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一体两翼”打造学术创新服务

2014-03-18 01:41赵亚萍周东升王晓萍李青青等
中国教育网络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一体两翼知识库学术

文/赵亚萍 周东升 王晓萍 李青青等

浙江大学:“一体两翼”打造学术创新服务

文/赵亚萍 周东升 王晓萍 李青青等

本案例建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知识资源中心、网络教学服务平台和学术科研服务平台,简称学术服务“一体两翼”体系。

浙江大学信息化启动于2005年,经过3年建设,到2008年初步建成了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数据交换中心,整合了相关业务系统,提供了迎新、离校、审批等跨部门信息系统应用。但是,信息化应用总体上偏管理,对教学、科研业务开展过程的支持明显偏弱。事实上,校内个别先进的学术团队,已经意识到知识分享、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自身的技术力量采购或自建了适合科研活动需要的信息化工具,包括文献管理工具、FTP工具、实验室管理工具以及团队网站建设等。可以预见,教学科研信息化将是继管理信息化后的又一校园信息化重要领域,其需求将主要来自于教师、学生、教学科研团队等学术创新主体,如果学校层面不开展教学科研信息化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教学科研信息化将面临管理信息化启动时同样的“烟囱式系统”林立局面,甚至更为分散和难以统一。为此,学校从2008年正式启动了网络学术创新环境建设。

整体规划

本案例建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知识资源中心、网络教学服务平台和学术科研服务平台,简称学术服务“一体两翼”体系。

知识资源中心是基础平台,是主体,提供知识资源的采集、存取、管理及服务,聚合资源促进创新。

网络教学服务平台结合学校精英人才培养与卓越创新能力建设的需要,为学生主动学习、批判性思考、协同学习提供信息化环境,支持学校教学模式的三大转变,即以教师为主转向师生共同参与、从课堂转向课堂内外、从结果评价转向过程评价。网络教学服务平台是应用平台,是翼。该平台既从知识资源中心获取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又向知识资源中心积淀优质教学资源,供外界共享。

学术科研服务平台结合学校学科交叉领域平台建设,为教师、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等知识创新主体提供知识管理、学科跟踪、学术评价、知识转移等学术创新服务,以提高知识组织体的工作执行力和知识分享度。学术科研服务平台也是应用平台,是翼。该平台也对知识资源中心提供双向服务。

实施情况

截至创新案例征集时,工程重点实施了知识资源中心原创性资源建设,试点了网络教学服务和学术科研服务,相关建设成果如下。

知识资源中心

知识资源中心建设分两个阶段推进。首期以机构知识库为主开展建设,实现学校原创性知识资源的集中式管理与服务,后期扩展为知识资源中心,开展全方位的教学、科研学术资源,包括国内外优质文献资源、课程资源、专业科学数据等资源与知识服务。

图1 浙江大学学术创新服务业务规划

浙江大学机构知识库项目于2008年开始启动建设,参考DSpace开源软件,根据浙江大学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自主开发,并于2009年11月上线试运行。2012年根据新的需求变化进行机构知识库二期改造,并于2013年1月完成改造,新版上线运行。浙江大学机构知识库采用开源软件与自主系统开发相结合的先进模式,建设始终以服务为理念,组织协调校内各方资源,建立了面向机构、团队、专家的三维资源组织与服务模式。

1.集资源采集、展示、评论于一体的机构知识库系统

经过校内外的广泛调研,鉴于DSpace系统在信息关联与应用扩展方面未能满足需求,最终在吸收DSpace资源管理方面优势的情况下自主开发。系统采用用户自主上传、专业人员批量导入、与相关资源系统对接等方式进行多方位多渠道的数据采集途径,系统提供分类资源字段标准化表格供用户填写,以方便批量导入。在用户自主上传模式下,可根据用户选定的机构和资源类型,智能化匹配标准字段,以提供最优化的友好界面上传模式。

系统提供机构、专家、资源类型等多种模式资源揭示方式,并提供全站及机构、专家、资源等方面检索,支持WORD、PDF、GIF等多种文件类型的在线阅读,更贴近用户的传统资源利用习惯。

引入Web2.0的多种功能特性,除了用户能参与资源的录入和完善,系统还支持用户对资源进行评价、打分、建议、信息纠错。

2.支持资源与业务融合的机构知识库系统

浙江大学机构知识库从设计上,着力将知识资源与学校主体业务建立关联,以体现机构知识库的实用性和生命力。

机构知识库的数据结构设计既保持了传统的资源与机构关联,同时建立了资源、机构、专家三者的关联,即资源与专家、资源与机构、专家与机构分别关联。资源与专家之间属于多对多的关系,一条资源与多个专家相关联,一个专家与多条资源相关联;资源与机构、专家与机构的关系以主关系存储数据,在展示和统计时允许多属主关系,将资源的署名机构作为主机构,将学校统一身份认证库中专家所属机构作为主机构。专家数据从学校统一身份认证及数据中心中动态获取,在专家表中仅保存代表专家唯一性的ID号。当资源归属碰到作者同名等唯一性确定问题时,系统将该资源自动发送到多个专家个人空间,由专家确认是否为本人资源,从而保持资源的正确归属。

在专家资源展示方式中,除了将专家资源按类别进行展示并统计数据外,还显示了专家的单位、职称、个人主页等基本信息,使得专家资源展示页面成为专家的学术名片,既有利于专家资源的集中展示,又能使感兴趣的用户获取更多关于该专家的详细信息,方便交流合作。

3.支持多渠道、灵活的数据采集方式

由于平台整合了学校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登录用户即为实名认证方式,本着对用户信任的原则,平台的合法登录用户都可以自助上传资源到机构知识库,平台只进行资源有效性审核。同时,平台也提供了后台录入功能,系统可以授予资源组织者资源录入,在后台进行大批量数据的批量录入工作。平台登录用户除了可以进行数据录入,也可对个人名下资源进行管理,并提供批量下载的功能。

对于在建库前已经公开发表的资源,通过程序采集公开的回溯性数据。具体由开发人员研发了公开数据库资源批量处理程序,经过数据整理和规范,由系统接口批量导入,同时由系统业务规则确保了资源、专家与机构的关系,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后续新产生的增量资源,通过优化服务引导师生自主录入。具体包括通过向教师宣传个人知识库(学术名片),激发教师的自主完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与团队信息化平台等日常应用系统进行对接,通过数据互通管道完善资源数据信息。

4.整合资源,丰富服务

浙江大学机构知识库与数字出版系统关联,汇聚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数字产品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教参、学位论文、数字期刊等资源,还整合了课程资源、学术期刊、数字博物馆、图片信息库、CNGI百万册数字图书馆等多种资源,以不同形式不同深度方式进行整合。同时围绕知识资源,提供了在线预览、数字版权保护、在线语音阅读、手机终端支持、电子支付等功能,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数字出版服务,供社会用户购买阅读。

网络教学服务试点应用

网络教学服务根据教学内容性质,开展了两个试点,分别针对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开展建设。

1.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网络教学平台

(1)信息互连的网络教学系统

系统提供课程管理员、教师、学生和系统管理员四类角色,面向课程提供课程网站建设、课程作业管理、作品管理、实验管理、成绩管理、课程问卷、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功能,面向管理提供基本信息、统计、检索、课程调查等功能。系统通过与学校数据中心对接,从教务管理系统实时获取教师、学生、开课、班级、教师任课,学生选课等基本信息,保持系统间数据信息一致,避免重复建设。系统后期将实现与知识资源中心的对接,将课件、视频等资源统一存入知识资源中心。

(2)支持课内外交互学习

平台实现了课程教学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互动化,提供E-Learning:电子学习、E-Homework:电子作业、E-Report:电子报告、E-Quiz:电子测试、E-Grading:电子批改、Virtual class:虚拟课堂、Virtual Lab:虚拟实验、Virtual Pre-Exam:虚拟考试等功能,支持课内外互补学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测评、即时互动的需要,扩展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3)支持全过程网络化教学管理

平台具有学习信息管理、教学调查、教学评优等教学管理与学习过程监控、成绩管理等学习管理,实现了学生课程学习和教学效果的网络化管理,加强了学习状况的动态监管以及成绩评价。学生各门课程的作业、实验报告、成绩等信息得到安全存档,作业、报告提交及时性,自我测试与模拟考试情况,网站资源利用率(网络学习的时长与频度、以及交互次数)得到及时反馈。通过“实验准入测试”,有效督促学生预习。可灵活配置成绩管理,为考试方法改革实施的多方位评价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

2.控制系本科实践教学管理平台

(1)搭建了一套网络化实训项目管理系统

(2)制定了一套项目实施流程

将每个选题视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均要经历选题、过程管理、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不同类型的项目,其流程细节各不相同。教师和学生通过项目发生联系。学生在线填写提交项目相关报告;项目指导教师在线查看项目进展情况、填写建议和意见、提交中期检查和结题的意见;评审老师在线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填写评审意见。

(3)建立了一套实时监督管理机制

根据项目实施流程,系统自动提醒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相关操作。注重项目的时效性,对于项目的不同阶段设置时间限制,超过时间限制将无法进行相关操作。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在整个执行过程中都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项目研究。

管理员可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可随时汇总过程执行情况,以便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管理员还可随时对不同年份、不同类型的数据,按照项目为单位进行汇总、比较和分析,进一步帮助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学术科研服务试点应用

学术科研服务根据服务形式,开展了两项应用,分别针对团队协作和学术信息服务建设。

1.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科研团队协作平台

(1)搭建了一套团队协作信息系统

美国第二大投行摩根士丹利形成大量资产减值。 摩根士丹利2007年第四季度次贷债券投资损失高达94亿美元,其中有78亿美元是基于次贷业务。这直接导致公司成立73年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急需资本金补充的摩根士丹利就找到了中国。” 汪建熙说。

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团队协作平台的功能涵盖项目管理、经费管理、成果管理、绩效管理、财务报销管理、资料管理等模块,提供简单易用的在线服务、全面丰富的知识组织与管理、社会化的协作与沟通、安全稳定的服务端存储服务。

系统支持任务主动推送。系统从研究所的组织架构角度,划分为研究所、研究中心、教师、研究生等角色;从单个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上,分为项目负责人、参与教师、研究生等角色。用户登录后,系统自动识别身份,依据不同身份配置个人空间,用户在个人空间可直观地查看并处理当日事务,系统提供简单清晰的工作流,处理完毕后的任务自动发送给管理员接受审批。采用项目方式组织管理,不局限于某个学科,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2)以项目管理为主线1+N设计

项目管理的过程,有立项前、立项、研发、结题验收、归档等环节。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又同时融入了团队协作、人员绩效考核、经费及财务管理等多个管理目标。以项目研发过程这一环节为例,项目的研究目标被分解为若干任务,任务又被分配给不同的项目参与人员,项目人员完成研发任务并提交成果,并被项目负责人验收。这一过程把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绩效考核融合到了一起。

(3)支持量化的绩效考核机制

在一切皆为“项目”这一管理模式的前提下,任何项目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任务,每个任务带有一定的“业绩点”。任务被指派给具体人员完成及对完成效果进行验收,验收时给出完成质量、时效性、规范性等方面的量化考核。研发人员的绩效由其完成的研发任务和验收情况确定;每个项目的投入由该项目的所有任务合计得出。

(4)与机构知识库、财务预约报销等系统对接

以科研成果为例,与机构知识库对接后,科研成果的管理录入更加便捷:机构知识库中已有的成果条目可以直接同步到本系统,本平台中新增的成果条目可以上传给机构知识库。与财务预约报销系统的对接使得报销凭证填写、报销这一需消耗较多人力完成的工作变得容易。

2.人文社科学术资源服务平台

人文社科学术资源平台作为面向学科的首个资源服务,由一线教师参与策划,为后续面向学科的学术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1)探索了学科服务隐性需求获取的方式

通过该系统平台的建设,积累了相关系统平台的建设经验,同时通过各建设阶段与用户方的沟通,明确了教学科研人员对资源平台的需求。

(2)为学科资源汇聚、积累提供工具

平台项目的建设,整合了学校多个部门的协同关系,本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共同目标,建设了大量的学术资源,在建设周期内,共搜集整理各类资源累计1万余件。

(3)探索了学科服务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建设的模式

该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充分整合了研究院、学科团队、图书馆、信息中心等资源相关的管理、开发、服务及应用部门,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建设协作体系以及资源建设队伍。

浙江大学信息化一直致力于网络学术创新环境的建设,始终遵循着以知识资源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信息化服务,最近两年在机构知识库、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科研团队协作平台、人文社科学术资源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校性的团队信息化平台和知识资源中心,为深入开展学术创新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浙江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一体两翼知识库学术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一体两翼”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之“冠名培养”模式
浅析一体两翼教学在中职建筑专业课程中的作用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2015 年新儒学“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位置与方向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