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团队‘管得很’!”

2014-03-07 07:47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老彭泗县百事通

“这个团队‘管得很’!”

□高 远

安徽省泗县地近黄海、背倚中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泗县子弟的血脉中因此注入了勇敢无畏的因子。如今的泗县组织部电教中心团队,继承了勇敢无畏、敢为人先的地域性格,近年来屡获殊荣。这支团队之所以能创出成绩,就是因为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过硬的本事,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这个团队‘管得很’(方言:‘很厉害’)!”

“眼力刁钻”

“联系不上缪蓓蓓了。”“受不了苦跑回省城了吧?”“这下彭主任可看走眼了。”……正是上班时间,电教中心屋里屋外议论纷纷。这是咋回事?原来,他们想从挂职泗县的省直干部中选一个典型拍部片子。主任彭兴录和这些干部接触了一圈,当即拍板:拍缪蓓蓓。大家都纳闷:“主任咋知道妮子行呢?”老彭解释说,他第一次见蓓蓓时,她正一边啃着农民递来的“馍夹萝卜干”,一边拉家常。“一个放得下架子、不嫌腌臜的姑娘,一定错不了!”

可现在联系不上人了,电话关机!还怎么拍?老彭胸心有成竹:“还怀疑我这双‘火眼金睛’啊?”是啊,老彭啥时候走过眼?去年,老彭下乡和大桥村党总支书记陈作风聊了几句,回头就通知他,要给他拍个事迹片。老陈纳闷:“也没见几次面,咋就要选我呢?”老彭哈哈大笑:“一个富村的领路人能坚持朴素,那就肯定能行!”结果,那次拍出来的专题片《忠诚》被选为全市群众路线宣教片。

老彭没走过眼,这次依然没“走眼”:两天后传来缪蓓蓓的消息,原来她回城谈修路资金去了。大家都说:“火眼金睛,名不虚传!”

彭兴录是个“老电教”,光在主任的位置上就干了十个年头,一双“火眼金睛”看啥都准。人才管理上,他“看人下菜碟儿”,知人善用;处理工作时,他分轻重缓急,有条不紊;科室发展上,他最看重团队精神,常说“要想发展好,精神占主导”。正是有了他的“火眼金睛”,电教中心工作大方向才从不跑偏。

“百事通”

已是凌晨两点,可高海萍家的灯还亮着,她已经连续干了两个通宵。疲惫的她用凉水洗了洗脸,又重新投入到片子里去了……

副主任高海萍,人送外号“百事通”,人们都夸她制片样样通、门门精。就说这次给默默坚守深山地震台30年的朱大美拍片,前后一年多,她从头忙到尾:策划绞尽脑汁,想出不少好思路;撰稿时经常一写就是通宵,为一句话、一个词而辗转难眠;拍摄时为了寻找好角度,栉风沐雨,早出晚归;编辑时抱着病躯,仅配乐就试听了上百段……终于,专题片《为大地把脉的人》与群众见面了,很多观众感动落泪,上级领导感慨地称她为“小小电视台”,这是对她的能力和付出的最高评价。而全市电教片最佳策划、最佳剪辑、最佳配音的荣誉以及国家一级播音员的高级职称,更给她这个“百事通”增加了勇于前行的动力。

“双保险”

电教中心的好哥俩——乔祥和刘群,一个是“网站难题克星”,一个是“站点故障克星”,大家戏称他俩是为远教护航的“双保险”。

如何丰富网站信息,是党建网站一大难题,而小乔却找到了好办法。那是三年前,他下乡采访,偶遇草沟镇组织委员翟杰正和几个大学生村官“拉呱”:有的说大路口的山芋不赖,应该推广;有的说夏庙的小麦种得不行,得学习……“原来基层动态全在他们手里啊!”乔祥恍然大悟。那以后,他常下乡、广交友,拉了一支由40名乡镇干部、420名村干部组成的信息员队伍,信息来源自此取之不竭。他靠这个优势先后撰写了1700多篇通讯,泗县先锋网精彩不断,成了群众最满意的网站。

刘群则保障着全县15个乡镇414个站点一年365天的安全运作。2013年底,持续降温引发了多处站点设备故障。一天,红旗村书记张云强打电话求援,说机顶盒“不作数”了。当刘群驱车赶到站点时,电信公司技术人员正束手无策。刘群拆下机顶盒的后盖,三下五除二,就解除了故障。技术人员拍着刘群的肩膀连连赞叹:“比我们专业的还专业!”张云强咧嘴笑道:“小刘可是天天待在基层,设备都听他的话!”

正如彭兴录所说:“精益求精就是咱科室的灵魂。”十几年来,泗县电教团队屡创佳绩,多次受到市里表彰。领导眼里,他们的特色就是“先进”;百姓口中,他们就是“管得很”!

(作者单位:安徽省泗县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

猜你喜欢
老彭泗县百事通
安徽泗县:山芋让村庄发展更红火
安徽泗县:“扶贫瓜”走进城市餐桌
Top Republic of Korea's animal rights group slammed for destroying dogs
做船长容易吗?
特长
我愿意
——献给地震灾区的志愿者
《农村百事通》与您有约,来吗
广播村村通 村民百事通
网络画画速成班
产品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