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桑树枝桠栽培香菇试验*

2014-03-05 08:56林金盛宋金俤陈余红
食药用菌 2014年1期
关键词:枝桠菌袋出菇

林金盛 宋金俤** 陈余红



利用桑树枝桠栽培香菇试验*

林金盛1宋金俤1**陈余红2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2.姜堰市香菇协会,江苏 姜堰 225500)

香菇;栽培;桑树枝桠;泰州

香菇是江苏泰州姜堰市的特色优势农产品,香菇种植专业户从2012年200多户,增加到2013年的220多户。2012全年新鲜香菇平均每千克销售价格达到10元,亩均收益超过4万元,创泰州农业单产收益新纪录。蚕桑是江苏的传统优势产业,2012年江苏省桑园约300万亩(1亩≈667)。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桑枝桠。这些桑枝桠能否用来种植香菇,这一点尚无资料可以参考,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配方的桑树枝桠栽培香菇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制备 供试菌株:申香16,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

栽培种制作: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杨树木屑78%,麸皮20%,轻质碳酸钙1%,石灰1%,料水比为1︰1.2。经高温高压灭菌3.5 h后接种。接入母种后3~5天内经常检查发菌情况,确保菌种没有杂菌污染。培养温度为25 ℃,22~25天菌丝满袋。

表1 香菇栽培袋制作配方

1.2 培养料配方 栽培袋培养料配方见表1。

1.3 试验方法 选取新鲜无霉变的桑树枝桠与栎木屑,曝晒3天,各称取200 kg备用,按配方用水预湿后添加其他辅料搅拌均匀,含水量60%,用15×58×0.005(cm)高密度低压聚乙烯香菇专用筒袋装袋,每袋装湿料2.3 kg,常压灭菌20 h,在接种箱内接种,室内常温发菌,各处理选20 袋无杂菌污染的菌袋置于菇棚内,按低棚阳畦背靠栽培香菇技术进行管理。

1.4 记录内容 观察测定菌丝长势、满袋时间、菌袋转色情况、出菇产量和出菇潮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发育 从表2可以看出,配方3的菌丝长势最好,满袋时间最短。

2.2 菌袋转色 香菇菌丝培养一般要经过菌丝生长、瘤状物形成、分泌色素、菌袋表面转色等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香菇原基的形成、分化、发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下,对照(CK)处理的转色情况较理想,5个处理在菌丝发育阶段没有太大差异。

表2 不同处理的菌丝生长表现和产量

注:+越多,表示长势越好;#多表示瘤状物多。

2.3 出菇潮次及产量 从四潮菇的产量看(表2),配方3和配方4的第一潮菇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较对照的要高,四潮菇的产量低于CK,说明添加桑树枝桠的菌袋出菇前期的生长势优于CK,后期出菇没有优势。从表2可以看出,完全利用桑树枝桠栽培(配方4)的香菇产量低于栎木屑栽培的香菇产量,部分添加桑树枝桠的栽培配方产量与栎木栽培的基本相似。这与该地区近几年来的生产实际相一致。

3 小结

3.1 添加部分桑树枝桠的配方栽培香菇与常规CK相比,产量没有差异,菌丝生长速度与长势方面表现更加优越,从降低成本和利用周边资源的角度衡量具有明显优势。

3.2 在香菇木屑资源日趋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利用桑树枝桠等当地资源是缓解菌林矛盾、拓宽香菇栽培原料来源渠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泰州香菇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分(BE2011425);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SXGC2012407)

,E-mail: sjd561027@163.com。

S646.1

A

2095-0934(2014)01-053-02

猜你喜欢
枝桠菌袋出菇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桃花词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李花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袋料香菇阴雨季节出菇管理技术要点
程真峰的诗
固定菌袋插杆
楸树枝桠材硫酸盐法制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