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操活动“诊断室”

2014-03-05 23:02向往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早操器械动作

向往

作为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早操活动,它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部分,更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但在我园的早操活动中常常看到以下“症状”:

“症状”1:

在节奏明快、时尚动感的音乐中,一天的早操活动开始了:热身运动、律动、模仿操、队列队形变换、器械操、自主体育游戏以及整理运动。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带领幼儿进行活动。没几分钟,有的孩子失去兴趣成为“旁观者”, 有的气喘吁吁,有的开始你推我挤……

“诊断”:

教师理论知识薄弱,不了解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懂得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和调节早操活动的运动密度和运动负荷;在早操的编排上主要以“舞蹈性”为主。在动作设计上主要以幼儿的手部动作为主,很少考虑幼儿跑、跳、平衡等运动技能的发展。选择的音乐,主要以教师的个人喜好为主,未必是孩子所喜欢的。

“处方”:

专题研讨,理论引领

在全园开展“如何科学创编幼儿园早操”的专题大研讨,共同思考并探知:幼儿园早操对于幼儿发展的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各年龄段幼儿的动作发展、体能发展的重点是什么?早操编排的基本结构是怎样?且针对《指南》中健康领域,各年龄段幼儿在动作方面发展的典型表现进行分析,通过专题研讨给予教师理论引领。我们共同获知:

1.幼儿园早操的核心价值在于增强幼儿运动能力、锻炼幼儿的体能、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等。编排时一定要强化早操的锻炼作用,凸显早操的为幼儿体能发展服务的作用,不能成为舞蹈展示之态。

2.早操编排遵循“曲线上升,波形进展和曲线下降”的规律及动静交替的原则。我们将早操活动时间定为:(小班) 15~20分钟左右;(中大班)25~30分钟左右。过大的运动量会对幼儿的一日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太小的运动量则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根据年龄特点差异来确定合理的“量”。

3.根据幼儿喜欢的音乐编排早操。对幼儿喜欢的音乐进行调查,中大班采用的音乐有:“好小子”“哆啦A梦主题曲”……小班采用的音乐有:“牛奶歌”“水果拳”……此外,将徒手操和器械操进行统一,其余部分,如:热身运动、队形变换及放松活动,均由各班老师自主创编。

4.小班幼儿年龄小,动作发展还不够协调,编排的早操动作宜简单、多重复,不要有过多的方向变化,上、下肢配合的动作不宜过多,队形也应以圆圈或分散性自由站立为宜。中、大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有了较好的发展,早操活动的动作难度可以适当加大,可以有上下肢的配合动作,也可以有方向的变化,还可以有两人或多人合作完成的动作,队形变化也可以丰富一些,比如:可以有切段分队、并队等,能听口令或看手势进行队形变换。

“症状”2:

自主体育游戏活动中,有的幼儿从练习平衡的器械上跑了过去,有的从练习跨栏的器械上跳了过去,还有的刚踏上“梅花桩”便掉了下来……有的班级只有练习平衡的器械,有的班级练习跳跃的器械较多,还有的班级没有练习钻爬的器械。

“诊断”:

材料投放单一,在投放材料时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及动作发展水平。

“处方”:

创新早操,关注差异

1.将原来各班分别开展的小型器械活动调整为全园性体育游戏活动。运用自制体育器械打破班级界限,形成资源共享。让幼儿走、平衡、钻、爬、跑、跳、跨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2.器械投放,注重幼儿个体差异。为满足幼儿个体需要,分别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如:在训练平衡能力时,投放了“梅花桩”(难度较大)、15cm左右的纸板(难度中等)、轮胎(难度较小),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地选择器械尝试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进行活动,从而多方面满足幼儿动作的基本发展和体能发展的需要。

链接>>

一日活动常规歌

早早起,不迟到,爸爸妈妈再见了。进园来,讲礼貌,看见老师说声早。

爱清洁,讲卫生,果皮纸屑不乱抛。排好队,做早操,步伐整齐队列好。

吃早餐,心情好,高高兴兴吃得饱。学习时,要专心,积极发言动脑筋。

活动后,不打闹,团结友爱兴致高。洗好手,吃午饭,不挑菜来不剩饭。

大小便,要洗手,不让细菌进入口。午饭后,睡午觉,安安静静睡得好。

梳洗后,吃点心,香香甜甜吃干净。玩游戏,真开心,动手动脑我最行。

吃晚饭,刚刚好,离园零食都不要。晚八点,就睡觉,早睡早起身体好。

好习惯,带回家,都夸我是好宝宝。

“症状”3:

“你碰到我了”“老师,他挤我”“他挡住我了”……类似这样的声音在早操活动中此起彼伏。

“诊断”:

场地狭窄、组织方式不科学、保教人员针对性指导偏少。

“处方”:

因地制宜,不断完善

1.为了克服场地窄的劣势,自主体育游戏活动时将走廊、操场、多功能活动室等场地利用起来,各班分段进入器械区域进行活动,全园呈“流线”型运动模式,使幼儿活动空间更大,选择机会更多,真正让全园幼儿动起来。

2.调整教师当班时间,早操活动所有人员进班指导。早操活动活动过程中,发现器械的摆放不适宜于幼儿活动,及时对场地的设置、器械的摆放进行调整,尽量避免活动中的拥堵和等待的状态。同时,有针对性的观察幼儿的动作并记录,为自主活动的材料及组织形式调整提供依据,以促进幼儿动作和体能的不断发展。

3.为了能更好地关注到每一位幼儿,教师在早操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方位进行领操。不停变换幼儿做操方向,让幼儿体验不同方向做操的乐趣。

另外,我们通过观摩师幼早操活动,及时发现早操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引导教师自己反思或集体研讨解决。我们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策略——重新调整——再次观摩——发现新问题——改进,这样一个螺旋式的调整过程,让早操活动成为每位孩子动作、体能的发展的大平台。

猜你喜欢
早操器械动作
做早操
做早操
早操
动作描写要具体
做一做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经皮器械复位法治疗难复性骨折8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