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农机农艺融合机制推进机插技术全面普及

2014-02-28 08:04郦镔彬
现代农机 2014年5期
关键词:绍兴市农艺技术推广

郦镔彬

构筑农机农艺融合机制推进机插技术全面普及

郦镔彬

近年来,绍兴市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全市机插面积达2.65万hm2,水稻机械化种植率达21%,尤其是双季稻机插率已达近35%,全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72%。在推进水稻机插技术普及的过程中,绍兴市十分注重农机农艺融合,通过强化组织配合、完善工作机制、组织联合攻关、创新育供秧模式等具体措施,有效推动了全市水稻机插技术的普及。

1 农机农艺融合推进水稻机插的4条经验

1.1 完善组织协调机制是农机农艺融合的基础

农机农艺融合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体制和机制问题,尤其是水稻机插技术,涉及到农机、农技、种子等多个部门。为此,在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之初,绍兴市就开始着力完善统一的组织协调机制。

(1)强化组织领导。绍兴市农业局成立水稻机插技术推广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担任组长,农机、农技、种子及农科院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任副组长,各单位技术骨干任组员,各县市农业局也相应成立机插推广领导小组,负责机插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机农艺融合的组织协调问题。

(2)完善沟通机制。突破部门分割的局限,实行农科统筹,建立农机、农艺、科研联合协作的组织协调机构,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水稻机插推广品种、种植方式、机具配备等具体问题进行会商沟通,共同提出针对性强的工作意见和具体措施。

(3)开展统一行动。在全市粮食高产创建、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等工作中,农机、农艺部门统一部署,共同开展高新农机示范、适宜品种推广、栽培技术培训等水稻机插技术配套试验示范工作。通过共同制定水稻机插技术要点、开展技术培训、召开现场观摩会议等,推进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工作。

1.2 开展联合技术创新是农机农艺融合的重点

水稻机插技术涉及品种筛选、育秧技术、插种技术、大田管理及机械装备等多个环节、多种技术,各个技术“瓶颈”又涉及农机农艺等多个部门;因此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既是解决水稻机插技术难题的有效措施,也是全市农机农艺融合的工作重点。通过共同开展技术攻关,绍兴市农机农艺部门突破了多个机插技术“瓶颈”。

(1)突破了品种制约。通过农机农艺部门共同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 “双季稻机插关键技术的试验与研究”等科技项目,系统性地总结了适合绍兴市的双季早晚稻机插品种组合,并在全市范围内加以指导推广,有效带动了全市双季稻机插技术的普及。近年来,绍兴市农机农艺部门又针对单季稻机插推广“瓶颈”,共同开展了单季杂交水稻品种筛选,全市单季稻机插面积稳步增长。

(2)创新了育秧模式。在机插技术推广初期,绍兴市农机农艺部门因地制宜,创新发明了能有效节本的“无盘简易规格化育秧技术”,降低了农民机插技术应用门槛,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随着机插技术普及程度的提升,绍兴市农机农艺部门又结合实际,联合开展了温室育秧、基质育秧等技术示范,继续引领全市机插育秧技术进步。

(3)推动了机械改良。绍兴市在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初期,农机农艺部门就共同提出了针对双季稻机插的插秧机行距“9寸改7寸”技术方案,并联合中机南方、上虞小精农机等国内插秧机制造企业开展机具改进与示范,带动了双季稻机插机具的改良,目前“7寸”行距的插秧机已普遍应用于双季稻机插。针对单季稻杂交品种精量播种的问题,绍兴市农机农艺部门通过与育秧流水线厂家沟通建议,目前久保田等品牌的育秧流水线已可将播种量控制在符合农艺要求的范围内。

1.3 培育统一服务组织是农机农艺融合的载体

水稻机插技术应用的主体是合作社与种粮大户,其水稻机插面积占全市水稻机插总面积的80%以上。绍兴市在农机农艺融合过程中,通过共建示范典型,叠加示范效果,加快水稻机插技术推广应用步伐,扩大了农机农艺融合成果示范效应。

(1)培育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户。农机农艺技术的融合,人才是关键。绍兴市农机农艺部门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粮油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由农业专家讲授农艺知识,农机专家负责机具指导,强化机插技术、育秧技术等技能培训,引导农民把农机农艺集成技术应用到机插技术推广中,从而服务周边农户,带动周边大户。

(2)培育统一育供秧服务组织。通过农机农艺部门共同指导扶持,建立储备秧制度,鼓励机插示范户应用温室育秧、基质育秧等先进育秧技术,建设统一育供秧中心,开展统一育供秧服务,探索机插秧苗商品化供秧模式,降低普通农户应用水稻机插技术风险,提高水稻机插普及率。全市已建成水稻育秧中心107家,统一育供秧面积占总育秧面积的近70%。

(3)培育全程机械化服务组织。通过农机农艺部门共同扶持,鼓励整村、整社推进水稻机插,在全市范围内扶持了王家井镇新南村这样全村统一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的机插典型,为周边农户提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目前全市已有提供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农机服务中心27家。

1.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农机农艺融合的保障

绍兴市在推进全市水稻机插技术普及、深化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的过程中,一直注重强化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整合相关部门政策,充分发挥了政策导向作用,为机插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农机农艺融合提供了保障。

(1)购机补贴有倾斜。鼓励农民应用农机农艺融合程度较高的高性能机具,对应用于水稻机插的有关机具,绍兴市地方财政给予不同程度的追加补贴。

(2)育秧补贴有导向。对开展机插集中育秧的大户,给予600元/hm2的集中育秧补贴;对抛秧、手插秧集中育秧的,不予补贴。对开展“芽苗”供秧和为散户开展代育秧服务的,绍兴市区给予追加补贴。各县均出台了储备秧扶持政策。

(3)统一服务有奖励。对开展对外统一服务的,绍兴市各级财政均有不同的奖励政策。如绍兴市区对于对外服务面积达一定规模的,给予相应等级的资金奖励;诸暨市对建立统一机插育秧中心的,列入市一产项目予以扶持。

2 总结成功经验,拓展农机农艺融合领域

虽然绍兴市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在普及水稻机插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畜牧、水果等其他主导产业融合程度低,科研单位、企业参与融合工作较少,融合成果转化率较低等。

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绍兴市将总结水稻机插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机农艺融合的成功经验,深化农机农艺融合机制体制创新。

(1)扩大产业融合范畴。总结水稻机插推广农机农艺融合经验,提升畜牧、水果、茶叶等主导产业农机农艺融合程度,扩大产业融合范畴。

(2)扩大参与对象范围。将科研单位、生产企业等机构纳入农机农艺融合参与对象范围,提升产学研推结合度。

(3)提升成果转换效率。将农机农艺融合成果不仅应用于典型样板区、大户、合作社,更要服务于更广大农民。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使农机农艺融合工作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为绍兴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信息:副站长,绍兴市农机管理总站,312000,浙江

猜你喜欢
绍兴市农艺技术推广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成校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数读绍兴市“五星双强”两新组织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