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统媒体对互联网思维的借鉴

2014-02-04 23:10
中国地市报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媒体传统媒体

□ 王 丹

(吉林日报社,吉林 长春 130000)

互联网为全世界带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传播革命,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底层架构和标配,传统媒体如何在新的媒体竞争形势下融合互联网的优势,传统媒体虽然早就开始采取电子版、建网站、报网互动、报网融合、全媒体、客户端等各种方式尝试互联网转型,但是由于没有按照互联网规律进行转型,效果普遍不好。所以,传统媒体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图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根据自身特点与市场需要,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进而实现自身的彻底转型。

互联网作为媒体的新生力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容量大、范围广、时间快

互联网容量庞大的特点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提并论的,因特网发布的信息,在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变成了两个比特(byte)。一个9G硬盘成本只有数千元,却可以存储45亿汉字的信息量,这与传统媒体相比,无疑是跳跃了一大步。另外,因特网的传播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人们所想均变成“带链的文件”,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全新空间。与之相比,在因特网产生之前,这样广泛的读者群体对一份地区性报纸的关注无疑是不可想象的。

传播体制上的优势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受众已经脱离了被动接受信息的处境,进而成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网络媒体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信息流通渠道的通畅,促进了政府与媒介以及民众之间的良好交流。

时间互补性与方式互动性

传统媒体一般是传播与接收同步进行,而因特网则可以在时间上达到互补性,由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接收。另外,播出方式也不同,传统媒体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版面,我传播什么你接受什么,而因特网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阅读”模式,受众可以自主选择、重新组织,成为信息的交汇中心。

传播渠道上的优势

网络媒体具有显著的多媒体特性,它可以利用文字和图片以及视、音频进行信息的同时段传播,网络媒体经过发展还可以让受众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信息的获取,体现出极为强大的便捷功能。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用户体验为王”,即以用户为导向,以提升体验为目标。互联网思维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超越用户想象的极致思维

尽可能地为用户提供超越他们期望的产品,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其所提供的每款产品都能引起用户的尖叫。

让每个粉丝都贡献力量的粉丝思维

公司不再仅仅属于公司,而是属于公司和所有用户的,通过粉丝的参与,能够极大地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忠诚度。小米公司是此道的高手。

借助大众力量的众包思维

当前,很多专业人士有着较多的“认知盈余”,公司可以通过众包的方式来利用这些认知盈余,如《赫芬顿邮报》擅长利用这种思维,吸引了很多大牌记者为其作贡献。

允许有所不足的迭代思维

互联网变化极快,这就要求公司快速推出其产品,然后再通过迭代来不断完善,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基本上都采取该思维。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是“免费+收费”的商业模式,这有助于互联网公司吸引巨量的用户。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平等和开放,通过开放,形成商业生态系统,大家共同分享风险和利益,进而形成自强化机制。

互联网思维下传统媒体的转型

从分散性资源向聚合性生产转型

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来说,对接新媒体首先就是要改进自身节目内容的生产平台,把分散性的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跨媒体的协作机制,进行全媒体内容资源的整合以及生产发布平台的搭建,进一步实现电视节目内容的多次利用,放大电视节目的品牌效应。

始终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

对于媒体人而言,能够始终把用户价值放在第一位,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思维。要应对这种变化,所有媒体人都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很多传统媒体人转型做新媒体营销、生活电商和互联网金融,都取得了一些成就,这说明传统媒体人依然有生存空间,但前提必须是“拥抱变化”,关注价值创造,这样才能发现未来的方向。

从单向的节目制作向双向互动的节目制作转型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受众对于互动的需求更加迫切,在网络新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从被动接受者向互动性的内容参与者的方向转变,基于这种现实的变化,传统媒体要实现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就要通过网络媒体的多种平台和传播途径,实现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我们的传统媒体在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声浪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真正做到独立调查,独立分析判断,要敢于发出自己独有的声音,而不应“舒舒服服”的人云亦云。

[1]赵会权.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与互补[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36-37+50.

[2]梅志纯.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J].新闻传播,2012,10:213+215.

猜你喜欢
因特网网络媒体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上网
揭开“接入因特网”的神秘面纱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商业新闻
试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NASA成功测试首套太空因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