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组镜头研析游戏的有效导入

2014-03-05 03:07陈丽亚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磁铁游戏幼儿

陈丽亚

游戏活动的组织、开展是本学期我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探究的热点。作为每次游戏活动的起始环节——导入,总是在一次次梳理、分享、归纳幼儿游戏经验、提升幼儿游戏水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推动着游戏的发展。如何更充分地挖掘出蕴涵于导入过程中的教育价值,以适宜的策略,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组织好这个链接游戏发展的重要环节,使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因此,我们便以探寻游戏导入的有效性为切入口,为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通过对三组镜头共同的辨析,切实转化游戏引领中的教育观念及行为,使我们在今后的游戏导入过程中能够充分地把握幼儿年龄特点,真正发挥幼儿自主,建构起和谐、愉悦的师幼关系,有效地促进幼儿经验的不断延展,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深化。

一、回放镜头,“走进”现场

镜头一:“常熟老街”游戏导入

大带小是老街游戏的重点之一,因此,教师在导入时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大班哥哥姐姐应该怎样带好中班弟弟妹妹游戏?”“中班弟弟妹妹应该怎样跟着大班哥哥姐姐学本领?”师幼充分互动,开展讨论。接着教师还请幼儿说说“风味面馆”游戏时服务员应该怎么招待客人,小舞台演出需要注意些什么等,对所要开展的游戏以蜻蜓点水的方式加以提醒后游戏正式开始。

镜头二:“棋吧”游戏导入

教师首先请幼儿说说玩棋需要注意的三条规则(规则为全班幼儿共同制定)。但因有的幼儿只能说出一两点,甚至有的表达不够清楚,所以耗时较长。当师幼一起回忆出玩棋的规则之后,教师请幼儿注意玩棋之后要及时整理。最后进入正题,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下棋应该怎样寻找旗鼓相当的对手。此时小部分幼儿与教师互动,大部分幼儿因为之前的谈话时间过长,逐渐对谈话内容失去兴趣。

镜头三:“生活探索吧”游戏导入

幼儿站成两长排,教师站在排头开始游戏导入。首先教师出示本次游戏需要进行探索的磁铁和记录表,然后启发幼儿思考磁铁可以吸什么,并请幼儿观察记录表,了解在探索发现磁铁的秘密后应该怎样记录在表格中。站在前面的幼儿兴趣很高,在一问一答间与教师积极互动,但站在后面的幼儿却在小声说话或东张西望。最后教师请前面一半幼儿探索磁铁的秘密,后面一半幼儿探索生活探索吧里的其他游戏材料,操作探索活动正式开始。

二、聚焦问题 剖析症结

透过三组镜头,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组织游戏的三位教师,在导入游戏的时候都已经注意到了导入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策略,但其中还是有些做法值得商榷。

教师A:在老街游戏导入时,教师能够就“如何大带小”引发幼儿讨论,但不够放手,导入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

教师B:家乡棋吧游戏导入时间过长,本末倒置,纠缠于幼儿已经了解的下棋规则上,有“炒冷饭”之嫌,幼儿兴趣全无。

教师C:在生活探索吧游戏导入时,教师能够有重点的介绍今天主要探索的内容——磁铁,但由于教师站位不当及指派式的游戏选择,使部分幼儿失去了积极探索磁铁的兴趣和机会。

三、研析策略,调整方法

回顾我们自己组织游戏的经历,是否也有过以上种种不足呢?当发现游戏导入存在问题时,我们又该如何“亡羊补牢”?诚然,以上的问题出现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而每一次的游戏内容,也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如果我们抛开现象看本质,还是能够从中发现规律,并依循着踪迹总结经验、方法。

1.游戏导入应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教师A:导入环节可以介绍新增游戏内容、材料、规则等,只有丰富幼儿对游戏内容和材料的认知,让他们对新游戏有初步的了解,幼儿才能有目的有秩序地玩,避免因不了解新游戏所带来的盲目性及安全事故的发生。正如生活探索吧游戏中,教师在游戏导入时重点介绍磁铁,启发幼儿思考磁铁能吸什么东西,应该怎么记录在表格中,磁铁还可以怎么玩等,为幼儿接下来的探索活动做铺垫。

教师B:很多时候,我们的游戏都是在且思且行中推进的,当我们观察到游戏的布局、提供的材料或先前建立的游戏规则不恰当时,就会作出调整,如游戏中的材料增多或替换了,银行改变了位置等,虽然这些改变都是微调,但幼儿还是会感到不适应,此时教师就需要在游戏导入时加以说明,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变化,帮助他们及时适应。

教师C: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等决定了他们在游戏中容易出现偏差,比如会出现争抢游戏材料、没人整理玩具、不会分工合作等问题,所以教师就有必要在集体面前提出他们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经过讨论后达成正确的共识,避免在游戏中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正如棋吧游戏导入中,教师就有目的地启发幼儿思考怎样寻找合适的下棋对手,只有“棋逢对手”幼儿才可能在游戏中促进彼此棋艺的提高。

2.游戏导入应把握时机,有效互动

教师A: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在游戏的导入中,教师不能搞“一言堂”,急于交代游戏的内容、游戏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而应将参与权、发言权还给幼儿。

教师B: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幼儿互动,让幼儿参与到游戏导入的过程中。如老街游戏中教师请幼儿讨论怎样更好地“大带小”,幼儿的原有经验被调动,积极地开展讨论,讲述自己的体会。此时教师还可深入到幼儿中去,听听不同的声音,进而更有目的地观察、指导幼儿的游戏。

教师C:在游戏导入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互动的时机、互动的对象及方式。应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互动方式,是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还是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是一对一互动,还是一对多互动等等。如棋吧游戏导入中,教师完全可以自己说出下棋的规则,然后重点引导幼儿解决“如何选择对手”这个问题,导入也就不至于陷入重心偏移的尴尬境地。另外,当教师发现幼儿游离于话题之外时,可以通过调整互动策略,采取幼幼互动或与材料互动的方法,把幼儿的注意力、兴趣吸引到当前内容上来。

3.游戏导入应机会均等,自主选择

教师A:在游戏中我们应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让他们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但在棋吧游戏导入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教师不当的站位和指派式的游戏安排,使部分幼儿失去了积极探索磁铁的兴趣和机会。

教师B:在游戏导入中,我们只有抛开偏见,以公平、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个幼儿,才能正视每个幼儿的能力,给他们均等的游戏机会,抑制由于教师的指定和安排而人为造成“玩不到想玩的游戏”或“老师让我玩的”等现象的发生,给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供平台。

教师C:在生活探索吧游戏的导入中,要是教师能够站到相对中间的位置,在游戏时请幼儿自己选择探索内容,只需一点小小的改变,幼儿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参与他们喜欢的内容。从导入时教师的站位、眼神到游戏时的自主选择,都是教师尊重幼儿、承认幼儿是游戏主人的体现。

三组镜头,我们剖析了教师游戏导入中的优点与不足,更看到了教师研讨中的用心与摸索。游戏导入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其中却蕴含着很多的教育契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重视游戏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通过循环往复的实践与探索,逐步优化游戏导入,最终做到优质、有效,使游戏顺利进行,让幼儿在玩中获得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单位单位:江苏省常熟市谢桥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磁铁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玩磁铁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