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申报教育专业硕士点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策略

2014-03-21 14:37禇远辉陈艳兰何志魁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授权点教育学大理

禇远辉,陈艳兰,何志魁,杨 民

(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3)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1〕。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原大理医学院和大理师专等四所学校合并,正式组建了大理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理学院教师教育的学科与专业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基础和条件。认真分析大理学院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策略,对成功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提升学校教师教育层次、水平和实现专业硕士授权点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理学院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必要性

(一)在云南省尤其是滇西地区,教育专业硕士的人才需求量多、市场潜力大

首先,庞大的中小学教师群体构成了教育专业硕士的巨大潜在生源。在我国所有事业单位中,中小学教师的人数最多;在滇西地区和大理州,情况也同样如此。数量庞大的中小学教师群体决定了教育专业硕士巨大的招生潜力和市场需求。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不断改革教师教育政策,着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并提高教师职业准入的门槛。但与此同时,在云南省尤其是滇西地区,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中小学教师的比例很低。以大理州为例,截至2012年底,在大理州30 404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仅有123人,只占教师总数的0.4%。大理州的教育在滇西八地州中尚处于先进水平,其他地州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在这些地区,中小学教师不断提高学历层次的需求与教育专业硕士现实的培养量较低之间产生了突出的矛盾,而这种矛盾也反映了教育专业硕士巨大的社会需要和市场潜力。

其次,应届大学毕业生构成了教育专业硕士的另一个重要潜在生源。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专业硕士的报考条件进行了改革。从2009年开始,允许应届大学毕业生报考教育专业硕士,这就使大学应届毕业生尤其是教育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成为报考教育专业硕士的另一支重要队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该专业硕士的市场潜力。以云南省为例,目前,地处非省会城市的本科院校共有9所,而其中的8所都是在原师专的基础上升本时间不长的学校,教师教育是其主体构成部分。这些本科院校如果以每年年均招收3 000名新生计算,则每年我省教育专业硕士的潜在生源至少为24 000人,这也为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生源。

(二)“滇西扶贫和大开发”为我校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和举办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

为了大力促进我国连片贫困地区、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集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均衡发展,2012年,国务院作出了《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2013年,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2〕。至此,“滇西扶贫和大开发”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而“扶贫先扶教”是其中的一条基本思路。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滇西扶贫和大开发”政策,教育部制定了“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方案”〔3〕,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等对口帮扶大理学院,并明确了北京师范大学对口帮扶大理学院教育学科的建设;2013年,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又联合编制了《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确立了“将滇西建设成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改革创新先行区、教育开放试验区和人力资源开发扶贫示范区”等目标〔4〕。

“滇西扶贫和大开发”以及“扶贫先扶教”的发展思路为地处滇西中心地带的我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在客观上要求全面提升我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的层次,而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是其中的重点之一。这不仅为我校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提供了机遇、条件和可能,而且也提出了要求。

(三)培养教育专业硕士能充分发挥我校服务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功能

作为一所地处云南省非省会城市的综合性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我校义不容辞的一项重要职责。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中小学教师历来是我校的一个传统和优势,也是我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如果能成功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我校将以该专业硕士授权点为平台,通过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为我省尤其是滇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四)有助于优化云南省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区域分布,并增大其辐射面

目前,云南省仅有云南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两所高校具有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而这两所高校都在省会城市昆明市。由于每年的招生数量有限,加之这两所高校教育专业硕士的毕业去向主要为县级以上的完全中学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其辐射面有限。如果我校能成功申办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我省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地域分布,增大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总量,而且还可辐射到广大乡镇和山区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五)有助于实现我校更名为大理大学的工作目标

当前,我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由大理学院向大理大学的更名,而申报大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在校研究生人数要达到在校生总数的5%。由于受硕士授权点数量较少、招生量不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校离这一指标要求尚有一定距离。由于教育专业硕士点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如果我校能成功申办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将大大增加我校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也将有助于扩大我校研究生的招生总量及达到申报大学的指标要求。

二、大理学院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可行性

当前,我校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不仅有必要性,而且有可行性。在教师教育及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方面,我校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优势。

(一)具有比较悠久的教师教育历史与传统

我校教师教育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成立的原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至今已有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历史,在其间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有比较深厚的历史积淀等,这为我校申办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立足于本土培养并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构建了具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高学历、高职称和高水平的教师教育团队。

1.高职称教师教育师资的数量可观

目前,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中有教育学教授和学科教育领域的教授50多人,涉及教育学、文学、法学、生物学、物理学、数学、英语、化学、体育学和艺术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2.高学历教师教育师资逐年增多

目前,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40多人(含在读),并且随着学校不断加大引进和培养的力度,数量还会逐年增多;同时,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覆盖的学科和专业的范围很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目前共有教职工37人,其中就有近20名教育学和心理学博士(含在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总数和比例在全省同类高校院系中名列第一。

3.教育学科带头人群体开始形成

我校教师教育领域不仅学科带头人实力较强,而且已形成一个实力雄厚的群体。其中褚远辉为教育学二级教授、教育学博士、中共云南省委联系专家、云南教育功勋奖获得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云南省首届教学名师、云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云南省小教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等,他主持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在内的20多项课题的研究,在《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40多篇,三次获云南省政府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何志魁为教育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先后主持了6项省厅级科研课题的研究,连续两次获云南省政府哲社优秀成果三等奖,在高层次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房慧为教育学教授、教育学博士,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课题等的研究,获云南省政府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教育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张颖夫为教育学教授、教育学博士,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和云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基金项目等的研究,出版的学术专著获云南省哲社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全额资助等。以上是专门从事教育学学科建设和教师教育的骨干,其带头和引领作用发挥突出。此外,还有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等多个学科也拥有一大批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其中有的专家教授也在云南省内相关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

教师教育团队的学历、职称结构和水平的提高,为我校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并较好地进行硕士点建设奠定了学术和人才基础。

(三)有较高层次科研课题、成果和平台作支撑

1.团队成员主持了高层次的科研课题

近年来,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主持了大量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中包括6项国家社科基金、1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20多项云南省哲社规划课题、2项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30多项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重点课题等。这些课题大部分属于教育教学领域的实践性课题,与教育专业硕士的培养有直接关系。

2.团队成员获得了较多的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近年来,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共获得2项云南省政府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8项三等奖,获1项教育部社科中心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研究成果三等奖等。

3.团队成员出版了较高层次的学术专著

近年来,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共出版学术专著12部,大多涉及教师教育。如《当代教育问题新视点》《经验学习论》和《白族母性文化道德教育功能研究》等。其中2部入选“云南省百人百部优秀学术著作”、2部获云南省哲社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全额资助、2部获云南省政府哲社优秀成果二、三等奖等。

4.团队成员发表了较高层次的学术论文

近年来,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在我国教育研究最高学术刊物《教育研究》以及《高校理论战线》《教育学报》《课程教材教法》《中国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外国教育研究》《西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和《中国教育报》等高层次学术报刊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80多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和收目,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多篇被《教育科学文摘》《教育情报参考》和《教育文摘周报》等文摘和收录等。

5.团队成员主持了省级科研平台建设

2013年,我校获2个云南省首届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即“滇西边境山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学术工作站”和“云南省大学生禁毒防艾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主持云南省中职和中小学心理健康培训与研究基地等。

(四)有较高层次的教学改革及成果作支撑

1.团队成员获得了较多的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2009年,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以第一获奖者身份获1项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以第一获奖者身份获2项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等。

2.团队成员主持了较多的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

近年来,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获得了多个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1个、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建设学科1个、云南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云南省教学名师4人、云南省精品课程3门、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4个、云南省优秀教材3部、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2本、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4项和云南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1个等。

3.团队成员主编和副主编多部较高层次的教材

2012年,我校教师教育团队成员主编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系列教材《比较课程论》;2009年,团队成员第一副主编了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课程与教学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优秀教材);2009年,团队成员主编了《教育学新编》(修订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课程资源,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优秀教材)等。

(五)有较好的学科、专业和学位点建设基础

从学科建设来看,我校的“生物学”为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建设学科,教育学、汉语言文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等为校级一类重点建设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为校级重点学科。

从专业建设来看,我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云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等为校级重点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和生物学专业进入学校综合专业试点改革行列。

从学位点建设来看,我校现有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同时,我校的教育学被列入云南省“十二五”硕士授权点建设规划等。

(六)有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帮扶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对口援建

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征求帮助指导大理学院学科建设方案意见的函》(教发司〔2013〕22号),确定了北京大学等全国7所重点大学对口帮扶大理学院,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对口帮扶教育学科的建设。

同时,华中师范大学也是教育部确定的对口援建我校的全国重点高校。几年前,我校就与华中师大签署了具体的援建协议,其中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和联合培养教育学硕士是其中的一个重点等。

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帮扶和对口援建为我校提升教育学科建设水平和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七)具有联合培养教育学硕士的基础,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硕士点建设经验

近年来,我校还与其他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教育学硕士的工作。

一是与云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学硕士。褚远辉担任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和“课程与教学论”两个方向的硕士生导师,参与了该校硕士生指导、论文评阅和答辩,并承担了该校教育专业硕士论文的评阅与答辩等工作。二是与云南民族大学联合培养教育学硕士。何志魁和禇远辉经常参与云南民族大学“教育学原理”方向硕士生的论文评阅和答辩等工作。

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在近十年的硕士点建设中也主要以培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重点,积累了一定的教师教育及硕士点建设经验,为培养教育专业硕士打下了较好基础。我校还具有“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也与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有直接关系。

(八)教育专业硕士培养有众多学科与专业的支撑

大理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的本科高校,现有12个一级学科、52个本科专业,学科和专业涵盖面广。大多数学科和专业都与教育专业硕士对应或相关,都可直接为我校教育专业硕士教育提供学科和专业支撑。

(九)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相关专业实践活动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国际化改革、专业质量标准构建、大学生科研课题立项、教师素质大赛、未来教学名师培养计划、“国培”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定岗置换培训等诸多与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相关的专业实践活动;同时,还组建了校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该中心框架内开展了系列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活动。所有这些都为我校教育专业硕士点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十)具有与中小学联合办学的良好基础

基于面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我校高度重视与中小学的联合办学,重视教育类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和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提高教育见习和实习质量,我校每两年召开一次教师教育实习实践经验交流会,对推进教育类专业的实习实践工作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校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正式挂牌的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有50多个,涉及滇西八地州和昆明市等。与中小学联合办学,尤其是加强教育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是培养教育专业硕士的一个必备条件。

(十一)具备较好的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的硬件条件

我校具有比较丰富的有关教师教育的图书资料、较为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及校内外教学实践实训条件等,具备了培养教育专业硕士的硬件条件。

从图书资料来看,我校现有与教师教育相关的纸质专业图书1 615 869册,纸质专业期刊1 411种,数据库22个,电子图书116万册(其中电子期刊8 000多种,外文18万种)等。从现代化教学设施来看,我校现有多媒体教室70多间,微格教室7间,语音教室14间等。从实践教学条件来看,我校拥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多个,有教育专业校外实践实习基地50个。

三、大理学院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具体策略

以上,我们分析了大理学院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专业硕士授权点的设置条件,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建议学校采取以下申报策略。

(一)高度重视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申报工作

由于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涉及的学科领域众多,目前达到了18个学科领域。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不仅有助于提升我校教师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有助于我校硕士授权点的跨越式发展,有助于扩大我校研究生在校生的规模,并为我校更名大理大学奠定基础。因此,学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申报,把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二)整合全校相关资源的申报策略

由于教育专业硕士涉及的学科、专业和下属学院较多,教育专业硕士申报成功后,受益的下属学院也众多。因此,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应该在学校领导和分管职能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整合全校的相关资源,以此增强我校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实力和基础,举全校之力,力争我校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一举成功。

(三)基于建设基础和条件的申报策略

也由于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涉及面广,在申报该专业硕士点时,还要避免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这样既不利于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又分散了申报资源,对申报工作及审批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该采取基于建设基础与条件的申报策略,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可以先在师资条件和建设基础较好的学科教学(语文、数学、思政)和社会需求量大的学前教育等学科领域先行设点,制定相应的申报方案和培养计划,以此突出本校优势和特点,待获批后再逐步发展。

(四)充分借助“外力”的申报策略

当前,大理学院改革和发展面临着一个极佳的历史机遇,这就是教育部确定了全国7所重点大学对口帮扶大理学院学科建设,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对口帮扶大理学院教育学科的建设;之前,教育部还确定了华中师范大学为我校的对口援建学校。北京师大和华中师大都是以教育学科见长的全国重点高校,这2所高校的学科帮扶和对口援建为我校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提供了极有利的外部条件。因此,我校要充分借助“外力”,增大我校成功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申报策略

在这方面,主要是需要把握住国家两个方面的政策:一是国家开始调整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比例结构,适当压缩学术硕士的比例构成,增加专业硕士在硕士授权点中的比重,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为我校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提供了极有利的政策条件;另一个是国务院的“滇西扶贫和大开发”及教育部的“滇西对口帮扶与援建计划”,这也为我校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条件。

总之,申报教育专业硕士授权点对提升我校教师教育的层次,实现我校硕士授权点的跨越式发展和实现更名大理大学的奋斗目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国务院学位办.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EB/OL〕.(2010-04-06)〔2013-12-10〕.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jyss/263535.shtml.

〔2〕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滇西边境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通知〔EB/OL〕.(2012-11-13)〔2013-12-10〕.http://www.sdpc.gov.cn/zcfb/zcfbqt/2012qt/t20130425_538580.htm.

〔3〕教育部.教育部全力推进定点联系滇西边境片区工作〔EB/OL〕.(2012-12-28)〔2013-12-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165/201301/14690 3.html.

〔4〕教育部,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编制《加快滇西边境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共同推进计划》〔EB/OL〕.(2013-03-29)〔2013-12-10〕.http://dxkfedu.cecssc.com:8000/xinwen/list_745.html.

猜你喜欢
授权点教育学大理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想念大理
我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新增80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山西9所高校 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