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

2014-03-08 03:43陈发祥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互动式分组成员

陈发祥

(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建构主义学习观将学习作为一个建构的过程,不是被动接收而是根据先验知识主动选择信息以此建构目前事物的意义”[1]。学生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这是长期以来教育界的共识。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加,如何解决课堂教育的趣味性不足、学习时间有限等问题,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视的问题。笔者通过近五年的教学实践,先后在十几个班级的实验,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当代学习情景的教学方法,即分组互动式教学法,该种方法首先在分组的前提下,能够充分调动组内成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工具,构建学生与老师之间多维的沟通通道,有着教学过程互动与可控,教学效果显著等优点。

一、分组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分组互动式学习法,有其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按照以下流程来实施(见下图):

(一)班内分组

分组以班级为单位,每5个学生为一组,各组自己确定组名、吉祥物、LOGO、口号等元素。人员分工(见下表),主要分为组长、资料收集者、PPT制作员、发言人等,同时,各成员角色采用定期轮换的方式。分组的原则为:第一,男女生之间的有效搭配,尽量避免组内成员的单一性别;第二,就近原则,为便于学习研究,尽量让同一寝室成员组成一个小组,这样的分组使得学生合作起来较为便利。学生分组完成必须在课堂上集体亮相,介绍本组队名、吉祥物、LOGO、口号等元素,形式上由学生自己在课前设计。

(二)问题选择

问题的选择来自于课堂教学中,由老师来确定,问题牵涉到三类:第一类是所教学学科的内容,属于该学科深入探讨的问题,便于学生深度了解所学的学科知识,比如在进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时,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布置“微信营销”的专题研究。第二类为与所教学学科相关性较大学科的知识,属于该学科延伸性内容,比如在《企业文化》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选择“中国区域文化差异”的课题让同学们参与研究;第三类问题为普适性问题,关联到人文、社会、历史、哲学等知识,主要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比如在《广告学》教学中,可以布置“人类沟通方式的变迁”为主题的研究课题。一般教师前一次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题提出,给学生2周左右的时间来研究问题,并保证宽裕的时间与老师就问题展开互动。

(三)资料收集

各组学生在老师布置问题后,开展问题的研究。老师应该事先教会学生如何搜集、处理、加工资料,进而提升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利用一堂课的时间就某一问题为例,系统讲解资料的收集方法,处理工具以及PPT制作的方式。尤其是资料的搜集,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如何展开调研,如何对调研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甚至于如何撰写调研报告等。

(四)内容确定

学生就老师所布置的问题展开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5天左右),交出制作好的PPT初稿,通过电子邮箱发给老师。老师对学生的研究内容做第一次评审,评审主要从问题的逻辑性、内容的正确性与系统性、PPT制作的规范性等角度出发,并将评审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及时更改。学生接到老师邮件后进行更改并将更改的结果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2天内)再次反馈给老师,老师通过第二次评审后确定,学生方可以在课堂讲解。在二次评审中,教师掌握一个原则,一旦进入课堂讲解环节,学生所讲解的内容不能出现理论错误。

(五)课堂讲解

课堂讲解由小组发言人讲解、同学及老师提问、老师评价等三个环节组成。课堂讲解由小组发言人来完成,但可以根据对问题的熟悉度,选择组内任何一个成员。一般讲解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讲解结束后首先由班内同学就所探讨的内容提出问题,由该小组成员来回答;然后老师对课堂讲解进行评价。老师的评价主要针对问题的内容、PPT的制作、发言者的演讲技巧等方面,在指出问题所在的同时,也使班上其他学生的相关能力得到提升。

(六)知识共享

尽管问题的研究是由各小组来完成,但最终获取的研究成果应该与全班学生共享。共享可通过上传到班级QQ群、BBS等共享空间,这类开放性空间便于班内每一个学生及时下载、学习、分享,这也使小组成员觉得劳动成果的共享价值。使得学习的结果得到分享,在给小组成员带来荣耀的同时,促进其行为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QQ群的无拘束的交流,对接近彼此的感情有极大的帮助”。[2]

二、分组互动式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明显地看到该方法使用前后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变化。这些能力变化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PPT制作能力、演讲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

(一)研究问题的能力

首先就是资料的搜集方法与途径,学生要深入研究问题,就必须掌握大量的一手、二手资料,如何搜集资料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而对搜集来的资料如何进行整理、归纳乃至提炼,又是他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对有序的资料,结合问题,转化为系统性、逻辑性的结论。该方法的实施,部分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也提高了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PPT的制作能力

制作一个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PPT,是学生以后必须的重要工作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这方面能力提升是明显的。很多小组成员从一开始不会制作,到后来产生兴趣,一般到学期结束的时候,80%左右的成员都能够娴熟地完成这项任务。而PPT的制作能力又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尤其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弥补这方面的能力最好在大学阶段进行。

(三)演讲能力

在校学生一般都缺乏机会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而演讲能力又是其未来工作所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演讲能力除了与演讲内容相关外,还牵涉到演讲者的心态、语速、语调及语言的清晰度,演讲者的肢体语言、表情等要素。分组互动式教学法给予了学生一个较为频繁的锻炼演讲能力的机会,从该方法的实施效果来看,很多同学从第一次站在讲台的紧张,但后来能够自如地讲解,乃至超水平的发挥,证明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是有效的。

(四)团队协作能力

基于在校的大学生愈来愈多地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合作意识淡泊,自我意识较浓的缺点,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是大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并没有专门的团队训练课程。分组互动式教学法是基于组内人员分工明确的前提,而一个小组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必须在分工的基础上,加强组内成员的合作。长期的协作,能够固化组内成员的关系,增进成员之间的友谊,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为以后进入社会组织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三、分组互动式教学法的控制

为保证分组互动式教学法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分组学习全过程中的有效控制成为基本前提,这也是保证学习方向不偏离、学习内容的正确性及小组成员的角色定位合适性等问题的重要基础。

(一)小组成员角色定位的选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分组互动式教学法是一种虚拟学习社区的建立。主要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定量寻找虚拟学习社区中各角色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社区中的位置。[3]组长是小组中的关键角色,必须选择责任心强、有领导能力的学生担任,而资料搜集员、PPT制作员、发言人的角色可以在组内调换。同时,角色的调换也是对学生不同能力锻炼和提高的过程。

(二)课题内容的选择

课题内容的选择除了必须在前文所述的三个范围内,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研究能力、兴趣、能力及时间的限制,以确保大多数小组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否则,将会消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对学生研究的成果必须把关,严格控制在课堂讲解前的内容正确性。

(三)课堂讲解时间的控制

课堂讲解时间的控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在最多一堂课内约45分钟内完成,以免影响正常的课程教学进度。小组成员的讲解时间不超过30分钟,学生对小组成员提问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而教师的评价时间一般为5分钟左右。

与单纯的课堂教学不同,分组互动式教学法更多地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素养。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更为宽博的知识面,以保证对学习过程有驾驭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抽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全程的辅助,包括课题选择、学生研究内容的把控、时间的约束及课堂讲解结果的评价等,而且要把握好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同时教师也要能够娴熟地掌握现代的网络教育工具。该方法是一个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过程,如能合理使用必然会提高教学效果。

[1]倪问伊,等.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设计[J].长沙大学学报,2013(9):125.

[2]王荷琴.基于网络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100.

[3]高长俊,胡世清.我国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1(4):65-70.

猜你喜欢
互动式分组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