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答案

2014-03-05 03:10宫陈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造力想象力小朋友

宫陈

六岁的女儿天天能说会道,一直是幼儿园里的活跃分子,上课高高举起的小手总能看见她胖乎乎的那只;游戏中,总能看见她来回忙活的身影;回应老师的问题,总能听到她响亮的声音,而且常常因为答案和同伴“不一样”而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为此,小家伙很是引以为豪,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从“这是为什么”变成了“我有不一样的想法”,而就在最近,这“不一样”的答案,却给天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

进入大班,小朋友们数学知识的学习开始和小学衔接,接触到了10以内的分合和加减,本以为这对于天天来说是小菜一碟,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和她做一些类似的数学游戏,分糖果、数玩具,对她来说已经是驾轻就熟了。可谁知就在开学不久,天天就回来发表了她的惊人之语:“妈妈,数学太没劲了,没有讲故事、背儿歌有意思。”“妈妈,为什么要把东西分成两份呢,多麻烦呀……”“为什么树上已经有小鸟了,还要再飞过来呢,不挤吗……”起初,对于孩子这些牢骚,我并没有放在心上,觉得比起小学的学习任务,这已经是很少了,慢慢就会适应。可谁知孩子对数学的不满不断地在升级,渐渐演变成了“我不喜欢新的王老师,我不要学数学”“我可以不上学吗,今天还要上数学的……”终于,孩子的不满、厌学,引起了我的重视。

首先,我像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老师了解情况。今年新接班的王老师很肯定地说:“天天上课可认真了,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特别是在在科学、语言等活动,她常常能说出一些独到的、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叫她小机灵。”“那天天在数学课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呢?”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认真地想了又想,说出的一番话,终于让我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在数学课上,天天也坚持着自己的一贯风格——“不一样”的答案。在中、小班的数学学习中,以认识数量为主,当老师提问类似“7可以表示什么”的问题时,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天天更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老师更多的肯定。而进入大班学习数量的分合和加减时,充分认识到“不一样”答案的好处的天天,还是挖空脑筋寻找着不同的答案。小小的她并不知道,加减法的答案却是唯一的,当3+2的题目出现时,天天标新立异地说出的不是5的答案,立刻遭到了老师和小朋友的否定。可孩子却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为什么语言课上,帮小兔想到了对付大灰狼的新办法;在美术活动中,画出了会飞的房子;在科学活动中发现了和小朋友不一样的现象,都能得到老师的大拇指,而在这里就行不通了呢?看着天天无辜的眼神,了解了孩子心里的困惑时,真是让我哭笑不得,于是,我和孩子开始了关于数量守恒最初始地探讨……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幼儿期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时期,儿童的思路极其广阔,想象和思维相当活跃,他们可以将“O”想象为苹果、人脸、气球、太阳、碗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创造力的表现,是真正创造力的雏形。而幼儿年龄特征也让孩子容易将现实、科学与想象相混淆,成人对孩子想象力的肯定和关注,有时更是让孩子不知道何时需要发挥丰富想象,何时需要严谨的科学思维,像天天这种“用不逢时”的想象,如果引导不当,反而会扼杀了孩子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不一样”的答案中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更需要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和引导,让孩子的创造想象力插上科学的翅膀,带领孩子在知识的天空里自由翱翔。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儿园)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力想象力小朋友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找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