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我国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的演变
——基于《教育研究》杂志(1979—2008)相关文献的分析

2014-02-23 08:11刘艳琳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安徽淮南232038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论题教育研究道德教育

刘艳琳(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安徽 淮南 232038)

近三十年我国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的演变
——基于《教育研究》杂志(1979—2008)相关文献的分析

刘艳琳
(淮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安徽 淮南 232038)

以《教育研究》杂志1979—2008年间刊发的453篇论文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国德育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的演变与发展。研究发现:在《教育研究》各类主题中,德育居于第二层次,比较受到关注;30年来,德育基本理论在政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三个时段中不断演变;德育“价值观”论题贯穿始终,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并存,价值主体由集体转向个体。基于此,对我国德育研究热点问题发展趋势作出讨论和展望。

德育研究;热点问题;演变;文献分析

本研究抽取了 《教育研究》1979-2008年涉及德育主题的453篇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从一个特定角度,展示和描述了我国德育研究热点问题近30年来的演变过程,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基于研究需要,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的演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该主题研究阶段的划分;二是德育诸多论题之间所受关注次序的变化;三是各个论题所研究具体内容的变化。

“德育”居于各类主题之第二层次,比较受到关注;呈现出“三个高潮”和“两个低谷”的交替更迭。

发文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某个主题受关注的程度。如表1所示:《教育研究》的5421篇文章,按照受关注程度分属三个层次:“课程与教学”和“教育管理”主题发文总数均在1000篇以上,属于第一层次;“德育”和“比较教育学”,发文超过了400篇以上,位于第二层次,说明该主题比较受到关注;“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教育经济学”、“元教育学”和“教育社会学”等主题,文章篇数均在200篇左右,受到的关注最少,分属于第三层次。

表1 《教育研究》杂志1979-2008年发文统计

图1 德育主题1979-2008年发展趋势图

图1显示:三个时段中,“德育”主题凸显出“三个高峰”和“两个低谷”的交替。如上,1981-1983年、1989-1992年和2005-2008年间,“德育”主题

处于高峰时期,这一时段恰逢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相对稳定的阶段。介于两个时段之间的1984-1988年和1993-1999年,“德育”研究陷入低谷,这一时段正是我国体制改革进展最迅猛的时期。

分析图1:1981-1992年间,“德育”主题发文总平均值达到了10.53%,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1993-2000年,“德育”发文显著下滑,一度降至5.34%;2000年以后,该主题缓慢回升,浮动在7.21%上下,从2005-2008年渐进升高,出现第三次小高潮。综上所述:80年代,“德育”主题备受瞩目;进入90年代,关注度渐进下滑,退居到第二主题领域;新世纪以来,“德育”渐进回升,再度回到研究者的视野。

30年来,德育基本理论贯穿始终,研究重心在90年代中期以前。期间经历了三大主题的嬗变:走出“泛政治化”,回归德育科学化;实现社会和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促进德育现代化;最后回归人性化、生活化和情感化的主体性德育。

表2 德育各论题统计

表2所示:根据分析需要,“德育”主题分为三个论题领域:“德育基本理论”、“价值观”和“其他”三类。其中“德育过程”、“德育方法”、“德育途径与模式”“总论”等归为“德育基本理论”。“价值观”论题则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和法制教育等)统计显示:“德育基本理论”论题,比重最大,研究贯穿整个研究阶段。第一时段:1979-1993年间发文162篇,第二时段:1994-2008年发文97篇,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两倍。由此可见:“德育基本理论”研究高峰集中在90年代以前。

(一)1979-1988年,“德育基本理论”论题摆脱政治工具的外衣,回归德育人本研究的本质,德育过程研究成为了研究焦点

80年代初期,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对德育实践政治教化倾向的反思,德育科学化成为了必然的研究趋势,作为理论基础的“德育过程”自然首先成为这一时期德育研究的聚焦点。如表2:1979-1988年,《教育研究》中“德育基本理论”的文章达共113篇,占该时段德育主题的63.8%,占到这一论题总篇数的43.6%。“30年来,德育基本理论研究几乎涉及了所有领域,但重点集中在德育概念(本质);德育过程;德育目标、内容以及德育模式等”。①胡金木:《改革开放以来道德教育研究主题的回顾分析》,《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1、德育概念。我国学者的研究大都从属于大德育范畴:德育原指道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思想观点教育和政治教育。1988年之后,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也被列入了大德育的范畴。内涵上,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外化和受教育者的内化过程”。即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施加给受教育者,并将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90年代,鲁洁关于德育本质和功能的论述:如 《论德育之个体享用性功能》(《教育研究》1994.6)《再议德育之享用功能——兼答刘尧同志的 “商榷”》(《教育研究》1995.6),《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1994.12)等内容提出的观点,引发了教育界德育本质的大讨论。

2、德育过程。研究者普遍赞同品德结构四要素论,提出了德育过程的四规律: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内部矛盾斗争,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德育过程是在活动与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长期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了品德结构包括心理内容、心理形式和心理能力的三要素论,但是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3、德育目标和内容。根据德育目标的历史嬗变,提出三种观点,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德育目标传统化时期(1979-1984)德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培养接班人;第二阶段:德育目标的“天上”、“地面”争论期(1985-1988年),德育目标是培养遵纪守法的公民,同时提出了德育目标层次化、弹性化的设想;第三个阶段:德育目标的规范化(1988-2011年);第四阶段:德育目标的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研究时期(2002-),德育目标分层次、有序列,以人为本、回归生活。

4、德育模式、途径的研究。德育模式的研究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引进、学习和借鉴西方道德教育模式;二是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道德教育模式。90年代以前,强调知性德育,注重道德知识和观念的灌输,通过授受的方式让学生获得道德观念的感悟;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德育模式由理论建构转向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强调了德育的生活化、实践性和体验性。“生活和生态德育”、“公民教育”、“体验式德育”、“生命德育”和“德育专业化发展”一度成为了“德育”主题最为热门的话题。

(二)1989-1998年,关注人的品德的发展,重视德育内化过程的研究,德育基本理论回归科学化、现代化

1990年,全国德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德育科学理论建设,引发了教育界对青少年品德状况和品德内化规律等论题的热切关注。统计显示:期间,涉及青少年品德状况和学校德育的调查报告共有31篇,其中,涉及青少年品德状况的有8篇,90年代的初期就有5篇。这就为德育心理和品德内化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基于此,品德形成规律和德育心理结构论题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表3所示:这一时期涉及德育过程的文章47篇,占到该论题总数的32.6%;关注德育心理的文章26篇,80年代和90年代各有12篇。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品德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品德内化机制、品德形成规律、道德思维的发展等方面。

表2还显示:关于德育与人的发展、德育与社会的发展两个论题,在这一时期大幅上升,文章总数39篇,占到这两个论题的58.2%,形成了一个研究的小高潮。以上分析表明:德育基本理论在这一时期正逐步走上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研究方向。

(三)1999至今,德育基本理论研究回归人性化和生活化

世纪之交,素质教育的推进引发了对人的主体性的思考,进而形成了一次研究的小高潮。具体研究包括:提炼和厘定了主体性德育的内涵、提出了主体性德育的自主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确立了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包括民主法制教育、竞争与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生态意识等的德育内容;最后,构建了主体性德育的实施策略和模式。2001年以后,基于对传统德育范式的反思和德育实效性持续低迷现状的关注,研究者从生活性、生命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活德育的特点,提出了从知识形态转向生活形态的德育观、从知识论转向经验论的课程观以及灌输、授受方式转向互动、体验为主的学习观。

案例1

“笔者主张在回归生活世界的前提下,体验者以亲验或者想验的形式诱发和唤醒独特的道德体验,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系统及意义世界。可以把这样的道德学习理念、取向及其操作样式称之为‘道德体验模式’。道德体验教育并不排斥传统教育,而是在基层传统教育多种有益探索的基础上,强调观念的更新和视界融合,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情境性和生成性、走开方式发展道路,创造和丰富能让体验者置身其中的道德关系、活动和情境、诱发和唤起体验者丰富的道德体验,防止‘能说不能做’的现象。”①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30年来,德育“价值观”论题贯穿整个研究阶段,研究重心在80年代。期间,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并存,价值主体由集体转向个体。

如表3:“价值观”论题分类统计,分别以价值观的倾向作为分类标准,划分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公民教育、法制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以及个人主义、传统伦理等领域;除此以外,“德育与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以及“德育与社会发展”既可以看做是德育基本理论,也有一定的价值观问题。在研究中,我们把它们也列为价值观类论题。统计显示:价值观各论题总篇目占“德育”主题的33.3%,研究时段贯穿始终。说明这一论题始终处于研究者的视野之中。

(一)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时代性和稳定性并存

表2统计显示:80年代,德育的主导价值观是集体和社会,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公正善良、正直合作等核心价值观得到大力倡导。反

应该价值观倾向的文章数量在三个时段分别是49篇、26篇和11篇。归结起来:80年代,德育价值观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90年代,“人道主义”观念受到突出重视,“以人的生命整体和生命全程成为德育的最终选择……”①李延平:《生命本题关照下的教育》,《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德育研究中形成了“体验德育”、“生态德育”、“情境德育”、“主体性德育”等新理念,德育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迹象,但倡导力度最大的是关注学生生命的价值观,归结起来就是个人本位价值观。1990-1999年,涉及“德育与个体发展”论题的文章篇目达到28篇,占到这一时段该论题的63.6%。以上说明:宣扬传统文化、关注个体自我价值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开始盛行。2000年以后,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德育的价值观更加凸显个人本位的倾向——不管是主体性德育还是德育的主体性,或者是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其中无不透视出“人是主体”的观点。

虽然德育价值观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传统伦理教育始终是德育价值观论题的主题和核心,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表2所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传统伦理”的研究在三个阶段的文章总数目基本持平,这足以证实,“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德育价值观研究不仅有利于保证青少年健康发展,而且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②张忠华:《德育研究主题嬗变30年轨迹扫描——教育学视野下的叙事研究》,《高校教育管理》2010年第5期。

(二)价值观主体由社会转向个体,由工具本位转向个体本位

对 《教育研究》的文献分析看出:1980-1989年,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德育价值观的政治化倾向还非常突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工作具有资本主义教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才真正担负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历史重任。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塑造青少年一代,使我们的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精神文明中作出应有的贡献”。③魏岚:《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学生》,《教育研究》1982年第7期。

以《教育研究》杂志为例,在“德育”主题中,涉及“政治教育”主题的论文有36篇之多,约占期间“德育”主题(202篇)的17.8%,1990-1999年,关于“政治教育”方面的文章下降到9篇,占期间“德育”主题(129篇)的7.0%;2000年以后,《教育研究》杂志还没有一篇直接涉及政治教育的文章。上述分析看出:德育价值观发生了方向性变化,由为共产主义服务转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由工具本位转向个体本位。

1984年,《教育研究》杂志刊载了一系列对“个体价值观”批判的文章,诸如《清除精神污染,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笔谈)》(董纯才等,1984年第1期)、《评个性的“自我实现”理论》(赵中天、辛锋,1984年第2期)、《评“自己设计自己”》(苗作斌,1984年第2期)《萨特“自由观”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刘黎辉、周光辉,1984年第3期),这足以证实:在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为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下,“个体价值观”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如上所述,90年代中期,《教育研究》杂志刊载了鲁洁教授关于德育功能的系列文章,引发了关于“德育本质和功能”的大讨论:如《试论道德教育的发展生产力功能》(1990.4)、《德育社会作用的再认识——从经济角度思考》(1993.6)等。这说明:研究者们已经意识到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发展,必须以富有现代气息的伦理思想和价值体系的支撑,需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理念和实践运作的模式。然而,“我们并没有建立起这样一种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形式,主宰学校道德教育运作的仍是基于较为封闭、单一的社会结构而建立起的教育模式……因此,要从新的视角来构建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对人的引导、提升功能,从而为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戚万学:《关于建构中国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设想》,《教育研究》1997年第12期。基于此,德育的价值观主体逐渐由社会需要转向个体发展的需求,由工具本位转向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价值观。

案例2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要完成好“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⑤魏继臻:《划清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几个界限》,《教育研究》1996年第12期。

“学校道德教育必须从远离学生生命世界的格局中走出来,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关注学生的生

命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实质是关注个人的生命经历、经验、感受与体验。每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以其独特的遗传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并通过其经历与经验、感受与体验体现出来。而人又是以其经历而形成的自我经验来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感受世界的,也是基于他的生命感受,他的自我经验来理解生活、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①刘慧,朱晓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一)教育实践活动引发了德育研究热点问题的演变,德育研究理应由“学科本位”转向“问题本位”,从理论研究转向对德育实践领域的关注

“学科本位”是指教育研究中,重视学科自身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与研究②刘艳琳:《教育哲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重心的演变》,《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问题本位”是指教育研究应更多关注实践领域,关注教育实践中的生成性问题,或者是表现出对应用研究的敏感性。审视我国德育研究的30年,经历了政治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德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得到了深入探讨和系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是,随着我国德育研究外部环境的改变,新的学科领域和教育思潮的涌现,给德育研究的理念、范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社会转型引发出空前的社会问题,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德育实践进入了实践的实效性低迷的困境。基于此,未来德育研究的热点理应由“学科本位”转向“问题本位”,从理论体系的建构转向对德育实践领域的关注,因为,“现代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解决人自身的发展和价值问题”。③裴娣娜:《中国教学论学科的当代形态及发展路径》,《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此外,社会转型和网络热潮的到来也必将会不断催生出一批新的研究热点:全球化时代的德育观;学校德育与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网络空间德育;学校德育实效性低迷及对策研究以及公民德育、生活的德育等。为了达成实效性的德育,德育模式与方法都必须适应德育实践的要求,为此,未来一段时间,德育实践领域的应用性研究,生活回归、生命德育、生态德育等人本德育模式必然会进入研究者的中心视阈。总之,随着德育研究重心的转移,德育实践问题将日益成为未来德育研究的热点领域。

(二)坚守传统弘扬与现代创新——德育研究将实现双向延伸的有机契合

30年来,我国德育价值观一直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大旗,坚守着对传统伦理的保护和继承,凸显出“德育”在政治化领域中的工具性功能。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积淀出了深厚的传统德育资源,这些必将为它的现代转化赋予新的生命。

教育研究不仅要保护传统,更要注重重组和创新。未来研究中,生态德育、生命德育、和谐德育、主体性德育等人本倾向和生活、生态倾向的现代化德育论题将会不断形成新的研究热潮。而且伴随时代的发展,德育研究热点领域还将会出现一批具有中国时代特征的德育论题,如社会主义荣辱观下的德育系统;科学发展观下的德育建设;公民道德教育等。近来,经济型德育论题(经济发展观、经济互利观、生态生产观和民主法制观等)不仅会拓宽德育研究的热点领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然也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德育研究的关注点。

On the evolution of hot research issues of China's moral education in the past 30 years——Analysis based on related literatures in Education Research(1979-2008)

LIU Yan-lin

The thesis mak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453 papers published in Education Research (1979—2008),inquires into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focus of China's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shows that:in all themes of Education Research,the theme of moral education receives more attention,ranking second;the basic theories of moral education have changed along their developing toward being political,scientific and modern.The topic on moral values has been always there,siding with the times with relative stability and the subject of value has also changed from collective to individual. Considering the research result,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rend and prospect of the hot research issues in China's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in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hot issues;evolution;analysis of related literatures

G40-03

A

1009-9530(2014)02-0096-05

2013-12-26

安徽省人文社科项目(2011sk378);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2010wk06)

刘艳琳(1972-),女,淮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论题教育研究道德教育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用二进制解一道高中数学联赛数论题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论题的价值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