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中“刚出浴的美人”语义指向

2014-03-21 09:33李先慧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34期
关键词:美人白花荷塘月色

◎李先慧

李先慧,语文教师,现居浙江绍兴。责任编校:舒 坦

《荷塘月色》作为现当代最美的散文之一,在选入中学教材时,叶圣陶先生却把“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删除了,同时被删除的还有后面的《采莲赋》。张厚感先生给出的理由是不符合当时的主流思想,这是官方的理由。

讨厌这“刚出浴的美人”。——从年少到年老,我几次在月下,站在荷塘边,观察叶子中间的“白花”,论神论形,它们怎么也无法与“刚出浴的美人”联系在一起。再者,如果某种东西既像“星星”,又像“美人”,那真是太神奇了。这是民间的理由(此论属无知者无畏类,不便指名和加注)。

我无意于参加删除不删除的论战,只是想从语义指向角度,鉴赏“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的妙笔生花。

一.“刚出浴的美人”在文本中的语义明指

1.语义前指的多样性

“刚出浴的美人”指向比喻的本体“白花”,可以看作是写实:出水的“白花”,婷婷地出了水面,相似点是“摇曳的形态”和“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鲜亮润泽、清新自然”。同时,“刚出浴的美人”还可以指向“有袅娜地开着的”“袅娜”,“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羞涩”:在形态上,荷花和“刚出浴的美人”都可以“袅娜”,在情态上,美人才可以“羞涩”。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态。

因此“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写在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写白花的形与色泽;“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写绿叶衬托下的荷花的忽明忽暗,对应着前面的“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万绿丛中几点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写荷花的吹弹可破的质地和神韵。学生都能感悟到:“而我却以为朱自清先生是看到了荷花的神韵,如明珠般雍容华贵,如星星般活泼可爱,如出浴美人般清纯羞涩。”多么纯洁的学生啊,绝不像我们有些龌龊老师那样,读到“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就想到性。

2.语义后指的多样性

“刚出浴的美人”还指向后文的“缕缕清香”。荷花有香,美人也有香,既然将荷花比作美人,那“刚出浴的美人”语义自然可以指向“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荷花刚出水,纤尘不染,带有一丝若有若无、女人所特有的美妙香气。同时也可指向“渺茫的歌声”(见下文),还远远指向“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洗”字,两句互为照应。删除了“刚出浴的美人”,后文的“洗”字就显得突兀。

二.“刚出浴的美人”在文本中的语义暗指

1.“刚出浴的美人”是个美不胜收的意象,语义指向“朦胧”的意境。

“渺茫的歌声”“薄薄的青雾”“笼着轻纱的梦”、清淡朦胧的荷花,淡雅素洁的月光等意象,都要符合全文淡淡的朦胧的意境。观赏“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作者在这儿,没有单纯地写荷花,而是把它放在荷叶的背景中来写,用了一个“点缀”——自然是远观,所以“刚出浴”也是远观,也是若隐若现的“美人”,达到“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审美效果。正如不可用“融融”来形容本文的“月色”一样,也不能近观细观“刚出浴的美人”之娇嫩。

意象群才能形成意境,这是创作原理,也是欣赏原理。教学和欣赏时,不能离开全文朦胧的意境,不可孤立地意淫“刚出浴的美人”。

2.“刚出浴的美人”语义还指向文章的主题。

“刚出浴的美人”语义直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江南的血雨腥风,所以用“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来躲避深深的忧愁;用赏月赏花来感悟“如刚出浴的美人”的极美,来消除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赏美人仍能感觉到“峭楞楞如鬼一般”“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烦恼;进而用“妖童媛女,荡舟心许”“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青春纯情,与“刚出浴的美人”遥相呼应,祈祷“宁静”“和平”而不得,可见“这到底令我惦着江南了”的忧愁之深。

3.“刚出浴的美人”语义还指向作者的独立人格。

“刚出浴的美人”是比喻刚出水的荷花,荷花的高洁当然因“出污泥而不染”而来,那么“刚出浴的美人”也可作为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来对待,比喻作者自己高洁独立的人格。从这个角度反观文本,“刚出浴的美人”还指向前文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与后文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相反而出,表现出“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高洁。这与作者的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人生追求是契合的。这让我们自然想起大师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敢于拍案而起、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大米的高贵品质。“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其实是中国经典的表现手法之“香草美人”。

三.“刚出浴的美人”还可以指向作者的创作风格

朱自清的散文清灵澹远,而这种风格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美人”。朱先生是古典文化大师,对美人的手法必是信手拈来,更何况先生也是个忧伤、温和、忧郁、敏感的具有小资情调的文人,对美人这个意象自然也是钟爱的。“为了一个虚构的或实际的女人,呆呆的想了一两点钟,乃至想了一两个星期,真有不知肉味光景——这种事是屡屡有的”,“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我所发见的女人是什么呢?这是艺术的女人”,“艺术的女人,那是一种奇迹”。所以,朱氏散文中多涉及“美人”这个表现手法。朱先生散文中几乎遍布着“美人”的艺术美,不胜枚举。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同时将“月”和“柳条”写作“美人”。又如《月朦胧鸟朦胧》 “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枝欹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也将月和树枝比作美人,朱先生总是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写成充满灵性、美妙而艺术的女人。

四.“刚出浴的美人”语义还指向“荷”文化

我们可以逆向来欣赏“刚出浴的美人”这个比喻。人们形容美女时,常会脱口而出“秀色可餐”。本文既然是写荷花,凡是有点文化的,都会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个名句。稍作归纳,就可以发现“荷、莲”的意象与“美人”在古典文化中往往是重叠的,是相伴而生的,“荷”总是个女性意象。远古的“莲鹤方壶”就反映了荷花承载着时代精神;美女西施十分喜爱荷花; 《离骚》将莲荷赋予了美丽、高洁、芳香的含义,使荷成为了美好、纯洁的象征;再后来,“并蒂莲”就成了爱情、美好、吉祥的意象了;“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将“美人与荷”重叠了; 《爱莲说》将“美人与荷”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极致化了;明清版画“和(荷)合二仙”将“美人与荷”世俗化了。

要之,“刚出浴的美人”的语义指向是丰富的,立体化的。既成就了荷塘月色的美景,成就了散文朦胧美的意境,又造成了比喻修辞的奇特美感,表现了散文主题的深刻性,彰显了作者独立人格的美丽。不仅如是,还是作者创作风格的体现,拥有中国古典意象、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如此神来之笔,美不胜收。

本文解决了许多教师讲不好“刚出浴的美人”这个难题了。再不能因“选文是有特殊要求的:一是思想内容好,健康……”这个标准来删除“刚出浴的美人”了,更不能因为读不懂其相似点、读不懂其丰富内涵而删除之。

猜你喜欢
美人白花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英雄与美人
神秘的美人鱼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垂钓五大洲:鱼和美人兼得
荷塘月色
还会睡在爸爸妈妈房间里呢!
若谋者美人戏
《荷塘月色》解读的时代文艺特色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