欢
高端化塑料园区
聚甲醛高端化亟待解决 中国企业将如何破局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后工业化时代上海制造业发展定位和对策研究
塑料也高级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塑料的自白书
塑料
简析制约我国眼镜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